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1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2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3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4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德、法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B改变劳动力结构的需要C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需要D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2 . 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3 .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史实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4 . “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5 . 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是( )A农村B工厂C城市D人口6 . 从1870年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是( )A日本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英国和美国D德国和美国7 . 下表中信息能够直接佐证的是近代欧洲城市人口数量表(部分)城市1800年左右1850年左右伦敦近100万人236万人巴黎近55万人100万人以上维也纳约25万人44万多人柏林约17万人42万人A人口数量越来越多B城市规模越来越大C城市环境越来越好D贫富差距不断加大8 . 18世纪以前英国的道路是如此恶劣,以致不大可能使用石轮的车,商人们用驮马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分外个地方。很清楚除非找到较好的运输工具,否则贸易不能很广泛地发展。该材料论述了( )A推广技术革新的必要性B机器动力革新的必要性C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性D工厂制度建立的必要性9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要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面对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各国应该( )。A推行霸权主义,实施强权政治B设立关税壁垒,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C积极参加国际事务,干涉别国内政D加强国际合作,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0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机车D轮船二、综合题11 . 城市孕育着勃勃生机,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古代中西方城市)材料一: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商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材料二: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许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周围农村地区的大量农民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15年第18期材料三:工业主义给美国带来了许多变化,最终把这个以乡村为主的土地转变成了大城市云集的地方。美国城市引人注目的发展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移民,欧洲的投资,最重要的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摘编自J科特金全球城市史材料四: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五: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城市化问题)(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中西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征。(2)依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英美两国城市发展的共同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推动了美国城市的发展?(3)与英美相比,近代中国大城市兴起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之处?(4)材料四中划线部分的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与哪些相条约有关?(5)示意图中AB、BC,CD三个阶段我国城市化的趋势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这些趋势相关的国家政策各一项。(6)请根据左侧图片概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12 .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全球通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1)请找出目录中哪几章能反映出“西方据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