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4页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商朝之所以又称为殷,是因为( )A商朝曾定都阳城,后来又迁都到殷B商朝曾定都镐京,后来又迁都到殷C商朝曾定都在亳,后来又迁都到殷D商朝曾定都洛邑,后来又迁都到殷2 .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的是编钟“画圣”王羲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兵马俑石窟艺术ABCD3 . 初一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一单元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4 . 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B北宋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C炼丹时偶然发明的火药,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D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创造条件5 . 东汉的都城位于今天的( )A陕西B北京C河南D山西6 . 黄巾起义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作号召,组织全国几十万人起义。其中,“岁在甲子”是指公元A前207年B25年C184年D200年7 . 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大米和小米”与下列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ABCD8 . 下面哪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不存在了?( )A楚国B齐国C晋国D燕国9 . 如下图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大一统B民族交融C政权分立D繁荣开放10 . “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上承汉高祖的伟业,下启汉武帝的雄风,为汉代的国富民强奠定了物质基础。请问,“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兵皆罢归家” 重视“以德化民”ABCD11 .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西周秦朝战国A东周、夏朝、三国B东周、春秋、西汉C夏朝、商朝、西晋D商朝、战国、东汉12 . 青铜器是由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器具( )A铜、锡、铅B铜、金、银C金、锡、铅D铜、铁、铅13 .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A齐桓公秦国B晋文公齐国C齐桓公楚国D楚庄王赵国14 . 现存论语)有二十篇,书中描写的孔子是个才识兼备风度高尚的政治家,又是个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良师,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ABCD15 . 禅让制度体现的选材思想是( )A以才德选人B以财产的多少选人C依法选人D以出生的身份选人16 . 以下所列,哪些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BCD17 . 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chu)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A刑狱B军事C行政D监察18 . “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二、判断题19 . 齐国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 )三、综合题20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制度方面多有建树,而且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钱穆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四: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五: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请问材料所指的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此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3)请问材料三中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的是哪种政治制度?(4)由于材料四的认识,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21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史也是一部农业的发展史,农业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主题探究。(工具革新)材料一(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出农业发展中重大革新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以农为本)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相同颜色的马驾车),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书食货志(2)面对汉初这种形势,汉高祖实行了什么政策?汉高祖时田赋十五税一是什么意思(3)汉高祖以后的三位皇帝继续这种政策,后来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开发江南)材料三:(西汉时)“楚越(南方地区)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对比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五:东汉末年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5)材料五反映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列举一项即可)(总结传承)(6)“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来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是哪本著作?作者是谁?22 . 七年级某班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整理了春秋战国思想家的资料。(1)请你帮他们对号入座。A、“兼爱”“非攻”B、“以德治国”C、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2)识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