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课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课二. 知识分析:1. 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配平方法(1)零化合价法型参加的反应例1:分析:配平时先设A和B的化合价为“零价” 得 配平时最终结果:1,28,2,3,28,8例2:分析: 得 配平时最终结果:14,1,20,28,2,3(2)整体配平法型离子参加的反应例3:分析:配平时将中3个看作一个整体参与反应 失 得 配平时最终结果:5,1,48,15,1,24(3)凑数法:例4:分析:配平时,先将的系数定为1,则就为,也为1,再根据O原子守恒,为。最后方程式的两边,则最后结果为:4,2,4,1(4)表观化合价法有机物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例5:分析:在有机物中,一般来说,H为价,O为价 失 得 最后配平结果:5,4,6,5,4,2,6(5)特殊反应的特殊方法:例6:分析: 无变价 I: 得 I: 失在配平和前面系数时,由于K、O数目相互影响的原因,不方便配平。可以设 ,则有最后的配平结果:3,1,5,6,32. 氧化还原反应的传递关系氧化剂(A)+还原剂(B)=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例7:(上海高考)根据下列反应:, 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 B. C. D. 分析:因为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第一个反应中;第二个反应;第三个反应,综上,还原性顺序3. 氧化还原反应的变化规律(1)邻位转化规律:当氧化剂为弱的氧化剂,以及不足量的氧化剂时,还原剂只变成其相邻价态的化合物。(还原剂同前)如: (2)跳位转化规律:当氧化剂为强氧化剂或过量的氧化剂时,还原剂变成比其相邻价态更高的化合物。如和浓反应:(3)互不换位规律: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可被浓干燥而不反应。和不反应。(4)两边转向规律: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当遇到了更强的氧化剂时它作还原剂,遇到更强的还原剂时它作氧化剂。如: 例8:(全国)浓度为0.05mol/L恰好与浓度为0.02mol/L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B. C. D. 0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原则。设还原产物中Cr为价,则:例9:(全国)38.4gCu和适量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S.P.T),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B. C. D. 分析:HNO3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有两个:(1)成盐而生成;(2)氧化剂作用。对于生成的22.4mL气体(S.P.T)不知是NO还是NO2,但这并没有关系,因为根据N原子守恒有:(气体) 选C。【模拟试题】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 2. 3. 4. 5. 从下面的变化过程,推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2)(3)(4)(5)A. B. C. D. 6. 反应(未配平)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亲情话题的课件
- 亲子阅读汇报课件
- 公司考勤管理培训课件
- 少儿才艺比赛策划书
- 物业综合经理工作总结
- 美术室规章制度
- 研究生个人年终总结报告
- 行政人事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表情丰富的脸》课件
- 《虽有嘉肴》课件
- 基于图像生成对抗网络的加密技术研究-洞察阐释
- 2024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土方公司挂靠协议书
- 我的教育故事:高中数学老师
- 小学生电信防诈课件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防触电及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DB31-T 1540-2025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