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2020届高三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江西省万载县2020届高三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江西省万载县2020届高三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江西省万载县2020届高三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江西省万载县2020届高三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选择题1.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形成的常见化合物WX能抑制水的电离,YZ2能促进水的电离,则Y元素是()AMgBNCBeDS2.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所含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B维生素C能和溴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C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6O6D维生素C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3.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0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 HF,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 FB人们可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C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与 Y2+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2 Y2+5.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苯能使溴水褪色,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在红热铜丝的作用下,能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天服材质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等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有机合成材料B煤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可以通过煤的干馏得到,并将它们分离C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镁、溴等D在海轮外壳镶嵌锌块,能减缓轮船的腐蚀,是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7.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较:XYZX,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 X2 Y2+,故D正确。5.C试题解析:A、苯能萃取溴水中溴,从而使溴水褪色,但不是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使高锰酸钾褪色,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乙醇在红热的铜丝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故C正确;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6.D试题解析:A、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煤中不含苯、二甲苯,故B错误;C、从海水中提取NaCl属物理变化,故C错误;D、锌比铁活泼,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消耗,金属Fe作为正极被保护就可以避免腐蚀,这种方法牺牲了阳极(原电池的负极)保护了阴极(原电池的正极),因而叫做牺牲阳极(原电池的负极) 的阴极保护法,故D正确。7.D试题解析: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X为6号C元素,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可知Y为O元素,W为16号S元素,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可知Z为Na元素。A、X、Y、Z、W分别为:C、O、Na、S,故原子半径为:Y X W Z,故A不正确;B、X的氢化物为CH4,Y的氢化物为H2O,而CH4的沸点低于H2O,故B不正确;C、Y的氢化物为H2O,W的氢化物为H2S,元素的非金属性:O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C不正确;D、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短周期元素中,钠元素的金属性最强,即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故D正确。8.D试题解析:A、CaO2具中含有过氧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B、CaO能与SO2反应,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气体,做脱硫剂,故B正确;C、来源于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的氮的氧化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氮的氧化物排放,故C 正确;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m的颗粒物,而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的分散系,不在一个数量级,故D不正确。9.A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Y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则Y为氧元素,R为硫元素,RY2为SO2,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故W为Cl元素,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1,处于第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25时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属于强酸,则X为氢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Y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则Y为氧元素,R为硫元素,RY2为SO2,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故W为Cl元素,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1,处于第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25时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属于强酸,则X为氢元素,A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ClO等,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BZ与Y可以形成Na2O、Na2O2,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而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CY、Z、R、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C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O2Na+,故C错误;DX与Y组成化合物为H2O、H2O2,X与R组成的化合物H2S,前者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Y、R元素的位置及二者形成的共价化合物RY2”是推断的突破口,注意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0.B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COOH、碳碳双键,结合羧酸、烯烃的性质以及苯环、烯烃的结构来解答解答:解:A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酯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和加聚反应,故A正确;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且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原子也在同一个平面上,则该物质分子中最多可以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C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则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2O2,1 mol该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1+1)mol=13mo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羧酸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C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解答:解: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42=88,相对质量为44,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44,残基为C3H8,(1)若该有机物为羧基,只有2种:正丁酸和异丁酸;(2)若该有机物为酯,则有4种:甲酸正丙酯、甲酸异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共6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掌握丙基有2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D考点:硅和二氧化硅;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分析:A硅为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易化合态存在;B铁和锌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锌做负极被腐蚀;C铝合金中铝的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铝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发生反应;D乙烯具有催熟作用,能够被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氧化解答:解:A虽然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但在自然界中仍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故A错误;B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铁和锌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被氧化,发生电化腐蚀,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故B错误;C合金中的铝单质仍然可以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铝,故C错误;D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用高锰酸钾可以除掉乙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1)AC;(2)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链;(3)C;E、F、H;G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均以单键成键;(2)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成碳链可以成碳环,可以形成双键、单键、三键;(3)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解答:解:(1)根据图示的球棍模型可以看出,只有A、C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属于烷烃,故答案为:AC;(2)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单键,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链;(3)A和C,B和E、F、H,以及D与G,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它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C;E、F、H;G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球棍模型和同分异构体的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14.(1)CH4+2O2CO2+2H2O;(2)B;(3)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耗氧性的反应,爆炸时耗尽了矿井的几乎所有的氧气,所以人在其中会窒息死亡;(4)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甲烷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只要在爆炸极限内就可能产生爆炸(3)根据爆炸前后氧气的量是否变化判断(4)可燃性气体遇到合适的条件易爆炸,根据能发生爆炸的条件判断解答:解:(1)甲烷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2)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5.015%,甲烷的含量在5.015%之间的是B故选B;(3)人呼吸需要氧气,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耗氧性的反应,爆炸时耗尽了矿井的几乎所有的氧气,所以人在其中会窒息死亡;故答案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耗氧性的反应,爆炸时耗尽了矿井的几乎所有的氧气,所以人在其中会窒息死亡;(4)可燃性气体燃烧需要氧气、点燃条件,可燃性气体在爆炸极限内易产生爆炸,所以为确保安全,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故答案为:可燃性气体的加热、点燃操作前必须进行验纯操作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性质,注意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学以致用15.(1)AC;(2)碳碳双键;碳碳三键;(3)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均以单键成键;(2)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成碳链可以成碳环,可以形成双键、单键、三键;(3)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等效氢确定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解答:解:(1)根据图示的球棍模型可以看出,只有A、C中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属于烷烃,故答案为:AC;(2)碳原子之间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三键,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碳环,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3)A和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它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A中有两种氢原子,故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故答案为: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球棍模型和同分异构体的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结合题给信息“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和图示分析16.(1)C9H20或C10H8;(CH3)3CCH2C(CH3)3;(2)C5H12;3;CH3CH2CH2CH2CH3; 新戊烷解:(1)因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烃A蒸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64=128g/mol,若为烷烃,则12n+2n+2=128,解得n=9,所以烷烃A的分子式为C9H20,若为芳香烃,12个氢用1个碳代替,分子式变为C10H8;若A不可能是氢气与烯烃加成的产物,说明A中两个C间不可能存在C=C键,C只能构成4个键因此得到A的结构简式:(CH3)3CCH2C(CH3)3,故答案为:C9H20或C10H8;(CH3)3CCH2C(CH3)3;(2)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则C、H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5:12,可知该烃的实验式为:C5H12,电子总数为42(由于C已达饱和结构)所以实验式即为该烃的分子式;B的分子式为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沸点最高的为正戊烷,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新戊烷故答案为:C5H12;3;CH3CH2CH2CH2CH3; 新戊烷17.(1);(2);(3);(4);(5)解:O2和O3 是由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