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8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差异比较,.,2,(2017全国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13题。,.,3,-3-,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D,B,D,.,4,一、区域特征分析例1(2017全国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C,D,D,.,6,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据此判断淮河在洪泽湖以东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B项错。虽然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但仍可通过气温、降水等作为划分指标依据,A项错;秦岭淮河线在江苏段两侧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变化具有过渡性,没有明显的界线。D项错。第(2)题,注意“突出体现”的限定要求。长江作为苏南和苏北的界线,因河流阻隔导致苏南和苏北交通联系不便,故C项错,D项正确。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分异并不显著,故A、B两项错。第(3)题,由“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可推断,多座长江大桥加强了苏南和苏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进而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的融合与拓展,故D项正确。,.,9,2.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定位、分布,即区域的空间位置有什么: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这些地理事象有何突出特征为什么: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如何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如何办:分析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以下图为例,分析说明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10,(1)空间定位:根据图中经纬度,参照标志性地理事物可知,该岛屿地处热带,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是加勒比海上的岛屿。(2)要素提取: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关键地理事象及其特征。如图中标注了经纬度、加勒比海,主要显示了该岛屿的山峰和河流分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山脉横贯东西,南北为狭窄的沿海平原;南部河流少、流程短,北部河流多、流程长。,.,11,(3)推理判断(1)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结合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等(3)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等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4)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区域人口、城市、交通线、工业等的分布。其思路如下。,2020/5/30,.,12,.,13,如图中所示岛屿,根据图示信息可以进行如下推断。气候:经纬度地处东北信风带中部山脉北侧因地处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山脉南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水系:山脉北侧地形比较开阔,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流程长,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山脉南侧地形比较狭窄,河流短小流急,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14,(4)综合运用:运用人地关系原理评价这些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上图所示岛屿北部土层深厚,水热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甘蔗、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部山脉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南部地处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该岛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沿海平原农业比较发达,邻近世界主要航线,海运便利,是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区。,.,15,二、区域差异比较例2(2017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A.B.C.D.,B,.,17,(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A.B.C.D.,A,.,18,归纳提升1.区域差异分析的线索(1)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2)按照“遵地之规、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19,2.区域差异比较的类型(1)位置、轮廓相似的地理事物相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和台湾岛纬度位置(回归线穿过)接近,轮廓相似,可对比两岛半球差异、气候差异等。(2)两区域气候、地形等地理要素比较。如刚果河和亚马孙河两大河流水文特征及综合利用比较,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南纬20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差异比较,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与非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及成因比较,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地形比较等。,2020/5/30,.,20,(3)区域经济特征比较。如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对比;我国东北与美国中部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比较;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在东南部的原因比较。(4)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面临问题的比较。如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比较等。,.,21,(2016北京卷)(36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2,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10分)(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8分),.,23,答案:(1)春季。(2分)位于亚热带北部,(2分)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2分)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分)(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分)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2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分)灌溉,抗旱,(2分)蓄洪,排涝。(2分)(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2分)扩大对外联系;(2分)缩短距离,节约时间;(2分)带动相关产业;(2分)增加就业。(2分)(4)政策和技术支持;(2分)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2分)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2分)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2分),.,24,解析:第(1)题,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第(2)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中医医院、普定县妇幼保健院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酒精测试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科学思维-应急预案
- 总包方测量施工方案
- 斜撑钢管割除施工方案
- 采矿权出让合同
- 慈善资本合同
-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的建立教学设计中职基础课-中国历史(全一册)-高教版-(历史)-60
- 2025年地热能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能源利用报告
- 酒厂防静电系统施工方案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包覆拉拔法制备铜包铝、铜包钢双金属导线的多维度探究与展望
-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课件
- 茶叶农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六单元《19 香港璀璨的明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分类与整 理 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试题及答案(采煤部分)
- 油田冬季八防安全经验分享
- 多模式数据融合在金融预测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