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兴市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54分)一、(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rng)磕绊(k)敷演(f)引吭高歌(hng)B啮噬(ni)惆怅(chng)摭拾(zh)挥斥方遒(qi)C壬戌(x)恪守(g)商榷(qu)面面相觑(q)D颤抖(zhn)熠熠(y)屏窒(bng)瞠目结舌(chng)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布衣之士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表现为如上所说的框复社稷,还表现为带有侠义色彩的解危救难济困,一诺千金。B习近平强调,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熔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很多学者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一人物的。莺莺传是唐传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广泛,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印度总理辛格访华获“不寻常待遇”,引来世界。A原形流传注目B.原型留传瞩目C原形留传瞩目D.原型流传注目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近,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街上公共设施被破坏、金属构件不翼而飞的现象得到了遏制。B李白在拟古这首诗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C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着实令人气愤。D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熟视无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6.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语序正确的一项是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_。说也奇怪,游人都只觉其可喜而不觉其可怖我在别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既大且好的山门神似乎正在捉拿妖魔山门前相当宽广,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门神,硕大而狰狞大概因为知道他们是狰狞于貌而不是狰狞于心他们巨目怒睁,巨臂长伸ABCD7.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灵妙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B辛亥革命党人或浴血战斗,壮烈成仁;或蔑视清廷鹰犬,从容就义。C.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D.在明媚阳光、和煦春风的洗涤下,小鸟唱起了婉转的民歌。8.根据下面的语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甲公司工会致函乙公司工会主席孔虎,邀请他参加甲公司工会委员大会并介绍乙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可开会前夕孔虎病了,为此,他写信给甲公司工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遗憾。B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D因病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9.下列对联所述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C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D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D师不必贤于弟子11.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文句不会断句,疑惑不会解决。13.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二、(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侯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14.下面对于“服饰”的有关内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B在古代社会,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是阶级社会的各等级各阶层的形象代言。C为了强化服饰作为社会精神的外化的功能,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D中国古代服饰的功能大致经历了遮羞敝体等级代言标榜个性等几个阶段。15.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要将审美意识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就能考察到它的原貌。B古代服饰文化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现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外化。C我国各朝各代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通过古代服饰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审美意识的变迁。D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对设计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1618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结,盘绕。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滤、斟。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此,这。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倒计时课件
- 售后服务维修合同书
- 产品设计开发与产品化工具集合
- 时刻和时间课件
- 销售合同标准化模板及要点解读
- 商务谈判策略及方案参考
- 早期殖民扩张
- 草原放牧: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教案
- 早教自行车课件
- 特殊的元宵作文500字14篇
- 2025年新闻记者资格证及新闻写作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培训辅警纪律课件
- 医院总务科制度职责体系
- 2025年河北单招七类考试题库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知识测评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化学学科专业试卷
- 2025四川成都农商银行招聘综合柜员岗4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含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完整版含答案)
- 2025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联通校招测评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