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树脂.ppt_第1页
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树脂.ppt_第2页
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树脂.ppt_第3页
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树脂.ppt_第4页
复合材料聚酰亚胺树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8.1概论,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聚酰亚胺树脂(PI)可分成缩聚型、加成型和热塑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8.1.1PI性能(1)热稳定性:全芳香聚酰亚胺开始分解温度在500左右。由联苯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达到600。(2)可耐极低温度:在-269的液态氨中仍不会脆裂。(3)很好的机械性能:未填充塑料的抗张强度都在100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的薄膜(Kapton)为170MPa,而联苯型聚酰亚胺(UpilexS)达到400MPa。(4)溶解性: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稀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不耐水解,可以用这一特点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例如对于(Kapton)薄膜,其回收率可达8090。,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5)热膨胀系数:210-5310-5/,联苯型可达10-6/,个别品种可达10-7/。(6)耐辐射性能:其薄膜在5109rad剂量辐照后,强度仍保持86,一种PI纤维经11010rad快电子辐照后其强度保持率为90。(7)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3.4左右,引入氟、或将空气以纳米尺寸分散在聚酰亚胺中,介电常数可降到2.5左右。介电损耗为10-3,介电强度为100300kV/mm,体积电阻为1017cm。(8)自熄性聚合物,发烟率低。(9)极高的真空下放气量很少。(10)无毒,可用来制造餐具和医用器具,并经得起数千次消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例如,在血液相容性试验中为非溶血性,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为无毒。,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PI能在250以上长期使用,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6,作为结构复合材料基体的缺点:1、交联密度高、分子链刚性大的PI固有的脆性,导致了复合材料耐损伤性差以及热冲击时基体树脂易开裂,这种开裂则使吸湿性增加以及冷热交替时易变形;2、可加工性差,加工一般需要在高温(250300)下进行,缩聚型PI还需要较高的压力。,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7,8.1.2PI合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在聚合过程中,或在大分子反应中形成酰亚胺环;第二类:以含有酰亚胺环的单体聚合成聚酰亚胺。1聚合过程中或在大分子反应中形成酰亚胺(1)由二酐和二胺反应生成PI,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8,反应分为两步:1、将二酐和二胺在非质子极性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四氢呋喃和甲醇混合溶剂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获得聚酰胺酸溶液(PAA);2、去除溶剂后,再经高温处理形成PI。也可用化学脱水剂,一般用乙酸酐为脱水剂,叔胺类(吡啶、三乙胺等)为催化剂,在室温下酰亚胺化。,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9,(2)由四元酸和二元胺反应生成PI,在高沸点溶剂中进行,先由四酸和二胺形成盐,高温下脱水形成聚酰亚胺,也可以是四酸在高温下,如150以上脱水成酐,再与二胺反应。芳香四酸通常在100以上就会脱水成酐,所以当以四酸为原料时,应保证四酸中没有二酐,也没有水分,否则会由于四酸和二胺达不到等摩尔比而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0,(3)由四酸的二元酯和二胺反应获得聚酰亚胺,先将二酐在醇中回流酯化,得到二酸二酯,冷却后加入二胺和第三组分,例如二元酸的单酯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或降冰片烯二酸单酯作为进一步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然后将所获得的反应物溶液作为浸渍料,涂覆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上,经过热处理后再热压成型,制成以热塑性或热固性P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1,(4)由二酐和二异氰酸酯反应获得聚酰亚胺,优点:是不产生水分,只产生二氧化碳。但由于异氰酸酯十分活泼,可以发生许多副反应,如二聚、三聚成环,还可以通过C=N双键聚合形成尼龙。异氰酸酯和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容易发生水解,使纯度降低。,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2,(5)邻位二碘代芳香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在钯催化下与二胺反应转化为酰亚胺,特点:收率高,副反应少。