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七上钦州月考) “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科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的内容是( ) A . 元谋人距今时间B . 晚期直立人的生活状况C . 聚落时期人们的生产情况D .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2. (2分) (2017七上南平期中) 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聚落D . 河姆渡聚落3. (2分) 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A . B . C . D . 4. (2分)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 A . 分封制、郡县制B . 郡县制、分封制C . 分封制、科举制D . 科举制、郡县制5. (2分) (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 当时人称其为“才绝、画绝、痴绝”的是( ) A . 王羲之B . 祖冲之C . 顾恺之D . 王献之6. (2分) “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 A . 用耒耜翻土B . 用牛来耕地C . 用石刀砍伐枯根D . 用青铜农具耕种7. (2分) (2015七上晋江期末) 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它是( )A . 公元7世纪70年代B . 公元8世纪70年代C .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D .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8. (2分) (2016玄武模拟) “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A . 西周B . 春秋C . 战国D . 秦朝9. (2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 A . 礼义教化B . 甲骨文的出现C . 百家争鸣D . 私学的出现10. (2分) (2017七上靖江期中) 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中,依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建立张楚政权大泽乡起义吴广、陈胜被杀刘邦率兵进入咸阳A . B . C . D . 二、 综合 (共3题;共45分)11. (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指出材料一中“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12. (20分) (2017九下东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材料四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1) 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 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3) 举一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4) 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13. (20分) (2018八上鄞州期中) 读图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写名字) (2) 图二反映秦朝开创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与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 (3) 图三反映秦朝在文化方面的什么措施? (4) 图一中的人物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