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太阳能 风能 石油 煤 潮汐能 木材A. B. C. D. 【答案】D【解析】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不是绿色能源,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2.在25、101k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 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 该反应是熵减小的反应D. 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2N2O5(g)=4NO2(g)+O2(g) H=+56.7kJ/mol,是一个吸热反应,H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必须满足G=H-TS0,所以S0,且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D。3.化学反应2AB=A2+B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QBM/2020/9/23/2297034071801856/2297484120588288/STEM/b644ae1bb4a14081aa136d6cc9da451d.png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 断开1molA2中的化学键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akJ的能量D. 1mol 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 AB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此反应为吸热反应,而反应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必然关系,即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故B错误;C断开1mol A2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1mol A2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相同,根据图象可知,断开1mol A2中的化学键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的能量为bkJ,故C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1mol A2和1mol B2的总能量高于2mol AB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点为C,要注意断开1mol A2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1mol A2和1mol B2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相同。4. 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 K 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QBM/2020/7/6/1576058114285568/1576058114392064/STEM/d08ab77124564cb0b3764d6e497614aa.pngA.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沿 ZnabCu 路径流动C. 片刻后甲池中c(SO42-)增大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答案】A【解析】K闭合时,Zn当负极,铜片当正极构成原电池,使得a为阴极,b为阳极,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A项:正确。B项:在电解池中电子不能流入电解质溶液中,错误;C项:甲池中硫酸根离子没有放电,所以浓度不变。错误;D项:b为阳极,OH-放电,使得b附近溶液显酸性,不能使试纸变红,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5.下图所示各烧杯中均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最快和被保护最好的分别为()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QBM/2020/12/22/2102244404183040/2103522032115712/STEM/0f16e129932142fabc0b7b93198e7844.png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铁放在海水中形成微小原电池,能腐蚀。锌和铁形成原电池,铁做正极,被保护。铁和铜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被腐蚀。形成电解池,铁做阳极,腐蚀更快。形成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所以五个装置中腐蚀最快的为,保护最好的为。故选C。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易产生铜绿B. 钢铁的腐蚀生成疏松氧化膜,不能保护内层金属C. 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不受腐蚀的方法叫阴极电化学保护法D. 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镀上了铬【答案】B【解析】【详解】A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锌比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与铜相比它更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阻碍了铜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所以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故A错误;B铁锈是疏松多孔易吸水的结构,不能隔绝空气,所以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B正确;C在轮船船体四周镶嵌锌块保护船体,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D不锈钢一般含铬、锰、镍等元素,这些元素均匀分散在钢铁中,而不是镀在钢铁的表面,故D错误;故选B。7.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X的材料是铜B. 电解质溶液Y是硝酸银溶液C. 银电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D.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运动【答案】D【解析】答案:DABC均正确,在原电池内部,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该电池银是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硝酸银溶液运动。8.某生产工艺中用惰性电极电解Na2CO3溶液获得NaHCO3和NaOH,其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 接外电源负极B. B出口为H2,C出口为NaHCO3溶液C. 阳极电极反应为4CO32-+2H2O-4e- = 4HCO3-+O2D.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时Na+从右侧往左移动【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a极放出氧气,是溶液中的水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极为阳极,阳极区生成的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则b极放出氢气,溶液中的水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区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阳极区迁移过来的钠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钠。A. 根据上述分析,a极为阳极,a 接外电源正极,故A错误;B. B出口为H2,C出口为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C. 根据上述分析,阳极电极反应为4CO32-+2H2O-4e- = 4HCO3-+O2,故C正确;D. 根据上述分析,阳极区的钠离子需要向阴极区迁移,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时Na+从左侧往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C。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4A(g)+5B(g)3C(g)+6D(g)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B. 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C. 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D. 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A,同时消耗5nmolB【答案】B【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改变的化学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根据平衡状态概念可知,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的化学反应,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消耗4nmolA是正反应速率,同时消耗5nmolB也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10.