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筛查工作制度_第1页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_第2页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_第3页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_第4页
听力筛查工作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一、目的,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进行听觉言语干预及康复。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听觉和言语发育,减少儿童听力和言语残疾,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从而展现我辖区儿童听力管理一体化和人性化,二、服务对象与筛查时间、内容与方法,辖区内06岁儿童,听力筛查选择在611(8)月龄,1岁、2岁、3岁、4岁、5岁、6岁各阶段每年进行一次。筛查时间可在每年大体检期间进行。新生儿期听力筛查后,进入06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耳及听力保健,其中6、12、24和36月龄为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4岁、5岁、6岁每年筛查一次。,(一)检查内容。,1耳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2听力筛查:1、运用听觉行为观察法(阳性表1),(一)检查内容。,2、便携式听觉评估仪(阳性表2),正确的哺乳及喂奶,防止呛奶。婴儿溢奶时应当及时、轻柔清理。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洗澡或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远离强声或持续的噪声环境,避免使用耳机。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二)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如有以下异常:,应当及时就诊:儿童耳部及耳周皮肤的异常;外耳道有分泌物或异常气味;有拍打或抓耳部的动作;有耳痒、耳痛、耳胀等症状;对声音反应迟钝;有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耳朵进水如何清除,方法一头侧向一边,进水的耳朵朝下,上下跳动,通过振动把水排出。方法二进水的耳朵朝下,贴在温度较高的水泥地面或石头上.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水引出来。方法三如果家里有干净的棉花,可以用手把棉花搓成一条细长的“棉花棒”,伸进耳朵里去,吸干耳朵里的水,但注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有“硬物”,容易不慎导致耳朵损伤。,(三)转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当予以及时转诊至儿童听力检测机构做进一步诊断。1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一项结果阳性。2耳声发射筛查未通过。听力筛查未通过或家长怀疑有听力障碍者,社区医生需开具“听力筛查报告单”并嘱家长持“听力筛查报告单”上转北京市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诊断检查,并及时索取诊断结果以备记录。,(三)转诊,2015年度所有听力转诊及追访记录,(四)专案管理,1、专案管理对象(1)在册儿童中助产机构听力初筛任一耳未通过者;(2)在册儿童中NICU住院期间听力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3)在册儿童中每年大体检期间听力评估仪筛查任一耳未通过者。,听力评估仪的说明和使用操作,耳机使用:,纯音和啭音操作区别:,新华医院听力筛查工作制度,一岁以内儿童在八个月时进行筛查,一岁以上儿童每年筛查一次。,A,检查后发现未通过的儿童及时转诊至市级定点的筛查单位,并嘱其家属注意事项。,B,设有专人进行电话追访,如仍未通过,将儿童信息登记在“儿童残疾筛查登记册”上,嘱其家长复查,专人继续电话追访。,C,上级医院确诊为听力异常,上报至区儿保科,复查确诊无异常儿童在“儿童残疾筛查登记册”上填写结果.,D,妇幼二期培训补充:社区听力筛查录入方法,Step2录入儿童姓名,Step1点击,Step3找到录入儿童信息条,单击选定,Step4:点击,Step5:点击相应年龄段,即进入录入界面,录入后保存,录入即成功。录入完成后该儿童听筛信息即进入“社区听力筛查模块”,可在此查阅。,病例1:,一位母亲带着她六岁的女儿来看病,诉说小女孩从一个月前开始,突然间什么都听不到了。她曾带孩子到过几家不同的医院诊治,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但由于她工作忙,只在门诊开了一些药吃,发现吃药没有什么效果,才来到我院就诊。根据小女孩的病史,检查后小女孩被确诊为双耳突发性耳聋(重度),住院后给予产高压氧疗,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等治疗。一个星期后,该病儿听力仍无明显改善,家长最终失望而归。在小女孩出院后不久,门诊又来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症状同样是突然间听不到声音,只是起病时间才两天。经过相同的检查,也确诊为双耳突发性耳聋(重度)。入院后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一周后该病儿听力明显提高,复查听力为轻度耳聋。为什么相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一样,而结果却不一样?这与治疗时机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起病初期,通常为一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