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八上娄星期末)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 . 冬天玻璃上生成冰花C .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D .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2. (2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 冬天口中哈出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3.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变湿了,是升华现象B . 公路上沥青高温下变软了,是熔化现象C . 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D . 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是液化现象4. (2分) (2013连云港) 下列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B . 夏天薄雾飘渺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冰雕渐小5. (2分) (2017八上利州期末)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1)(2)B . (2)(4)C . (1)(3)D . (3)(4)6. (2分)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如图中对水的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缥缈的雾”是凝华现象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 .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 .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7. (2分) (2015八上黔南期末)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 (2018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A . 草叶上的霜 B . 叶片上的露珠 C . 漫天飞舞的雪 D . 雾凇 9. (2分) (2017盘锦模拟) 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煎、炒、蒸、拌的四种烹饪方式中包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 . 炒:主要是通过厨师用锅铲做功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C .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把菜蒸热D . 拌:将调品味拌入菜中,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10. (2分) 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 .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 . 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D .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11. (2分)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形成小水珠的物态变化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中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 12. (2分) 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涉及凝华的有_13. (5分) (2017八上兴化期中)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图甲所示实验中,会有大紫色气体出现,这是甲中的碘颗粒因_热(填“吸”或“放”)而_;图乙所示实验中,出现了少量的液态的碘,它是由于固态碘_而产生的。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都会发生_,成为黑色小颗粒,附着在玻璃壁上,此过程要_热(填“吸”或“放”)。14. (3分) (2019八上慈利期中)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15. (1分) (2017八上开福期中) “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软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不同的时空”其中的“凝重的霜”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6. (1分) 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淞”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淞”现象,它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雨淞”、“雾淞”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的(填:“相同”或“不同”)。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6分)17. (10分) (2018八上和平期中) 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物质水酒精煤油碘铜铁金熔点(凝固点)011730113.6108315351064沸点10078.5150184.25236027502500(1) 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 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18. (3分) 小明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整个熔化过程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冰熔化时_热,温度_; (3) 小强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采用这样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是_(选填“可行”、或“不行”)的。 19. (3分) (2017亭湖模拟) 小明夏天利用冰箱测量不同液体的凝固点他在两只透明的杯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和食盐水,然后将它们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内,每隔一定时间打开冰箱观察它们的状态并记录温度 (1) 打开冰箱门时,_(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而形成“白气” (2)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一部分水已经开始结冰,而盐水却完全处于液态由此可知杯子中水的温度应该_(高于/等于/低于)0,盐水的凝固点应该_(高于/等于/低于)水的凝固点 (3) 细心的小明还发现冷冻室内结有厚厚的霜,这是由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这个过程需要_(吸热/放热)霜层过厚会降低制冷效果,增加能耗于是小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先将两种液体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待它们完全凝固后再取出,在室温下观察其状态的变化并测出其熔点,就可知道它们的凝固点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_,理由是:_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