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D. 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4Al+3O2+6H2O=4Al(OH)3可知,电池工作时,负极为Al,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l-3e-+3OH-=Al(OH)3,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详解】A正极上通入空气,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铂电极沿导线流向铝电极,故B错误; CAl不断反应,不断溶解,所以一段时间后,更换铝板就可以继续使用,故C正确;D铂做成网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电流运动方向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11.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 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速率比不加铜粉快C. 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D. 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答案】B【解析】勒夏特列原理主要用来讨论平衡移动的方向;B项主要是形成了锌铜原电池而导致产生氢气的速度加快。12.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密闭容器体积/L甲乙丙丁2221起始物质的量n(SO2)/mol0.4n(O2)/mol80.24SO2的平衡转化率/%80123A. 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B. 该温度下,甲和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均为400C. SO2的平衡转化率:12=3D. 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丙甲=丁【答案】B【解析】【详解】A温度相同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则甲、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故A错误;B根据 2SO2(g)+O2(g)2SO3(g),开始(mol) 0.4 0.24 0转化(mol) 0.32 0.16 0.32平衡(mol) 0.08 0.08 0.32平衡浓度(mol/L)0.04 0.04 0.16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故B正确;C由甲、乙可知,氧气的浓度相同,二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会促进氧气的转化,二氧化硫转化率减小,丙和丁达到的是相同的平衡状态,丙实验氧气物质的量增大,氧气转化率增大;则二氧化硫转化率,12=3,故C错误;D体积相同,丙中的起始浓度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丙中转化率增大,即丙中c(SO3)大于甲中c(SO3)的2倍,丙体积为2L,丁体积为1L,起始量分别为0.8,0.48;0.40,24,丙和丁达到的平衡相同,三氧化硫浓度相同,丙=丁甲,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正确解读表格数据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丙和丁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丙相当于对甲增大压强得到的。13.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H-O,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2O(g)=H2(g)+O2(g)H=-485kJ/molB. H2O(g)=H2(g)+O2(g)H=+485kJ/molC. 2H2(g)+O2(g)=2H2O(g)H=+485kJ/molD. 2H2(g)+O2(g)=2H2O(g)H=-485kJ/mol【答案】D【解析】【详解】A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应该H0,故A错误;B水分解是吸热反应,H2O(g)=H2(g)+O2(g)H=2463kJ/mol-436kJ/mol-495kJ/mol=+242.5kJ/mol,故B错误;C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应该H0,故C错误;D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2H2(g)+O2(g)=2H2O(g)H=2436kJ/mol+495kJ/mol-4463kJ/mol=-485kJ/mol,故D正确;故选D。14.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u2O,乙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Cu+2OH-2e-=Cu2O+H2OB. 甲中通入氧气的电极为负极C. 乙中阴离子向石墨电极移动D. 电路上通过0.5mol电子,可制得0.5molCu2O【答案】A【解析】分析】甲装置是燃料电池,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乙装置为电解池,铜为阳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石墨为阴极,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甲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通入氢气的电极是负极,所以乙中Cu是阳极、石墨是阴极。A乙中Cu电极上Cu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u的电极反应式是:2Cu+2OH-2e-=Cu2O+H2O,故A正确;B甲中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故B错误;C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阴离子向Cu电极移动,故C错误;D根据2Cu+2OH-2e-=Cu2O+H2O,电路上通过0.5mol电子,可制得0.25molCu2O,故D错误;故选A。【点睛】明确判断氢氧燃料电池以及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根据总反应方程式结合电解池原理书写电极反应的产物。1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A、B,发生如下反应:2A(g)2B(g)3C(s)4D(g),平衡常数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gfB. H0,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增大,即2.0MPa、300时,A的平衡转化率不是最小,故C错误;D2.0MPa、100时,平衡常数为16,设参加反应的A、B的物质的量为amol,转化的A的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2A(g)2B(g)3C(s)4D(g),平衡时,n(A)=(a-x)mol,n(B)=(a-x)mol,n(D)=2xmol,则有K=16,解得x=,所以此时A的转化率=50%,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所以1.5 MPa、100时,B的平衡转化率等于A的转化率,均为50,故D正确;故选D。16.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即平衡时生成C的体积为0.1VL,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消耗的A、B的体积,以及气体体积减少量,根据原混合气体体积=平衡时体积+减小的体积分析解答。【详解】平衡时生成C的体积为0.1VL,则:A(g) + 3 B(g)2 C(g) 体积减小V1 3 2 20.05VL 0.15VL 0.1VL 0.1VL则原混合气体总体积=VL+0.1VL=1.1V L,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气体B消耗掉0.15V L,所以正确,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7.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5105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已知1mol液态水气化时需要吸收44kJ的热量,则反应的H为_。【答案】H=2900 kJ/mol2680 kJ/mol【解析】18.反应A(g)B(g) +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0.050mol/L。温度T1和T2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温度T1 T2,平衡常数K(T1) K(T2)。(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 。【答案】 (1)小于 小于 (2)0.085mol 0.082mol/L 0.007mol/(Lmin)【解析】(1)由图可知T2先达平衡状态,所以T1小于T2,而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K值越大,故答案为:小于;小于;(2)A(g)B(g)+C(g)起始浓度:0.050 0 0变化浓度:0.035 0.035 0.035平衡浓度:0.015 0.035 0.035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0.015+0.035+0.035)1=0.085mol;K=0.082mol/L;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7mol/(Lmin);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19.