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合同难点问题对策.doc_第1页
民商合同难点问题对策.doc_第2页
民商合同难点问题对策.doc_第3页
民商合同难点问题对策.doc_第4页
民商合同难点问题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商事合同中的难点及对策合同案件审判规则(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民事审判庭庭长吴法官培训发言)作者:吴文章来源:中外民商事转介网作者简介:吴,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民事审判庭庭长、高级法官。1964年10月8日,他出生在山东省招远市。1985年7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主修经济法。他长期在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和第二民事审判庭工作。1987年10月至1988年3月,他到国务院中国经济法律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室协助工作。他准备参加全国经济和法律工作研讨会、全国法律系统工程研讨会和反不正当竞争国际研讨会。1991年,他参加了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1993年秋,他参与起草了国家法院院长的主要报告和其他文件。1994年初,他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参与起草最高法院院长任建新的报告。1994年,他参与起草了第三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的主要报告等文件。负责审理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不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经济纠纷案件,重点审理期货、证券、保险等新型金融案件。截至目前,已参与审理二审、再审、请示等经济纠纷案件1000余件。直接审理审结各类经济纠纷案件300余件。同时参与起草合同法、担保法、民事诉讼法等司法解释,并负责起草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大型司法解释。个人主要著作:已发表法律著作和论文500多万字。发表于1987 经济诉讼基础知识;发表于1988:经济司法实务;1994年,第一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二审再审经济纠纷案例选集和保证合同纠纷案件审判适用出版(参与编辑);1995年出版中国经济审判实用全书(副总编辑);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二审再审经济纠纷案例选集第二集于1997年出版(参与编译);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金融纠纷案例选遍出版(参与编写和编辑)。2002年出版商事审判热点难点研究;发表于2003年:典型合同判解研究,合同权益疑难案件判定解说,商事审判实务难点精解,期货交易民事责任,民事判决书制作与改革难点解评(主编);2004年,它发表了裁判的理念与方法和人民日报。自1985年9月以来,在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经济审判参考资料等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有关民商法的文章、文章和案例。1995年9月,他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司编辑的季刊经济审判指导与参考的负责编辑。自1995年9月以来,他也一直是季刊的编辑。自1999年以来,他为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系列1至4撰写文章,并担任编辑委员会成员。他目前是合同法的编辑委员会。第一章合同解释标准所谓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的含义及其相关材料的分析和解释。它是法官根据一定的事实和遵循一定的规则对合同的内容和意义的准确解释。因为当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即使他们有丰富的交易经验和丰富的法律知识,他们也不能提前充分预见未来的各种情况,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漏洞,甚至有些条款在合同中并不明确和具体。这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合同的解释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合同的内容。合同解释的直接目的是正确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合理解决合同纠纷。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合同的解释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第一节是基于当事人之间合理争议的前提一、对合同解释先决条件的不同理解我国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法律没有进一步具体说明“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是什么意思。在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有争议的理解”是指无论何时双方对合同条款有不同的理解,无论这些条款在一般公众眼中是否明确,都应认为双方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理解,并应解释合同的内容。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双方对合同条款有不同的理解,合同条款就不能解释。如果合同条款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是明确的,但只有一方出于自身利益对合同条款作出不同的不当解释,这种情况不应属于需要解释合同的范围。二。确定合同解释先决条件的标准所谓“有争议的理解”应该是指只有当合同的条款和条件从公众的角度看不清楚或不清楚时,才需要解释合同。如果合同的条款和条件是明确的,那只是因为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恰当地理解合同的条款和条件。没有必要解释合同。所谓不清楚或不清楚的合同条款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合同中的条款含糊不清。2.对合同中的一些条款有许多不同的理解。3.合同的内容被省略了,也就是说,合同中没有规定一些重要的条款,这就涉及到合同漏洞的填补。合同的解释不仅仅限于对合同文本的理解,还包括合同内容的填写。第二节合同的解释应优先于法律已经规定的规则。中国的合同法合同解释规则也有相关的直接规定。如果双方对合同的解释有争议,合同的解释首先适用合同法合同解释规则。只有当合同法对解释方法没有明确规定时,才能适用一般解释规则。具体而言,合同法第60条规定,双方应根据本协议充分履行义务,双方应遵循诚信原则,根据本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义务。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如果双方没有就质量、价格或报酬、履行地点等达成协议。或者如果协议不明确,他们可以通过协议来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有关规定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有关合同内容的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按照正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具体标准执行。(二)价格或者报酬不明确的,应当按照订立合同时合同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3)如果履行地不明确,货币需要支付,则应在接收方所在地履行;房地产交付的,应当在房地产所在地履行;其他目标应当在履行义务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予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5)如果履行方式不明确,应以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合同法第62条规定了合同解释的任意性,即当事人可以通过协议排除这些条款的适用。