为了得到高分子量,应使产生的聚合物保持在溶液中使分子量继续得到增长。,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3,(6)由酯基或酰胺基的邻位碘代物在钯催化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得到聚酰亚胺,得不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原因之一是脱出的醇或胺仍可以与钯配合物作用产生邻位二酯或二酰胺。,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4,(7)由二酐的二氰基甲叉衍生物与二胺在低温下反应生成聚酰亚胺,反应放出丙二腈,以均苯二酐的衍生物与二苯醚二胺在NMP中反应,室温下24h,获得酰亚胺化达75的均相溶液,继续放置则析出沉淀。固态下120经20h酰亚胺化可基本完成。,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5,2用带酰亚胺环的单体缩聚获得PI(1)以双卤代酞酰亚胺或双硝基酞酰亚胺和双酚或双硫酚的碱金属化合物间的亲核取代聚合合成聚酰亚胺(2)用酰亚胺交换反应获得聚酰亚胺以均苯四酰亚胺在极性溶剂中和二胺反应,室温下可得聚酰胺酰胺,加热脱氨得聚酰亚胺。有人采用R=-OCOEt这种较为活泼的基团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3)由带酰亚胺环的二卤化物与二硼酸化合物在钯催化剂作用下缩聚得到聚酰亚胺为了增加溶解度,R为烷基。反应在回流条件下48h完成。,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6,(4)由四酰二亚胺的碱金属化合物和二卤代物反应获得PI,当X为H时反应在碳酸钾和叔胺催化下进行,催化剂对收率的影响有下列关系:三乙胺三正丁胺吡啶碳酸钾。当X为K时反应速度和收率都可得到提高。,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7,8.1.3聚酰胺酸的合成和酰亚胺化由二酐和二胺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先形成聚酰胺酸,然后再用热或化学方法脱水成环,转化为聚酰亚胺。,图8-2二酐和二胺合成聚酰亚胺的主要反应,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8,1.PAA合成为了保证获得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1)应将反应器和溶剂干燥,酐最好使用刚脱过水的二酐。(2)加料顺序:反应时应将二酐以固态加入二胺的溶液中,必要时还要外加冷却(反应温度在低于室温)。,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19,2.二酐和二胺的活性形成聚酰胺酸的反应是可逆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决定于胺的碱性或给电性以及二酐的亲电性。而对于不同的二胺其反应能力则可相差105倍,所以带有吸电子基团,如-CO-、-SO2-、炔基及含氟基团的二胺,尤其当这些基团处于氨基的邻、对位时,在通常的低温溶液缩聚中难以获得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对于二酐,其羰基的电子亲和性(EA)越大,酐的电子接受能力越大,酰化速度也越高。,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0,8.1.4聚酰胺酸的热环化1酰亚胺化程度的确定红外光谱:1780cm-3和1380cm-3是确定酰亚胺化程度的最常使用的波数。其他方法:环化的热效应,介电损耗和机械损耗、核磁共振等。测定环化时放出的水分和滴定尚未环化的羧基的方法。,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1,8.2缩聚型聚酰亚胺树脂,主要原料:芳香二酐和芳香二胺。A:二酐和二胺室温下在极性溶剂(如DMF、DMAc或NMP)中反应,生成可溶的聚酰胺酸预聚物。B:通过加热或化学处理完成环化。,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2,8.3加聚型聚酰亚胺,加聚型PI:端基带有不饱和基团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亚胺,如双马来酰亚胺(BMI)、降冰片烯(NA、MNA)封端酰亚胺、乙炔封端酰亚胺等。成型加工时通过不饱和端基进行固化,固化过程中没有挥发性物质放出,有利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3,8.3.1BMI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湿热、模量高、吸湿率低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良特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4,制备:以马来酸酐和二元胺为主要原料,经缩聚反应得到:,BMI树脂具有与EP类似的加工性能,而其耐热性和耐辐射性优于EP,也克服了缩聚型聚酰亚胺树脂成型温度高成型压力大的缺点。,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5,1.BMI单体的性能状态:BMI单体一般为结晶固体,芳香族BMI具有较高的熔点,脂肪族BMI具有较低的熔点。溶解性:大部分BMI单体不溶于丙酮、乙醇等有机溶剂,只能溶于强极性的DMF、NMP等溶剂。BMI单体可通过其分子双键端基与二元胺、酰胺、酰肼、巯基、氰脲酸和羟基等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也可以与EP、含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如烯丙基、乙烯基类化合物)反应;在催化剂或热作用下也可以发生自聚反应。,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6,2.BMI固化物的性能BMI树脂的固化产物是不溶不熔的,刚性和脆性较大。