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 能和电能能力提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江西省宜丰县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 能和电能能力提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江西省宜丰县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 能和电能能力提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江西省宜丰县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 能和电能能力提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江西省宜丰县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二节 能和电能能力提升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和电能一、选择题1、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 C8H18(汽油的重要成分)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液态)时放出48.40 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O2(g)=8CO2(g)9H2O(g)H48.40 kJ/molBC8H18(l)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CC8H18(l)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DC8H18(l)O2(g)=8CO2(g)9H2O(l)H48.40 kJ/mol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3、有下列两个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a平衡右移,反应b平衡左移。a、C2H2(g)+H2(g) C2H4(g) b、2CH4(g) C2H4(g)+2H2(g)根据上述变化,判断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C(s)+2H2(g) CH4(g) H= -Q1 kJ /mol2C(s)+H2(g) C2H2(g) H= -Q2 kJ /mol 2C(s)+2H2(g) C2H4(g) H= -Q3 kJ /mol其中2Q1、Q2、Q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2Q1Q3Q2 B、Q32Q1Q2 C、Q2Q3 2Q1 D、Q32Q1Q24、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5、甲醇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可用天然气来合成,已知:2CH4(g)O2(g)=2CO(g)4H2(g)H71 kJmol1CO(g)2H2(g)=CH3OH(l)H90.5 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1下列说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BCO(g)2H2(g)=CH3OH(g)H90.5 kJmol1C甲醇的燃烧热H764 kJmol1D若CO的燃烧热H283.0 kJmol1,则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6、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Q2 BQ1Q2 CQ1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在101 kPa、25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1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D已知C(s)+O2(g)=CO2(g) H1 , C(s)+1/2O2(g)=CO(g) H2,则H190.5 kJmol1;C项,22得2CH3OH(l)3O2(g)=2CO2(g)4H2O(l)H1 528 kJmol1,所以甲醇的燃烧热H764 kJmol1;D项,由条件可知2CO(g)O2(g)=2CO2(g)H566.0 kJmol1,得2H2(g)O2(g)=2H2O(l)H5 712.5 kJmol1,所以H2的燃烧热H285.8 kJmol1。6、答案B解析A项,H0表示吸热反应,H0。HQ1,HQ2。由盖斯定律H总HHQ1(Q2)0,则Q1Q2。10、解析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时为吸热反应,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仍可以发生,A项错;由于没有物质的量的限制,B项错;由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可知C项正确;由质量与放出热量的关系可知D项错。答案C11、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A项错。答案A12、D13、考点: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 (1)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计算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2)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得到;(3)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4)依据图象分析,生成2mol氨气反应焓变=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计算得到1mol氨气放出热量;依据化学平衡计算生成氨气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Q1,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6mol H2,可以看作在原来平衡中加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计算分析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解答: 解:(1)在25、101kPa下,16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352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04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04kJmol1,故答案为:CH3OH(l)+O2(g)=CO2(g)+2H2O(l)H=704kJmol1;(2)焓变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H2 (g)+Cl2 (g)=2HCl (g)H=185kJ/mol,E(HH)=436kJ/mol,E(ClCl)=243kJ/mol,E(HH)+E(ClCl)2E(HCl)=H,则E(HCl)=432 kJ/mol;故答案为:432 kJ/mol;(3)2Cu(s)+O2(g)Cu2O(s)H=169kJmol1,C(s)+O2(g)CO(g)H=110.5kJmol1,2Cu(s)+O2(g)2CuO(s)H=314kJmol1依据盖斯定律+得到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CuO(s)=Cu2O(s)+CO(g)H=+34.5 KJ/mol;故答案为:C(s)+2CuO(s)=Cu2O(s)+CO(g)H=+34.5 KJ/mol;(4)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焓变H=335KJ/mol427.2KJ/mol=92.2KJ/mol,所以生成1mol氨气放热46.1KJ;故答案为:46.1 kJ;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反应焓变H=335KJ/mol427.2KJ/mol=92.2KJ/mol,N2(g)+3H2(g)=2NH3(g)H=92.2KJ/mol1 3 0 0.2 0.6 0.4生成0.4mol氨气放热=92,2KJ=18.44KJ;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6mol H2,可以看作在原来平衡中加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Q2 大于2Q1;故答案为:18.44,;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反应键能计算费用焓变,图象分析理解,注意反应焓变的意义理解,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4、考点: 中和热的测定;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来分析;(2)(a)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b)酸碱混合时要迅速,并且不能搅拌,防止热量的散失;(c)根据金属的导热性很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解答: 解:(1)反应热=436KJ/mol+243 KJ/mol431KJ/mol2=183.0 KJ/mol,故答案为:183.0 KJ/mol;(2)(a)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最高温度偏低,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b)酸、碱混合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最高温度偏低,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c) 实验中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金属的导热性很好,会导致热量的散失,最高温度偏低,使测得的H数值偏小;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偏小;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中和热的测定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5、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写出;(2)A、燃料燃烧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依据热值含义分析计算比较;1千克(每立方米)某种固体(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C、依据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分析,能量越高越不稳定;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和正丁烷的相同;(3)依据常温下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热量,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kJ,结合题干条件分析计算解答:解:(1)1mol正丁烷燃烧放出2878kJ热量,常温下反应生成的水为液体,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4H10(正丁烷,g)+13/2O2(g)4CO2(g)+5H2O(l)H=2878 kJmol1,故答案为:C4H10(正丁烷,g)+13/2O2(g)4CO2(g)+5H2O(l)H=2878 kJmol1;(2)A、燃料燃烧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A正确;B、依据热值含义分析计算比较;1千克(每立方米)某种固体(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正丁烷热值=49.6,丙烷热值=50.45,相同条件下,正丁烷的热值比丙烷小,故B错误;C、依据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分析,1mol正丁烷燃烧放热小于异丁烷燃烧放热,说明异丁烷能量高于正丁烷,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正丁烷比异丁烷不稳定,故C正确;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和正丁烷的相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AC;(3)1mol丙烷燃烧放出2220kJ热量,1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是285.8kJ,设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中丙烷物质的量为x,氢气为5x,2220x+(5x)285.8=3847x=1.25mol,氢气物质的量3.75mol,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等于氢气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