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1. 下列变化过程中,H0的是()A2SO32SO2O2 B2C2H6(g)7O2(g)=4CO2(g)6H2O(g)CNH4NO3(s)=NH(aq)NO(aq) DCl2=2Cl解析: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量增加,所以该反应过程中,H0。答案:B2下列对熵(S)、熵变(S)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熵变B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叫做熵变C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D化学反应的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解析:要注意区分熵变、焓变的差异。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叫做焓变。答案:A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A(s)2B(g)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混合气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CA的质量不再改变 D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解析:设反应正向进行,则恒容时:A的质量减少;混合气体的压强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而不变;密度因气体质量增加而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因m混增大而n混不变而增加,而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时,不变的量不能成为平衡的标志,变化的量则能,A项错。答案:A4(2020上海,19)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SO2NO2=SO3NOSO3H2O=H2SO4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C浓H2SO4滴入萤石c(CaF2)中,加热 D加入少量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解析:由于反应SO2NO2=SO3NOSO3H2O=H2SO42NOO2=2NO2,可见NO2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但从SO2SO3H2SO4可见NO2又起了氧化剂作用。因H2SO4在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起氧化剂作用,H2SO4在乙酸乙酯水解中起催化剂作用,因此答案应选B、D。答案:BD5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密度容器内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B的物质的量浓度A B C D只有解析: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但气体的总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时,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也始终保持不变;由于容积恒定,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A6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 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1)2A(g)2B(g)C(g);(2)A(g)C(g)D(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c(A)2.5 mol/L,c(C)2.0 mo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为40% B达到平衡时c(B)为1.0 mol/LC达到平衡时c(B)2c(D) D达到平衡时c(D)2c(B)解析:设反应(1)有a mol的A转化,反应(2)中有b mol的A转化,有2A(g)2B(g)C(g)转化 a a A(g)C(g)D(g)转化 b b b则由题意可知,5 mol(ab) mol2.5 mol/L1 L,即ab2.5 mol;b2.0 mol/L1 L,即b2.0 mol,联立两式解得a1.0 mol,b1.5 mol。对A选项,达平衡时A的总转化率100%50%,故A不正确;c(B)1.0 mol/L,故B选项正确;c(B)1.0 mol/L,c(D)1.5 mol/L,故C、D选项均不正确。答案:B7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2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ASO2、O2分别为0.4 mol/L、0.2 mol/L BSO2为0.25 mol/LCSO2、SO3均为0.15 mol/L DSO2为0.24 mol/L,SO3为0.14 mol/L答案:B8.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可逆反应的实验:A(g)2B(g)3C(g)H0三组平行实验的有关条件如下表:反应条件温度容器体积起始n(A)起始n(B)其他条件组5001 L1 mol2 mol无组5001 L2 mol4 mol无组5001 L 1 mol2 mol已知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V(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试在上图画出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2)若组实验过程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与组相当,则它所具备的“其他条件”可能是_。(3)在组实验中B气体的转化率是_,若将实验温度变为800,则达平衡所需时间_t1(填“小于”、“大于”或“等于”,下同),平衡时V(C)%_a%。解析:组与组相比,只是组中起始的A、B的浓度均为组中A、B的浓度的2倍,其他条件均相同,因此,组与组相比,组到达平衡的时间短,但是,组的平衡状态和组中的平衡状态的V(C)%是相同的。组中C气体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果与组中的相当,则其余条件必为催化剂。答案:(1)(2)催化剂(3)a%小于大于9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2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 mol D,请填写下面空白。(1)B的平衡浓度为_。(2)A的转化率为_。(3)用D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4)如果缩小容器容积(温度不变),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密度_、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C和D各4/3 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相等,则还应加入_mol B物质。解析:根据题意可得: 3A(g)B(g)2C(g)2D(g)起始(mol): 2 2 0 0转化(mol): 3x x 2x 2x平衡(mol): 23x 2x 2x 0.8所以2x0.8 mol,即x0.4 mol,所以达到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A的转化率为100%60%;v(D)0.2 mol/(Lmin);由于缩小容积时平衡状态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答案:(1)0.8 mol/L(2)60%(3)0.2 mol/(Lmin)(4)增大不变(5)4/3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c(A)0.5 mol/L,c(B)0.1 mol/L,c(C)1.6 mol/L,若用a、b、c分别表示A、B、C的初始浓度(mol/L),则:(1)a、b应满足的关系是_。