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日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ABCD2 .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行ABCD3 . 唐朝是一个的开放、自信的王朝,它的自信不仅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还体现在她无私宽广的胸襟,积极传播自身文化。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后一方面的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唐蕃和亲D唐蕃会盟4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盛唐时的农民改进的下列两种工具是( )A翻车和推车B水车和曲辕犁C曲辕犁和水转筒车D滚车和筒车5 . 张三在查找唐朝的建立者,你知道他查的是A李显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渊6 .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余杭经大运河去都城参加科举考试,你不会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7 . 唐朝社会的最繁盛时期是指( )A贞观之治 B开元之治C贞观遗风 D安史之乱8 . 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是( )A宋太祖B唐太宗C唐玄宗D秦始皇9 . 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10 . 吐蕃是今天的( )祖先。A回族B满族C藏族D汉族11 . 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在唐朝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B有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与唐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C唐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理D唐高祖李渊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12 .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A发达的农业生产B繁荣的南方经济C精巧的手工技艺D独特的活字印刷13 .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A国号B庙号C谥号D年号14 .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代发展,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城市。下列对中国历代城市的描述,错误的是A咸阳(秦)全国道路网的中心B长安(唐)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东京(北宋)瓦子中上演国粹京剧D重庆(战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 . 促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是A七王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16 . 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罢黜百家一一七国之乱B赤壁之战一一曹操统一北方C汉初休养生息一一开元盛世D澶渊之盟一一宋辽百年和平17 .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B泸定桥C玉带桥D卢沟桥二、判断题18 . 判断题(正确写“正确”,错误“错误”。)(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2)唐朝高僧玄奘六次东渡日本,他口述并由其弟子撰写了大唐西域记。(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明宋代商业经济异常繁荣。(4)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灭。(5)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19 . 小题有两处错误,请在写出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开元年间,书生李某游览长安,在瓦舍勾栏里欣赏了精彩的舞蹈和杂技后,对当朝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大加赞赏。20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最终完成于南宋时期。三、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二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它的设计者就是图一人物,你知道他是谁吗?(2)图一中的人物为中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谈谈我国外交有何优良的传统?(3)图三、图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其他一些事例吗?(4)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材料三如下图材料四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所示的农业工具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该纸币出现的时间及名称。(4)根据材料四中的表格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历史信息?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从西汉到北宋经济的发展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发展趋势是何时完成的?23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材料二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书,这本书是?四、辨析题24 . 历史事件的考证需要多角度,这样才能准确地认识历史全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1)请正确填写示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A:;B:;C:。(2)观察示意图,其中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和。材料二: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几首古诗(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说一说你的理由。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材料四:隋朝时,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