反应2SO2(g)+O2(g)2SO3(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初始时向容器里充入4molSO2和2mol18O2,在T1和T2温度下,SO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后18O原子存在于哪些物质中_(填化学式)。(2)上述反应的温度T1_ T2(填“”“”或“=”)。(3)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90%,则:平衡时体系内所含物质总的物质的量为_。平衡时SO3的浓度为_。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如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其它条件相同时,该反应在T1时生成SO3的速率比T2时的小C该反应到达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D若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 (1). SO2、O2、SO3 (2). (3). 4.2mol (4). 1.8molL-1 (5). D【解析】【分析】(1)根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分析判断;(2)根据T2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分析判断;(3)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90%,转化的二氧化硫为4mol90%=3.6mol,结合三段式分析计算,据此分析解答和;A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温度高,反应速率快;C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浓度均不变;D.根据2SO2(g)+O2(g)2SO3(g)的反应特点分析判断。【详解】(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含氧元素的物质均存在18O原子,则反应后18O原子存在于SO2、O2、SO3中,故答案为:SO2、O2、SO3;(2)由图可知,T2的时间短,反应速率快,先建立平衡,则T2大,可知T1T2,故答案为:;(3)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90%,转化的二氧化硫为4mol90%=3.6mol,则2SO2(g)+O2(g)2SO3(g)开始(mol) 4 2 0转化(mol) 3.6 1.8 3.6平衡(mol) 0.4 0.2 3.6平衡时物质的量为0.4mol+0.2mol+3.6mol=4.2mol,故答案为:4.2mol;平衡时SO3的浓度为=1.8molL-1,故答案为:1.8molL-1;A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其它条件相同时,该反应在T1时生成SO3的速率比T2时的小,故B正确;C平衡时,各组分的含量、浓度均不变,则反应到达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故C正确;D.2SO2(g)+O2(g)2SO3(g)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气体的质量m、气体的体积V均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判定是否为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D。20.如图所示,A为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槽,其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见图。(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2)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则电源a端为_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c端出现的现象是_。(3)已知C装置中溶液为AgNO3溶液,D装置的溶液为Cu(NO3)2溶液,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C装置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若C装置中AgNO3溶液足量,且溶液体积为1L,电解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产生O2的体积为0.56 L(标准状况下),则电路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溶液的pH为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答案】 (1). 2O24H2O8e8OH (2). CH410OH8eCO32-7H2O (3). 负 (4). 变红色 (5). Cu2eCu2 (6). 4Ag+2H2O4AgO24H+ (7). 0.1mol (8). 1【解析】【分析】(1)燃料电池中,燃料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关闭K1,打开K2,为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根据电解池工作原理,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并判断反应现象;(3)打开K1,关闭K2,为电解硝酸银和硝酸铜的串联电路,结合电解原理分析解答; (4)根据(3)的分析,结合电子得失电子守恒分析计算。【详解】(1)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O24H2O8e8OH;负极上甲烷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H410OH8eCO32-7H2O,故答案为:2O24H2O8e8OH;CH410OH8eCO32-7H2O;(2)根据题意,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说明高锰酸根离子向d端移动,可推出d极为阳极,进一步可确定电源a端为负极,b端为正极,滤纸c端为阴极,通电一段时间后,滤纸c端发生反应为2H+2e-=H2,c端附近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呈红色,故答案为:负;变红色;(3)打开K1,关闭K2,为电解硝酸银和硝酸铜的串联电路,D装置中Cu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C装置中右端Pt电极为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左端Pt电极为阴极,银离子放电生成银,电极反应式为Ag +e-= Ag,电解总反应为4Ag+2H2O4Ag+O2+4H+,故答案为:Cu-2e-=Cu2+;4Ag+2H2O4Ag+O2+4H+;(4)C装置中产生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0.56L,则转移电子数为4=0.1mol,C装置中总反应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则生成氢离子为0.1mol,又溶液体积为1L,所以氢离子浓度为0.1mol/L,pH为1,故答案为:0.1mol;1。【点睛】根据KMnO4紫红色液滴向d端移动判断电源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反应产物。21.(1)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如图的装置),该过程中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为是阳极: , 阴极: 。(2)若电解池中装入足量溶液,当阴极增重3.2g时,停止通电,此时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假设气体全部逸出)。(3)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 BH2OCCuODCuSO45H2O(4)用Na2CO3熔融盐作电解质,CO、O2为原料组成的新型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电池示意图如右: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A物质的化学式为_。【答案】(1)4OH-=O2+2H2O+4e- 2Cu2+4 e-= 2Cu (2)0.56L(3)C (4)CO32-+CO2CO2+2eCO2【解析】试题分析:(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O2+2H2O+4e-;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u2+4 e-= 2Cu ;(2)阴极增重3.2g,应为铜的质量,铜物质的量为n=3.2g64g/mol=0.05 mol,转移的电子为0.05mol 2 = 0.1mol,根据两电极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则阳极转移的电子也为0.1mol,在阳极上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025mol,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3)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氧气和铜,因为稀硫酸和氧气和铜都不反应,但和氧化铜反应,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即可,答案选C。(4)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CO+O2=2CO2,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通入CO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