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共同进化.ppt_第1页
隔离、共同进化.ppt_第2页
隔离、共同进化.ppt_第3页
隔离、共同进化.ppt_第4页
隔离、共同进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一)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骡,(63条染色体),驴(62条染色体),马(64条染色体),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狮虎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雌虎,雄狮,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在自然界中,同一物种的个体并不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两个池塘中的鲤鱼,东北虎,华南虎,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隔离的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2、隔离的类型,地理隔离,生殖隔离,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种群,小种群,新物种,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南美洲地雀),(13个岛屿地雀种群),(13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三个基本环节,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三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共同进化,在自然界,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昆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繁衍后代有什么意义?,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呢?,捕食,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共同进化的含义1:不同物种间的生物是共同进化的。,共同进化的含义2:生物和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但是随着光合细菌的出现,使得大气中有了氧气。,推论1:生物是由厌氧生物进化为好氧生物。,推论2:生物是由异养生物进化为自养生物。,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综上所述:,(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多样性,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遗物,石化后就形成了化石。,2、了解生物多样性进化历程的主要证据,化石,也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最早的生物化石古细菌(距今35亿年),3、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46亿年前:地球诞生,38亿37亿年前:诞生最早的原始生命,35亿年前:发现最早的生物化石,35亿15亿年前:主要是种类不多的蓝藻和细菌(两极生态系统),15亿年前:出现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使进化速度加快),5.75亿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爆发式形成寒武纪大爆发(生态系统结构更复杂),4亿年前:海洋植物登陆,形成陆生植物随后出现陆生动物(形成复杂多样的陆地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了。例如,在中生代“统治”地球达1亿年之久的各种恐龙,在白垩纪全部绝灭。恐龙的绝灭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使生物进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厌氧生物到好氧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中性突变说:,间断平衡说:,大量突变是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突变经过长期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的差别。,生物进化不是连续的,新物种是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然后是种群的长期稳定,即进化出现停滞,知道另一次快速的物种形成出现。,小结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含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因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多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