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_第1页
小学音乐教案_第2页
小学音乐教案_第3页
小学音乐教案_第4页
小学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教案篇一: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篇二: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妈妈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听赏歌曲。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 2、通过聆听歌曲,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的范唱。 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 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 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 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 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 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欣赏 1、教师展示歌曲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 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 (三)综合复习 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复习,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教学目标: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2、复习听赏歌曲,请学生边听边随录音哼唱。 3、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为选配一种适当的颜色,表示歌曲的情绪。 (二)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由教师或学生列举几个自然现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对比的事例。 2、教师播放高低对比比较明显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分辨。注意让学生发现和归纳。 3、根据教科书第六、七页的插图创设音乐游戏或音乐故事,通过模拟各种人物、动物的声音表演各种角色。 三个音乐小活动的题目和游戏形式: “小小配音演员” 根据插图编故事并表演,可以简单化装,表演与配音的同学可分开,也可以边表演边配音。 “我编你唱” 唱、念童谣。节奏不变,音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创编,要求“叮”“当”必须一个高、一个低,就符合游戏规则。 “看图、听音乐、找乐器” 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插图和其他有关乐器的挂图(或课件),选择部分高低音高对比明显的乐器演奏片段,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高低。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声音的高低。学生在音乐游戏中有创新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歌表演创作。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学生在幼儿园里已学过),导入本课教学。 2、启发学生谈谈对妈妈的了解或对妈妈的感情等: 如“妈妈的职业”、“妈妈的爱好”、“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妈妈的生日”等。 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喜欢妈妈的微笑”、“最爱听妈妈讲故事”、“我为妈妈做家务”、“我帮妈妈捶背”等。 3、教师用将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4、聆听歌曲范唱,加入课件演示。 5、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可分段、分小组进行)。 6、教师再次播放录音。 7、教师用听唱法教唱歌词。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8、在学生能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为歌曲创设歌表演(一个组表演一段歌词内容)。要求动作美观、表达准确。 9、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歌表演,其他同学伴唱。 10、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11、回家将这首歌曲唱给妈妈听。 教学反思: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在表演过程中积极投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并表演。 2、听赏歌曲。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并背唱歌曲。 2、利用教科书的插图或课件,引入歌曲欣赏。 3、教师启发学生谈对“摇篮曲”的初步感受和体验(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背景音乐。 什么是“摇篮曲”? 听赏歌曲时,感受到什么情绪? 是谁为谁唱“摇篮曲”? 4、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5、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6、教师提示学生: 听赏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听赏这首歌曲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7、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可以分组或集体进行。 8、推选一位或几位同学,说说动作的创设意图。 9、歌表演。 教学反思: 学生听赏歌曲时富有想象力。为歌曲创编动作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篇三: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案例名称: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心小学 作者:陈少娜 联系电话: 教学案例 年级:六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1、 聆听 2、 表演 3、 编创与活动 教学理念: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前提。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引趣”上作了些安排:把握好音乐主线,让学生跟着感觉走,始终保持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适当的师生互动,把理性的音乐欣赏和非音乐因素的“趣味”结合起来,表现了师生在共同的活动中感受和提高教学的新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由蒙古族特有乐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和演唱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欣赏、表现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和走进蒙古音乐。 教学重、难点: 1、 聆听马头琴演奏的乐曲。2、 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 3、 气息的把握、唱准前倚音、下滑音、连音。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画面播放蒙古风光MTV,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学生自我感受)。 2、提问:同学们知道刚才听到、看到的音乐画面是哪里吗?(指生回答课前了解的蒙古) 3、欣赏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 (1)播放一段蒙古民间风俗场景,让学生们谈感受。 (2)看了刚才画面,同学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音 乐悠长,舞蹈的动作热情奔放,赛马摔跤的场面扣人心弦) 二、走进蒙古音乐 (一)马头琴 1、播放万马奔腾,设问:从这段音乐中, 感受到什么?(乐器音色很特别,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马在奔驰的场面)。 2、介绍马头琴:(课件) (1)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 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2)音色深沉、粗犷、激昂。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的伴 奏。(3)演奏姿势:坐姿、音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 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 3、简单介绍马头琴的故事。 4、再次聆听,边聆听边表演音乐。 (1)观察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 (2)同学们聆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参与到音 乐中来,可以做骑马的动作,可以做演奏马头琴的动作。 5、讨论:从刚才的参与音乐表演中,你体会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二)、蒙古舞蹈 1、导入: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乐器,体现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而舞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请欣赏这段蒙古舞蹈。 2、介绍蒙古舞特点:节奏明快、舞步轻捷、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特色。舞姿风格热情奔放、朴实刚健、自娱性很强。 3、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硬肩、跟步等。 4、谈体会及小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蒙古族的拉弦乐器马头琴和蒙古族的舞蹈,你能谈谈蒙古族音乐、舞蹈给你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再做补充小结) (三)、歌曲: 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体验。 2、聆听歌曲银杯,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色。 (1)学生聆听歌曲银杯。 (2)设问: A你聆听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这首歌曲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节奏、音高、旋律线的疏密)? C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可以从歌词方面进行思考)。 (3)学生讨论后回答:旋律悠长、音高起伏较大,情绪 比较欢快、热烈。蒙古人在请客时唱的歌曲。 3、教师总结: 银杯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风俗性宴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 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