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长春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长春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长春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一一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年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B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正确的出路3 . 1915年至1916年,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均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史称护国战争。这里的国指的是A太平天国B清朝政府C中华民国D中华帝国4 .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C宣布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5 . “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国闻报6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BCD7 .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D康有为张之洞孙中山陈独秀8 . 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ABCD9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在1895年的“使命”是A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西方侵略C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培养国民独立人格,荡涤封建文化毒害10 .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1 . 下列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的部分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D增开十处通商口岸12 .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B小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C小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小王: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二、综合题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材料二: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1)材料一中的“器物层面”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2)材料二中提到“变法维新的探索”,请问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材料二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发起的标志是什么?(4)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辨析题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鸦片战争中,英国兵力不足。当时英国分布在本国极其殖民地上的军队总共10万人,而投入对华作战的兵力最初只有4000人,最多时也只有15000人;远离本土作战,补给线过长。当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至少要四个月,从印度航行到中国至少要一个月。材料二:在鸦片战争中,有不少爱国官兵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人民群众也自发地进行抗英斗争。清政府在2年多的战争中,为了应付战争,也动员了十几个省的军队,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