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1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2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3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4页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某物重为3.5N,把它放在盛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为2N,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A一定是2NB一定是3.5NC可能是1.5ND可能是2.5N2 . 正在以10 m/s速度行驶的汽车,当它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全部消失时,它将A速度逐渐减小,最后慢慢停下来B速度逐渐变大,最后匀速直线行驶C立即停下来D仍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 . 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底朝下竖直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瓶静止,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酒瓶静止,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也随着增大D向酒瓶注水的过程中瓶静止,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4 . 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A从瓶中吸饮料B吹气时纸条向上飘C纸和水不会下落D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5 . 下列做法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为了使很重的坦克车不至于陷入泥土中,要安装履带B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可以防止铁轨下陷C刀刃要磨得很薄,切菜才省力D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6 . 一位跳水运动员从他刚接触水面到逐渐浸入水面以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浮力F和水对他的压强p随深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7 . 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时,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对于这个现象,你认为下列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木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则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B如果木块和铁块的质量相同,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C木块上浮到水面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D铁块下沉至水底静止时,铁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铁块的重力8 . 下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树叶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BCD二、多选题9 . 在A、B、C三个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123将甲、乙、丙三个重力分别为G甲、G乙、G丙的实心小球分别在A、B、C的液体中,其中甲球在A中沉入液体底部,乙球在B中恰好悬浮,丙球在C中漂浮在液面上三个球的密度分别为甲、乙、丙,体积关系是V甲V乙V丙,三个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F2、F3三个烧杯里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以下判断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BG甲G乙G丙CF1F2F3Dp1p2p310 .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 4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4NC物体的密度是 2.2510 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5N三、填空题11 . 运动员投掷铁饼,铁饼离手后飞行一段时间,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_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12 . 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则小球的密度为kg/m3;小球静止在A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Pa(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煤油=0.8103kg/m3)13 . 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不同的液体,把两只相同的玩具鸭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缸中,稳定后玩具鸭都漂浮在液体中,如图甲、乙所示甲乙两图中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1和2,液体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F1_F2,1_2,p1_p2,p1_p214 . 小明用矿泉水瓶做了如下一些实验:(1)如图a所示,他用水平力推动矿泉水瓶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的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2)如图b所示,瓶盖侧面有一条条竖纹,其主要作用是_。(3)如图c所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用手推它一下,矿泉水瓶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矿泉水瓶离开手后,会继续运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矿泉水瓶_。(4)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然后马上盖上瓶盖,过一会看到瓶子变瘪了,如图d所示,验证的是_的存在。(5)他在矿泉水瓶中装水,在侧壁扎了三个小孔,观察到如图e所示的现象,验证的是同种液体_,压强越大。15 . 如图所示,(a)是始于我国宋辽时期的倒装壶,它没有壶盖。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水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如图(b),水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装壶”。壶内置中心漏注与梅花孔衔接,水通过中心漏注流入壶内,由中心漏注来控制水面,壶嘴处有同样的隔离装置,倒置时水不致外溢,若外溢则表明水已经装满。同样,将壶正置如图(c)或倾斜倒水时,因壶内中心漏注的上孔高于最高水面,壶底孔也不会漏水。此壶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1)“倒装壶”是根据原理制成的。(2)某同学说:“此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壶嘴处的隔离装置所决定的”,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 _的(选填“合理”或“ 不合理”)。(3)壶中注入适量的水,将壶由图(b)位置倒转到图(c)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的作用,水不会从注水口漏出。16 . 重4.9N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了4N水,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将_(填“漂浮”“悬浮”或“沉入底部”),浮力大小为_N17 .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 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 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 m/s的速度跑开,他_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 m的安全地区(选填“能”或“不能”)四、实验题18 . 在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中,小东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把小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其浸没在水中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逐渐往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发生变化,经检查,弹簧测力计完好。请你猜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写出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_。19 . 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_,通常利用该装置(选填“测量”或“探究”)_液体的压强,当金属盒薄膜受到压强后,其右管内的液面_左管内的液面。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密度”两个实验中,实验测量的物理量_(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中对多种物质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_,“测定物质密度”中多次测量是为了_。五、计算题20 . 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2m2。在容器中装入0.8kg的酒精,酒精深度为0.05m。求:(1)杯底受到酒精的压强p和压力F;(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酒精=0.8103 kg/m3)21 . 如图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2)乙容器中水的质量m乙。(3)若木块甲足够高,在其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h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放入容器乙内。请计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水相等时h的最大值。六、作图题22 . 重10N的小球静止在墙角,画出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3 . 如图所示,用绳子系住小球,靠在墙上,试画出物体受到力的示意图。(_)七、综合题24 .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发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1)频率高于_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_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A. 提出问题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_A. 眼睛 B. 耳朵 C. 鼻子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