(2)a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可用“一边倒”的方法考虑。 A(g)B(g)2C(g)平衡时: 0.5 0.1 1.6向左倒: 1.3 0.9 0向右倒: 0.4 0 1.8从而可确定a与b的关系及a、b、c的取值范围:0.4a1.30b0.90c1.8答案:(1)ab0.4(2)0.4a1.311. 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容积固定,乙容器容积可变。一定温度下,在甲中加入2 mol N2、3 mol H2,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m mol。 (1)相同温度下,在乙中加入4 mol N2、6 mol H2,若乙的压强始终与甲的压强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mol(从下列各项中选择,只填序号,下同);若乙的容积与甲的容积始终相等,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_mol。A小于m B等于m C在m2m之间 D等于2m E大于2m(2)相同温度下,保持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并加入1 mol NH3,要使乙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甲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应加入_mol N2和_mol H2。解析:(1)由于甲容器定容,而乙容器定压,它们的压强相等,达到平衡时,乙的容积应该为甲的两倍,生成的NH3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2m。当甲乙两容器的体积相等时,相当于将建立等效平衡后的乙容器压缩,故乙中NH3的物质的量大于2m。(2)乙的容积为甲的一半时,要建立与甲一样的平衡,只有乙中的投入量是甲的一半才行,故乙中应该投入N2为(10.5)0.5 mol,H2为(1.51.5)0 mol。答案:(1)DE(2)0.5012(2020潍坊统考)反应Fe(s)CO2(g)FeO(s)CO(g)Ha kJmol1,平衡常数为K;反应CO(g)1/2O2(g)=CO2(g)Hb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温度/500700900K1.001.472.40(1)若500时进行反应,CO2起始浓度为2 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_。(2)反应中的a_0(填大于、小于、等于)。(3)700反应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填序号)。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的是_(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为混合物中CO的含量,T为温度且T1T2)。(5)由反应和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的H_。解析:(1)由Fe(s)CO2(g)FeO(s)CO(g)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由表中数据知500时K1,则Fe(s)CO2(g)FeO(s)CO(g) 2 0 x x平衡浓度 2x xK1,所以x1。(2)由表中数据知,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0。(3)该反应为正向吸热,可采用升温或增加反应物的办法使平衡右移,所以B、C正确。(4)由反应的特点知图像A正确。(5)利用盖斯定律可得:22得H(2a2b) kJmol1。答案:(1)1 molL1(2)大于(3)BC(4)A(5)(2a2b) kJmol1 1(2020天津理综,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解析:由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吸入CO越多,平衡向右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减少;把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则平衡向左移动,释放出CO,故可解毒,A、B、D均正确。C项,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人智力受损时:2200.02,即,故C项错误。答案:C2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2 mol CB2 mol A、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1 mol B和1 mol CD2 mol A、3 mol B和3 mol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相关问题。由于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对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2A(g)B(g)3C(g),充入任意物质的量的C,都与充入2 mol A和1 mol B等效,且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A符合题意;而充入He时对所给化学平衡没有影响,则B选项中A的体积分数亦大于a%;而C、D所建立的平衡皆与原平衡等效,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a%。答案:AB3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 mol A,0.3 mol B和1.4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值为()A1 B2 C5 D4解析:列式求算:0.3 mol mol1 mol或0.6 mol mol2 mol求得x2。若x3时,只要n(A)n(B)21,n(C)是任意值时都符合题意。答案:B4(2020四川理综,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Y(g);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 BQ0,B、D错误;气体体积增大,若平衡不动,c(Y)应减小为一半,现c(Y)比一半大,即减压平衡向右移动,mn,A错,C对。答案:C5 密闭的烧瓶里盛放气体A,在25时建立如下平衡:2A(g)B(g)HQ1Q2 BQ1Q2Q CQ1QQ2 DQ1Q2Q解析:两平衡等效。 2SO2(g)O2(g)2SO3(g)HQ kJmol1起始: 2 mol 1 mol 0变化: 1.8 mol 0.9 mol 1.8 mol平衡: 0.2 mol 0.1 mol 1.8 molQ10.9Q 2SO3(g)2SO2(g)O2(g)HQ kJmol1起始: 2 mol 0 0平衡: 1.8 mol 0.2 mol 0.1 mol变化: 0.2 mol 0.2 mol 0.1 molQ20.1Q,QQ1Q2答案:A11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解析:当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中NH3和H2的计量关系,可以看出正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有3 mol H2发生化合反应,必定同时生成2 mol NH3,故有2v正(H2)3v正(NH3)。这时逆反应如果同时有2 mol NH3发生分解反应,NH3的物质的量就相当于没有变化,好像“表面上静止”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当2v正(H2)3v逆(NH3)时,NH3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答案:C12.