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探究及预防【摘要】 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手机大行其道,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甚至每天二十四小时伴随着我们。因此,关于手机辐射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成了大众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各种手机及其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来论证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同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期对手机用户起到引导作用。【关键词】 手机 电磁辐射 危害 预防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电子产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手机自然是电子产品中的佼佼者,据相关网站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7月底,我国正在使用的手机用户数量达13.45亿,位居世界之首,几乎人均一部。【1】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其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2001 年2 月15 日香港文汇报报道: 尽管学术界对手机电磁生物效应的某些机理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 在一定条件下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瑞典的一家科研机构对一万多名使用手机的瑞典人作了一项调查, 其结果表明: 使用手机越频繁的人, 其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就越明显。科技工作者已研究证明: 人体持续受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产生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 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热、眼球白内障、睾丸退化、身体疲倦、头疼、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此外该家媒体还详细报道了手机微波易入大脑、英国科学家也弃用手机、多用手机容易衰老、微波老鼠丧失记忆、患癌机会增多和手机插腰易生畸胎等方面的实验和相关的结论。那么,手机的电磁辐射有多大? 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如何预防或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特意撰文, 介绍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机理以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给出降低手机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有关预防措施, 帮助使用者学会保护自己。 【1】 2:手机通信技术种类简介;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是以频分多址(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通话期间, 用户被分配一个频道, 说话的信息以调频( FM) 信息方式传递出去。此种手机的工作频率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450 MHz 或800 900 MHz。目前模拟手机已逐步淘汰, 很少见了。第二代手机(2G)采用全球通系统( GSM: Globe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数字式手机。它以时分多址( T DMA: TimeDivision Mult 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用户的通话信息以数字编码信号的形式传输。GSM 的工作中心频率为900 MHz, 目前使用广泛。 第三代手机俗称3G手机,以码分多址(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方式工作, 工作频率为800 MHz。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缩写为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有关部门对TD-LTE频谱规划使用做了详细说明:中国移动获得13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获得40MHz频谱资源,分别为2370-2390 MHz、2635-2655 MHz。3:电磁辐射对生物体危害程度的决定因素【2】1:电磁波量子的能量大小(电磁波量子能量E=hv 式子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电磁波频率);2:束流的强度于功率;3:辐射在生物体中的吸收程度;4:单色波还是宽频波;5:是分次照射还是总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6:各次照射的时间间隔的长短。一般来说,电磁波量子的能量越大、束流强度(或功率)越强、生物体吸收的辐射电磁场能量越多、辐射的是宽频波、分次照射时每次时间间隔越短、作与分次照射的总能量相同的一次照射时,对生物体的危害就越大。此外还与周围环境温度、气流速度、生物体的血液循环流动快慢、组织的代偿反应等因素有关。4:手机辐射【3】4-1:手机辐射的产生手机之所以能够随时打电话,是因为它通过电磁波时刻与基站保持着联系.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就会向发射基站传输承载了通话信号的无线电波,不同手机使用的无线电波并不相同,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变人体组织细胞,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4-2: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如下两方面的直接影响:其一是高能级射频辐射的热效应,即手机辐射的微量电磁波,被人体吸收后,会使局部组织升温,造成生物破坏。GSM数字手机天线口的辐射功率最大可超过2 W(33 dm),CDMA数字手机的发射功率可小于0.5 W(27 dBm)。若一次通话过久,而且姿势保持不变,会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造成病变。比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为,手机发射的高能级辐射会产生生物性损害。这种热效应,已得到科学界的认同,并致力于研究微量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机理和程度。另一种影响是低能级射频辐射的非热效应,可能造成经常使用手机的人,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 记忆力降低以及一些潜在生物破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提醒注意非热效应危害。动物实验表明,低能级辐射会加速实验动物细胞的生长。物理学家海兰德指出,手机的真正危害来自于它的低强度辐射,即非发热型辐射(nonthermal radiation)。放射肿瘤学教授约翰莫尔德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如同X光和太阳光的紫外线辐射,能破坏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可能致癌。手机辐射非热效应的能量危害可能更为严重,因为手机辐射的危害会不断积累,作为致癌因素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这些可能是电磁生物效应的远后效应,后代效应的根源。4-3:影响人体对手机辐射吸收剂量的因素手机辐射到达人体表面时,可产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被组织吸收的辐射剂量不仅与机体各层组织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厚度有关,而且还与辐射频率有关。一方面由于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不同,高水容量组织(例如皮肤、肌肉)比低水容量组织(例如脂肪、骨骼)所吸收的功率要大许多倍。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体对辐射的吸收剂量又与人体组织的大小、形状有关。例如:脑部不同组织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当组织构型的曲率半径与电磁辐射在体内的波长较接近时,组织的高折射率便产生强烈的向球性聚焦,可形成很强的“热点”,使辐射能量聚集到脑组织的某一部位。此外对生物体的辐射还存在着一个共振频率,当处于共振频率的电磁波辐射时,平均单位重量所吸收的功率最高。例如人,猴子,老鼠在同样电磁场1 mW/cm下,最大吸收分别发生在70 MHz,300 MHz,2 450 MHz附近;人体各部分(头,体表面,四肢,躯干)的最大吸收也分别发生在不同的频率。人体对射频微波段的吸收分以下几个部分。次共振区: 频率小于30 MHz, 人体对电磁辐射能量的吸收随频率的上升迅速升高。共振区: 人体共振区的频率范围大约为30300 MHz, 头部共振吸收频率高达400 MHz。热点区: 频率范围大约为4003 000 MHz, 由于局部共振, 造成小范围发生显著的能量吸收。表面吸收: 频率远大于3 000 MHz 时,主要呈现体表吸收。5 :结语近几年来手机在通信中的发展非常迅猛,移动通讯设备随处可见,已成为多数人的必需工具。手机在其使用过程中与人体长时间直接接触,其工作状态下发出的不同频率电磁辐射,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可能会对健康带来某些损害。由于使用手机的用户数量庞大,即使对健康存在很小的不利影响,都会对公众健康方面产生重大不良结果。虽然迄今为止,社会各界对手机电磁辐射问题仍未达成共识,但世界各国对于手机辐射的科学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并制定了相关的限值标准。正如中国电子学会电磁专业委员北京劳动保护研究所电磁兼容与防护研究室主任赵玉峰研究员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已成定论,现在世界各国的分歧在于手机在什么情况下并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参考文献1:朱熀秋、移动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冲击导弹课件
- 冰雪天气课件
- 大数据历史分析方法-洞察及研究
- 涉密工程合同管理办法
- 充电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储运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储粮安全培训课件
- 聚焦长尾市场2025年新能源技术专利应用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广东西方政治自考试题及答案
- 芒果绿色生产标准制定与品牌授权经营合同
- 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守护幸福 从心开始课件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通识教程(微课版)》课件 【第09-10讲】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 扬州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招聘30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 第1-5章 科技论文写作概述-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
- 2025年农业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师参加初中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2024年重庆万州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果树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 2025鸡舍建设承包合同书样本版
- 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案例2025
-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册1-12单元22个必考实验大全(背诵+默写)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