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_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_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_第3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_第4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官渡之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七上保山期末)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与哪一场著名的战役有关。(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淝水之战D . 巨鹿之战2. (2分) (2019七上沛县期末)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3. (2分) (2020七上来宾期末) 据统计,东汉繁盛时期全国人口约6000万,而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 .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 . 经济重心南移4. (2分) (2019七下广州期中)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5. (2分) (2020七上石碣镇期末)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经典战役是( ) 统帅孙刘联军VS曹操兵力约5万VS20余万结果曹操兵败北撤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涿鹿之战D . 牧野之战二、 赤壁之战 (共5题;共10分)6. (2分) (2020七上来宾期末)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B . 巨鹿之战C . 淝水之战D . 赤壁之战7.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招贤纳士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自立为帝A . B . C . D . 8. (2分) (2018七上金堂期末) 下列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9. (2分) (2019九下海淀期中) 曹操征服了黄河流域,随之统一了中国北部。然而,成为他的一场灾难,在这场战争中他被年轻的孙权打败,结束了其在长江流域建立权威的意图。文中空白处应填写( ) A . 长平之战B . 巨鹿之战C . 官渡之战D . 赤壁之战10. (2分) (2020济南模拟)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三、 三国鼎立 (共5题;共10分)11. (2分) (2019广东) 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 A . 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B . 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C . 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D . 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12. (2分) (2016七上常熟期末)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战役,正确的是( )长平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A . B . C . D . 13. (2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A . 材料或史实: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余)万,曹操兵仅 十分之一,击破之。结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B . 材料或史实: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结论: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 . 材料或史实: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结论: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D . 材料或史实: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结论:破坏南方稳定,南方经济发展缓慢。14. (2分) 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是却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指(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淝水之战D . 长平之战15. (2分) (2019七上双城期末)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 ) A . B . C . D . 四、 材料探究 (共4题;共47分)16. (15分) (2018七上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 材料中的“三国”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谁建立的? (2) 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 (3) 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17. (15分) (2018七上兰考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1) 读材料一,写出图中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2) 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说说这两次战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的结果如何? (4) 通过学习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战役,结合你对战争的了解,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18. (6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材料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请回答:(1) 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 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19. (11分)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2) 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他的抱负实现了吗? (3) 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 (4) 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官渡之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赤壁之战 (共5题;共10分)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