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及反应完成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物质质量(g)19.78.723.60.4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17.42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B此反应一定不是可逆反应C此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若A、C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7108,则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2解析:此题考查了可逆反应的判断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根据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各物质都没反应完全,则此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计算出A物质反应后的质量是29.4 g,又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以判断C是反应物,A、B、D是生成物,故C一定是化合物,A正确;A、C的质量差分别是9.7 g、21.6 g,结合A、C的摩尔质量比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A、C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由题意不能确定此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选B。答案:B13(2020宁夏理综,12)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 NH3(g)HI(g);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A9 B16 C20 D25解析:根据反应:2HI(g) H2(g)I2(g)消耗的c(HI)2c(H2)1 molL1,再结合反应:NH4I(S) NH3(g)HI(g)知c(NH3)c(HI)1 molL14 molL15 molL1。因此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c(NH3)c(HI)5 molL14 molL120 mol2L2。答案:C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A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C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D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中等难度题。根据m/V可知,V不变时,增大,说明m也增大。所以A为非气态。升高温度时气体密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C正确。答案:C15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 N2(g)O2(g)K1110302H2(g)O2(g) 2H2O(g)K2210812CO2(g) 2CO(g)O2(g)K341092请填写下列空白:(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_。(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某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进行改装,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使用催化剂_(填“能”或“否”)消除污染气体。答案:(1)K(2)51082(3)NOH2OCO2(4)能16.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SO2的起始浓度是0.4 molL1,O2的起始浓度是1 molL1。当SO2的转化率为 8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求反应的平衡常数。(2)若将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压强增大1倍,通过计算判断平衡将如何移动?(3)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稀有气体Ar,使体系总压变为原来的3倍,平衡又将如何移动?解析:2SO2(g)O2(g)2SO3(g) 2 1 2 0.4 1 0平衡时(molL1) (1)平衡常数K (molL1)1(2)压强增大1倍,各组分的浓度增大1倍,Qc (molL1)1 (molL1)1即Qc”、“c3。(2)20 s时,c10.100 mol/L0.060 mol/L0.070 mol/L,在0 s20 s时间段内,v(NO2)0.003 mol/(Ls),v(N2O4)v(NO2)0.003 mol/(Ls)0.001 5 mol/(Ls)。(3)根据“等量等效”,c(NO2)0.200 mol/L。答案:(1)N2O42NO260(2)0.0700.001 5(3)0.20019. (1)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92.4 kJ/mol达到平衡时,体积为反应前的三分之二。求: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试比较反应放出的能量:_(填“”、“”、“。(1)是恒温恒压,(2)是恒温恒容,可以假设先让(1)也保持恒温恒容,则此时与(2)平衡相同,再让其恢复恒压,则容器的活塞会下降,相当于加压,则化学平衡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NH3的浓度增大,即(1)(2)。答案:(1)50%(2)20 一定温度下,将3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 L,反应1 min后测得剩余1.8 mol A,C的浓度为0.4 mol/L。1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x为_;若反应经2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_08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_;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_2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起始物质加入的量,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则应加入_mol A气体和_mol B气体。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等效平衡的知识。(1)3A(g)B(g)=xC(g)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 1.5 0.5 0转化物质的量浓度(mol/L) 0.6 0.2 0.2x平衡物质的量浓度(mol/L) 0.9 0.3 0.41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 min0.2 mol/(Lmin),0.2x0.4,x2。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浓度不断下降,反应速率不断减小,故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8 mol/L。同理列式可解得:A的转化率是36%。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相等,要使平衡等效,则采用极端讨论的方法得:n(A)3n(C)/23,且n(B)n(C)/21。(2)若维持容器压强不变:因为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22%。在同温同压下,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是原平衡的2倍,则应加入6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答案:(1)0.2 mol/(Lmin)2小于36%n(A)3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