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的发展ppt课件_第1页
大众报业的发展ppt课件_第2页
大众报业的发展ppt课件_第3页
大众报业的发展ppt课件_第4页
大众报业的发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三课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大众报业的发展,.,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的发展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本节重点:报刊发展的过程及状况。,.,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中国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887年),.,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1)内因: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获得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不断涌现。(2)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2.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3.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840-1890,从1870起,1873,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1897左右,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形成高潮,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1911以后,民国成立后,与新闻、商情、政论性报刊相比,通俗性报刊受到民众的欢迎。,兴起,.,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展,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Exit,.,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章炳麟,朱执信,Exit,.,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Exit,.,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xit,.,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概括中国古代邸报与近代报纸的主要区别。,前者邸报是手写报纸,形式简陋;以官办为主,主要报道宫廷动态;传播范围及社会影响非常有限。后者以印刷为主,政府和私人均可创办;有专门的采写人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娱乐、科学、文化等领域,文章中的新闻要素比较明显;传播范围非常广泛,阅读群体主要是民众,有广泛的社会性;具备新闻报道、通讯评论、舆论监督、传播知识等基本功能,甚至经常成为宣传政治思想的主要途径,社会影响深远。,友情提示:从形式、主要内容、传播范围、创办人员、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4.通俗性报刊的特点,1、知识性与趣味性2、按类别专门分工3、语言通俗,取材世俗4、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5.通俗性报刊的发展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6.大众报业的影响,(1)近代报刊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时政、时事,激发人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起到了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的作用;(2)满足了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3)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现代报刊,.,Practice,1.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刊()A.戏报B.强学报C.民报D.邸报,2.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出现近代报刊?主要是谁办的?,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3.中国人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