如果双方没有达成特别协议,也没有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双方的意图,则任意性适用于合同的解释。同时,与合同法第125条的规定相比,本条的规定是任意性规定与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之间的关系。按照通常的观点,在选择填补合同漏洞的方法时,应首先适用任意性规则,然后才能适用合同解释的方法。如果法律规定了填补合同漏洞的特殊方法和程序,则应首先采用法律的特殊规定,只有当法律的特殊规定不能用来填补漏洞时,才能适用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第三节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中国所谓的合同解释的一般方法主要是指合同法第125条规定的合同解释方法。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如果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应根据合同中使用的词语、合同的相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来确定条款的真实含义。具体来说,合同的一般解释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合同条款应根据通常的理解进行解释双方对合同条款本身有争议后,他们需要解释这些条款。所谓对合同条款的正常解释,意味着应该按照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的标准来理解它。法官应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能够理解有争议的合同条款的含义,并以此作为解释合同的标准。只有当这种方法不能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时,才能用其他方法进行解释。根据一个通情达理的人的标准,法官既不能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理解来解释合同,也不能根据起草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的理解来解释合同,而应该根据通情达理的人的理解来解释合同。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不仅可以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是在某些领域和行业从事某种特殊行业的人。如果合同的当事人本身是后一种人,法官应该根据在该领域和行业从事特殊交易的通情达理的人的标准来理解该术语的含义。二、解释规则的目的合同的解释应该判断当事人的目的。根据私法自治原则,民事主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表达追求自身目的的意愿,并通过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订立合同的目的是当事人在进行交易时想要达到的目的。合同本身只是双方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解释合同时,应考虑当事人的缔约目的。合同的目的可以分为抽象目的和具体目的。抽象目的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希望合同成立和生效的目的,因为当事人订立合同,其目的总是为了合同成立和生效。如果当事人一开始就追求合同的不成立或无效,与当事人订立合同显然是矛盾的。考虑到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和努力实现合同的目的,如果合同的内容可以被理解为有效或无效,那么通常应当对合同作出有效的解释。合同的特定目的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所追求的特定经济和社会效果。在适用合同目的解释方法时,还应注意的是,在考虑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时,法官应考虑合同双方的目的,而不是合同一方的目的。如果很难确定也称为系统解释法,是指将合同的所有条款和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根据条款和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争议的条款与整个合同的关系以及在合同中的地位等各种因素来确定有争议的合同条款的含义。也就是说,在运用合同的整体解释方法时,有必要综合考虑合同的所有条款以及相关的信笺、电报、广告等材料,以准确理解合同条款的真实含义。整体解释实际上是从整个合同中理解、分析和解释当事人有争议的相关合同的内容和含义。如果合同中的几个条款相互冲突,这些条款应该合并在一起。双方的意图应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合同的目的来考虑。特别是,合同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结合起来审查。每个句子或单词的意思不能孤立地探究,但是句子的上下句中使用的其他单词应该结合起来考察。如果合同由信头、电报甚至备忘录组成,那么在确定条款的含义时,这些材料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整体解释要求对合同的解释不应局限于合同的字面意义,也不应只考虑合同的条款,也不应把合同的词语和短语作为当事人的真实意图,断章取义。也就是说,需要考虑订立合同的过程,综合考虑双方合同的时间、地点和背景,考虑双方所做的各种书面和口头陈述,或者双方已经做出的行为,考虑双方之前的沟通过程和履行过程。具体而言,它包括:1.双方用多种语言签订了同一份合同。即使双方当事人没有具体约定合同文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推定每个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具有相同的含义。2.如果双方在合同中增加特殊条款,特殊条款的效力可能优先于一般条款的效力。如果分包合同规定了总合同的例外和特殊情况,当分包合同条款的含义与总合同条款的含义不一致时,以分包合同条款为准。3.在同一合同文件中,如果印刷条款和手写条款同时存在,并且这些条款相互矛盾,则手写条款应被视为具有优先权。4.特殊列举词与不能完全列举的一般概括词一起使用。泛化词的扩展应被视为只包括与特殊列举事物相同的事物。5.就数量和价格而言,如果资本数字和较低数字共存并相互矛盾,则原则上应确定资本数字的效果优先于较低数字。四.习惯解释的方法习惯是指双方已知或实践的生活和交易习惯。合同本身是一种交易,所以合同的解释可以根据交易习惯进行。然而,这种交易习惯的存在要求当事人首先证明它。五、诚实信用原则的解释方法诚实信用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原则。根据诚信原则解释合同,实际上要求法官作为诚实守信的当事人来判断和理解合同的内容和意义。换句话说,在解释合同的过程中,商业道德和公共道德适用于合同的解释,并且对合同的自由施加必要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原则作为一种解释方法,反映了现代合同法从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第四节合同格式条款解释规则格式条款由一方事先起草,供重复使用。它们不是为某个特定的对应方制定的,而是为某个未指定的对应方制定的。因此,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应有其特殊性。标准条款解释的特殊性表现在:首先,格式术语(1)标准条款的解释不应将每个特定的合同环境或特殊含义的表达作为解释合同的考虑因素,除非双方有特别的协议,因为标准条款是为非特定的人制定的,标准条款应考虑大多数消费者而不是个人消费者的意愿和利益。(2)某些特殊术语的解释应是普通的、普通的、通俗的、日常的和一般的。如果潜在承包商无法理解条款中涉及的术语,则应根据潜在承包商以及平均和合理的理解进行解释。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条款制定者不能声称该条款具有特殊含义。(3)如果消费者对某些术语的理解与术语生产者在长期使用标准术语后制定的术语不同,则解释应以消费者在交易时的理解为基础。二。条款提供者的不利解释中国的0103010第41条采纳了这一观点并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一规定是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