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检测题(四)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检测题(四)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检测题(四)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检测题(四)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检测题(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书:试题(4)名字:班级:成就:检查说明:1.请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和其他信息。2.请仔细阅读回答各种问题的要求,并在指定的区域回答问题,否则不得分。一、选择题1.(玉林中考)下图是()A.春秋时期的争霸B.赤壁战役地图C.人口向南迁移D.三国之间的三方对抗2.鲜卑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不化,对汉化政策的实施有很大阻力,所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以上材料反映北魏迁都A.巨大的困难B.优势C.主要原因D.重大影响3.陈胜、光武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农民起义的是A.刘邦、韩信B.项伯与项羽C.张亮刘邦D.刘邦和项羽4.曹操以较少的胜利打败了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A.官渡之战B.伟大的鹿战C.程普战役D.卓鲁之战5.南京(原名建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随后的封建王朝在这里建立了他们的首都(1)东汉(2)先秦(3)西晋(4)东晋(5)南朝A.B.C.D.6.下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区域A所示政权的首都是()A.成都B.长安C.洛阳D.建筑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艺术成就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成就不包括()A.B.C.D.8.宋书记录:”(广业堤丰(江南),民勤,一个本地工人,一岁就忘记了几个县的饥饿.丝绸、棉花、布料和丝绸覆盖了整个世界。”史料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可能出现在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南北朝时期9.下列中国古代科技作品,写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农书D.本草纲目10.以下是小华编写的学习笔记。请根据笔记内容总结他的学习主题。A.繁荣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C.民族关系的发展D.政权共存11.(舒舒书)记载:“第一主派遣诸葛亮组织数万水军,包括周瑜和程普,从孙全荃,联合第一主在赤壁与曹公战斗,粉碎它和烧毁它的船。先主与吴军在陆地和水上携手并进。当他赶上南军时,他又患了一种疾病。北方军死亡更多,曹公返回北方”。蜀书记录()A.黄巾起义B.赤壁之战C.西晋统一D.官渡之战12.下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 代表的政治权力顺序是正确的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13.公元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和政权的建立是()A.北魏时期的匈奴B.鲜卑与北魏C.先秦时期的氐族D.先秦时期的羯族14.下图中描述的内容都反映了一个成语故事,很可能是()A.三管齐下的方法B.切断鞭打的流程C.战争戏剧领主D.撤退15.有人这样描述一场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少胜于多的战争”,“它发生在公元三世纪初”,“它为三方对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把这场战争描述为()。A.伟大的鹿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肥水之战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秦二世更野蛮(2)重税(3)重徭役和兵役(4)严厉的惩罚A.B.C.D.17.这三个国家之间三方对抗的象征是A.曹操接汉献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B.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被打败了C.赤壁之战后D.魏、蜀、吴政权的建立18.三国演义历史知识A从东南海岸,穿过马六甲海峡,你可以到达印度半岛的南端和锡兰。这条路线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B东汉末年,张角等人领导了农民起义。推翻了东汉王朝。C孙权派魏文将军率领一万人的舰队去宜州。加强台湾和大陆的联系。D晋惠帝当政时,八位君主为中央政府而战,相互混战。这导致了西晋王朝的灭亡。A.AB.BC.CD.D22.“书画同源”是一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中国古代书画成就非凡。以下代表作品属于魏晋书画成就 兰亭序 女史箴图 多宝塔碑 清明上河图 洛神赋图A.B.C.D.23.最能反映三国、金、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征的是()A.王羲之的话B.顾恺之的绘画C.石窟艺术D.铜器24.“今天要打破所有北方语言,一个来自正确的声音。30多岁了,习惯早就养成了,不管死活。三十岁以下,在法庭上见人,声音不听不动。如果有理由的话,你应该降级并开除你的官员。”反映改革措施的材料有()A.使用中国姓氏B.穿着中国服装C.说中文D.与汉族通婚二。综合问题25.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多政治改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请根据你的知识看图片并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中的辩论者受到秦孝公的高度评价。秦举行了什么重大活动?请列出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2)图2中姓氏的变化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事件的影响是什么?(3)你认为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26.阅读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材料1:公元200年至500年间,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与过去相比,到处都变得更冷了。寒冷的气候在中国北方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变化,草原上的人们慢慢向南迁移。核心地区的汉族人,也许是因为人口的增加,或者是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在慢慢地向南方迁移。大量北方民族入侵了南方.改变了中国原有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有的人口在多米诺效应下,也一波又一波地继续向南,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海外贸易的繁荣刺激了中国的国内生产。宋朝的冶铁量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之一。其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如瓷器、丝绸、茶叶、葡萄酒和各种手工艺品,也令人吃惊。也因为这些原因,面对强大的北方敌人,宋朝可以用金钱和丝绸换取和平。然而,在完全失去北方后,它在南宋定居在南方。这个地方更小,人口更少,生活条件比以前更好。以上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1)根据资料1,总结了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及其原因,指出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面对强大的北宋敌人,金钱和丝绸可以换取和平”的例子,并分析宋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了宋代华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新发展的一个例子,并论证了材料2中的结论“生活条件实际上比过去好”。(4)材料2反映了南宋最终完成了哪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燕、黄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东方的部落,他们的势力日益扩大材料3:战国时期,有权势的统治者不再高举“尊王抗夷”的旗帜,而是自行其事,扩充军队,试图扩张领土。当时战争规模很大,参战部队数量多,战争区域广,持续时间长。33,354人教七年级一年级的书材料4:“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你破釜沉舟,秦关将永远属于楚。那些努力做到最好的人将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如果超过3000元,他们就能吞掉吴。”33,354蒲松龄在自我激励中失去第一名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黄艳部落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后人为什么尊敬炎帝和黄帝?(2)结合材料2,告诉我们这场决定性的战斗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的哪里。谁是商朝的末代国王?(3)请结合材料3给出战国时期两大战役的名称。(4)材料4中“破釜沉舟”的典故来源于秦末一场少胜多的重要战役。请告诉我这是哪一场战斗。打败秦军主力的将军是谁?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江南地区也得到发展。请结合你的知识回答问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1)在(1)和(2)中分别显示了哪些机制?今天他们的首都位于哪个城市?两晋南北朝人口迁移示意图(2)根据资料2,指出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两种情况。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材料3知识结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