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训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30分)1. (1分) 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 . 河姆渡原始居民B . 半坡原始居民C . 大汶口原始居民D . 山顶洞人2. (1分) (2019七上沾化月考)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过着定居生活 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会制造陶器A . B . C . D . 3. (1分) (2019七上灌阳期中)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 . 桀B . 禹C . 汤D . 周武王4. (1分) 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 A . 大禹B . 炎帝C . 黄帝D . 蚩尤5. (1分) (2016临沂)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6. (1分) (2019深圳模拟) 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 A . 百家争鸣;民主制度B . 科举制度;神曲C . 行省制度;万有引力定律D .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7. (1分) 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等级制D . 世袭制8. (1分) 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 . 刻画符号B . 甲骨文C . 金文D . 小篆9. (1分) 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初年分裂成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A . 燕、赵、魏B . 韩、赵、魏C . 楚、赵、魏D . 韩、赵、卫10. (1分) (2018七上卢龙期中) 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一城市?( ) A . 西安B . 南京C . 咸阳D . 洛阳11. (1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这一统治时期为( ) A . 汉武帝的大一统B . 光武中兴C . 文景之治D . 贞观之治12. (1分) (2016金平模拟)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孙中山也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这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 汉武帝B . 禹C . 秦始皇D . 黄帝13. (1分) “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B . 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C . 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D . 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14. (1分) (2018七上东台月考) 为抗击匈奴,秦始皇派人兴修的人工工程是( ) A . 驰道B . 五尺道C . 长城D . 灵渠15. (1分) (2018七上灌阳期中)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 . 刑罚极其残酷B . 社会治安混乱C . 人们的法治观念淡薄D . 国民素质不高16. (1分) (2015七上海滨月考) “出嫁塞外胡笳悲切切,琵琶至今伤离别。”这句歌词描绘的是汉元帝时期,为汉朝和匈奴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 文成公主B . 金城公主C . 王昭君D . 蔡文姬17. (1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在都江堰地区,至今流传着修筑者“深掏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总结。这个修筑者是( ) A . 大禹B . 姜尚C . 李冰D . 商鞅18. (1分) 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休养生息、巩固统一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平定叛乱、加强集权D . 出使西域、稳定边疆19. (1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 A . 纪传体断代史B . 编年体断代史C . 纪传体通史D . 编年体通史20. (1分) 道教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是( )A . 西汉B . 战国C . 东汉D . 唐朝21. (1分) (2019七上克东期末)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最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夷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是( ) A . 魏国B . 蜀国C . 吴国D . 东汉22. (1分) (2019七上鱼台期末) 曹操曾参加和指挥过的战役有( )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赤壁之战 涿鹿之战A . B . C . D . 23. (1分) (2014咸宁)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A . 无为而治B . 兼爱、非攻C . 春秋无义战D . 仁政24. (1分) (2019七上奈曼旗期末) 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25. (1分) (2019七上潮安期末)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 A . 都曾定都洛阳B . 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C . 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 . 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26. (1分) 孙东读了宋书中有关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概况后,写了一篇读书笔记,笔记中哪项描写不符合史实( ) A . 开垦大量湖田B . 普遍种植棉花C . 发明灌钢法D . 稻田里使用绿肥27. (1分) (2017七上山西月考) 东汉名医华佗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 . 提倡预防疾病B . 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C . 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D .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28. (1分) 下列各项中,关于两晋、南朝政权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南朝从420年开始南朝包括前秦A . B . C . D . 29. (1分)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灭亡的时间是( )A . 公元9年B . 公元25年C . 公元前9年D . 公元前25年30. (1分) (2016七上松山期中) 秦朝疆域广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秦朝疆域南达( )A . 东海B . 陇西C . 长城D . 南海二、 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31. (3分)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建筑工程【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栏目三】灿烂的医学与农业【栏目四】辉煌的思想材料 著名华人作家韩素音曾说:“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1) 如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2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人民。此项工程是( )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灵渠(2)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 (3) 请写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两位即可) (4) 如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 ) A . 道德经B . 齐民要术C . 伤寒杂病论D . 论语(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 32. (3分) (2018七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解决了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问题。他又采取了某位思想家的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此在长安举办了太学。材料二:汉武帝还在经济方面采取措施,将地方的一些权力收归中央,统一铸造新钱币,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1) 材料一中的主父偃的“建议”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某位思想家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的“一些权力”包括哪些?(写出三例)统一铸造的钱币指的是什么? (3) 两则材料的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3. (5分) (2019七上德惠期末)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社会关系的组合和各阶级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抵抗商鞅坚持公开颁行的法令,对违反新法的,坚决依法给予处罚将新法进行到底,取得了重大胜利。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帝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 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推行了哪两项措施? (3)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了吗?请说明理由。 (4)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中的哪个措施?请再写出该事件的一项措施,同时写出这个事件的历史意义? (5)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4. (5分) (2018九上扬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二: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 好的次的我们都要。”纪录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解说词材料三: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摘自近代文明史材料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项目英法德美年份工业产量位次12341860年34211910年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指出,促使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哪个部门最先开始? (3) 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德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源于哪一事件? (5) 综合上述问题探究,你认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