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夏朝B西周C东周D商朝2 .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 . 公元前1300年把迁都到殷,使商朝日益稳定强盛的商王是A商汤B商纣C盘庚D夏桀4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青铜立人像B西周毛公鼎C司母戊鼎D四羊方尊5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了B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C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6 .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7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兵马俑 司母戊鼎 彩陶 四羊方尊ABCD8 . 这是一张反映夏桀与民关系的图画,此图说明了( )A君民关系融洽B统治者很随和C老百姓愿意为桀提供服务D桀残暴,不顾百姓死活9 . 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刻画符号D小篆10 . 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论证合理的是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庄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的观点作论据B提出孟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的观点找到孟子主张“仁政”的观点作论据C收集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结论D收集到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相关史料得出墨子是法家学派创始人的结论AABBCCDD11 . 正确判断年代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下图处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这一事件应发生在( )A公元前7世纪70年代B公元前7世纪30年代C公元前8世纪70年代D公元前8世纪30年代12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C促进了封建化进程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13 . 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A推选制B禅让制C民主制D选举制14 . 某同学在国庆节期间参观了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该处原始人类生活的房屋建筑,根据图片判断,该遗址是( )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D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15 .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16 . 河姆渡原始居民A最早懂得人工取火B生活在黄河流域C主要种植粟D耒耜耕地,种植水稻17 .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与历史典故有关。以下成语与典故搭配有误的是A卧薪尝胆吴越争霸B揭竿为旗黄巾起义C破釜沉舟巨鹿之战D四面楚歌楚汉之争18 .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下列国博中收藏的文物,其所属展区对应时代正确的是A旧石器时代一 商周时期秦朝南北朝B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朝一 南北朝C旧石器时代一 新石器时代一 春秋战国秦朝D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一 秦朝南北朝19 . 在评价诸侯争霸战争时,有一种观点是“春秋无义战”。下列有关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人民带来了灾难B有利于减少诸侯国的数量,加快国家走向统一C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互相交往D有利于加强诸侯国之间的友谊20 .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反映出了分封制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B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促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疆域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21 . 依据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封成王弟叔虞今山西翼城卫封武王弟康叔今河南北部鲁封周公子伯禽今山东曲阜齐封功臣姜尚今山东南部宋封殷商后代微子今河南东部燕封王室召公今北京一带A分封的对象包括宗亲、功臣和商朝后裔B受封者拥有可以世袭封地的权力C体现了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特点D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周天子统治22 . 下列表述不能反映春秋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3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24 . 我国铁器出现的时间是: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5 .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6 .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与“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相关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承认土地私有27 . 距今(2018年)约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生活的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北京人。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制特征,我们之所以把他们称为人,最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A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B会使用天然火C手脚分工明显D过着群居生活28 . “这次技术革命以群体形式出现,形成一个多层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A手工工场的出现B瓦物改良蒸汽机的问世C电力的广泛应用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9 .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0 . 每年清明节,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黄帝陵前,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二、判断题31 .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涂山陵墓。三、综合题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禹。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三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摘自2017新人教义务教科书七上历史材料四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所取代?(2)材料二中“诸侯国”的出现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到秦朝时期,为了解决这一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什么事件有关?材料三中哪个内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4)材料四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该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修建的?(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秦朝实现大一统有什么共同作用?33 .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情境一: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这时,站在一边的公西华被弄糊涂了,不由得问孔子原故。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1)孔子生活在哪一时期?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情境一的故事反映出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情境二:小李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兴趣小组,本学期探究的主题是“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为此他找到了两幅地图资料,请你根据地图,回答问题。(2)观察图1,西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在哪里?比较图1和图2,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四、辨析题3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卫鞅”“孝公”分别指的是谁?他们是哪国人? (2)材料一中的“卫鞅”发动了一场变法运动,这场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3)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