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生态工程,雾霾天气,20世纪末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地方,原始的生态系统几乎丧失,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意味着不断恶化的,幼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球,幼苗可寓为,虽然柔弱,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希望。,生态环境,生态工程,本专题题图寓意?,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工程概念包含的几个内容:,理论基础,生态学和系统学,技术手段,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操作过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终目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生态工程建设的特点是: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讨论:,资料分析,讨论:,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解决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但由于受到西方“石油农业”模式的影响,加上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生态环境意识,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障碍,资料分析2,资料分析二:,“石油农业”,讨论,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2、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3、“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理解: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优点: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缺点: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废物资源化。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3.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模式: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不产生废弃物,没有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稳定发展。,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物质循环,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含义:,特点:,无废弃物农业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种植纯樟子松林松毛虫肆虐一时,樟子松奄奄一息,甚至成为鸟兽了无踪影的不毛之地,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一,缺少松毛虫的天敌。但却有丰富的食物来源。,而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珊瑚礁能保持很高的生物多样性。,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巨大。,2、物种多样性原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由于周边城市、工业和农田的排水中氮、磷的浓度较高,使太湖水体中的水葫芦和藻类疯长,太湖富营养化,过度放牧,3、协调与平衡原理,-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任何环境对生物数量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失横进而引起环境破坏。只有生物与环境保持相对协调平衡,才能形成生物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理论基础:,(2)意义:,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n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变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提示: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棘,耐盐碱力较强的沙枣等植物。,P111资料分析问题讨论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提示:西北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针对公共草地的过度放牧问题,应该实行草地承包,调动个人的管理积极性,减少过度放牧现象;另外,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增加牧草产量。,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意义:改善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例:桑基鱼塘模式,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珊瑚礁“白化”,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例: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练习:分析下列事件用哪种生态工程原理来解释,1)畜牧养殖应注意牲畜量不超过草地承载量2)使用堆肥和沤肥法实现生态农业3)广东大量引种木麻黄作为行道树,一年一种叫吹绵介壳虫的害虫使木麻黄遭受严重破坏,后来从国外引进澳洲瓢虫,已持续发挥了控制害虫的作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4)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整体性原理,5)互利共生的生物:,系统整体性原理,2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系统整理性原理,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D禁止产出污染物,课堂练习,B,C,C,A,5.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课堂练习,D,6.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南通市启东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客服员工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无答案)
- 绿色能源市场前瞻分析
- 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15篇)
- 软件外包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 汉字人课件教学课件
- 汉中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浇筑后的空洞与气泡检测方案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技术标)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论)课件
- 《圆的周长》说课ppt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 第十一章-异常分娩-1产力异常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公司介绍-校园招聘-北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