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文综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 . 周王对青铜器使用规格有严格的规定,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材料所反映的青铜器的功能是( )A家具B食器C礼器D武器3 .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魏征建议皇上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劳动人民普遍使用水排来灌溉一批日本使者抵达长安,受到政府热情接待市民在瓦舍中观看各种娱乐节目妇女骑马弈棋等活动风靡全国ABCD4 .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医药学B农学C算学D造纸术5 . (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括号内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商、秦、东汉、南北朝、西晋6 . 某同学参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遗址,在这里他看到了碳化稻谷和复原的干栏式房屋。他参观的是下图中_处。AABBCCDD7 . 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焚书坑儒 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D8 . 下列关于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纪传体B司马迁、编年体C司马光、编年体D司马光、纪传体9 . 下列物产中,有些是从西域传到内地的,它们是葡萄石榴苜蓿核桃水稻ABCD10 . 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王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B李某:南方比较安定C张某:为了躲避战乱D赵某:经济重心在南方二、综合题11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1局面是谁开创的?该王朝在中央设立哪一职位监察百官?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读图2西汉疆域图,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3三国鼎立形势图,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230年,到达D处的使者是谁? (4)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12 .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大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中历史图1春秋形势图图2战国形势图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奉命分别联络大月氏和乌孙以夹击匈奴,其中第一次历时13年,同行者一百余人,仅数人返回长安。第二次出使时,有持节副使和随行人员三百余人,携带牛羊以万数,副使们分别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等国。虽然联合共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传播了汉朝的情况,获得了大量西域资料,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促进丝绸之路畅通。史称“张骞凿空”。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三:图3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示意图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采取的主动政策,比如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各族人民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尊重妇女的意识、夷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侯等主编(1)比较材料一中图1和图2形势图,指出图中诸侯国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变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张骞通西域称之为“凿空”。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3)依据材料三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改革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