具有相当高的密度(1.351.4g/cm3),Tg为250300,断裂延伸率低于2%,BMI树脂的吸湿率与环氧树脂相当(质量分数为45%),吸湿饱和比环氧树脂快。,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7,(1)BMI可均聚也可与各种单体(乙烯基化合物、烯丙基化合物及苯乙烯类化合物)以游离基机理进行共聚,还可进行阴离子聚合。(2)BMI树脂可与双烯进行Diels-Alder反应,与烯丙基型烯烃的双键进行ene-反应,与伯胺、仲胺及C-H酸性化合物在碱存在下的Michael-加成反应,同氰酸酯、异氰酸酯和环氧化合物的加成反应等。许多反应研制出大量以BMI为基体的树脂商品。(3)BMI的均聚物太脆,用处有限,必须加入活性稀释剂和共聚单体等以提高固化树脂的韧性及改善树脂的加工性能。,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8,3BMI树脂的合成以二甲基甲酰胺(DMF)强极性溶剂为反应介质,以乙酸钠为催化剂,乙酸酐为水吸收剂,在90左右进行脱水反应。其特点是中间产物双马来酰亚胺酸(BMIA)溶于溶剂中,反应体系始终处于均相,有利于反应进行;但溶剂毒性大,价格高。以丙酮为溶剂,乙酸镍为催化剂,乙酸酐为脱水剂,在回流条件下进行。其特点是中间产物BMIA从溶剂中成固体析出,反应不易均匀;但催化剂选择性好,副产物少,溶剂价格便宜,毒性低。不加催化剂,采用热脱水闭环法,用强极性高沸点溶剂,如DMF,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它的特点是成本低、三废排放少。,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29,4BMI树脂的改性研究方向:增韧,目标是更优的耐湿热性能和复合材料的冲后压缩性能,以及具有好的可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期。各种改性剂改性后的BMI树脂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应用要求。主要的改性方法有如下几种:用烯丙基化合物共聚改性;用芳香二胺化合物扩链改性;用环氧树脂改性;用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用氰酸酯树脂改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0,(1)烯丙基化合物共聚改性BMI烯丙基化合物与BMI单体的预聚物稳定、易溶、粘附性好、固化物坚韧、耐湿热,并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适合用作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马来酰亚胺环的双键与烯丙基在较低温度下首先进行烯加成反应生成1:1中间体,而后在较高温度下马来酰亚胺环中的双键与中间体进行Diels-Alder加成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生成高度交联的韧性树脂。,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1,O,O-二烯丙基双酚A(DABPA),,DABPA在常温下是棕红色液体,粘度为1220PaS。用DABPA与BMI共聚,预聚体可溶于丙酮,预聚体的软化点比较低(2030),其预浸料有较好的粘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2,许多烯丙基化合物可用来改性BMI,二烯丙基双酚S、二烯丙基双酚F、烯丙基芳烷基酚、烯丙基醚酮树脂、烯丙基酚环氧树脂、烯丙基线型酚醛树脂和N烯丙基芳胺等。DABPA改性BMI树脂由于异丙基使其热氧稳定性较差,在高温下易分解而使其耐热性降低。采用二烯丙基双酚S改性BMI,改性后的树脂软化点较低,但溶解性较差,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3,芳烷基酚树脂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艺性,在芳烷基酚树脂上引入烯丙基基团,用于改性BMI树脂。为改善BMI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和黏结能力,可采用含有较多-OH的烯丙基酚环氧树脂(AE)对BMI进行改性,克服了一般DABPA改性BMI体系制备的预浸料软而不黏的不足。另外,BMI/AE树脂的软化点低、常温下贮存稳定性好,其预浸料也表现出优良的室温下黏性,延长了贮存期。,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4,(2)用芳香二胺化合物改性BMI。BMI单体可与二元胺发生共聚反应:,A:BMI与二元胺进行Miachael加成反应,生成线型聚合物;B:BMI中的双键进行自由基型固化反应,并形成网络结构,Miachael加成反应后形成的线型聚合物中的仲胺基还可以与聚合物上其余的双键进行加成反应。此反应为扩链加成反应,扩链增大BMI树脂双键间的距离,减小了交联密度,提高了韧性,也改善了树脂的溶解性和固化工艺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5,(3)环氧树脂改性BMI环氧树脂主要用于改性BMI体系的工艺性和增强材料之间的界面黏结性,同时也明显改善BMI树脂体系的韧性。环氧树脂本身很难与BMI单体反应,改善BMI体系韧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6,同时加入二元胺和EP:BMI和EP通过与二元胺的加成反应而发生共聚,共聚反应的最终结果除形成交联网络外,BMI也被部分二元胺和环氧链节“扩链”,因而BMI体系的韧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环氧树脂与BMI的反应在一般条件下不易进行,因此,环氧树脂、BMI通过与二元胺(DDM或DDS)的加成反应进行共聚。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预聚物易溶于丙酮,预聚物具有良好的黏性和成型工艺性。,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7,合成具有环氧基团的BMI(内扩链)。通过延长BMI分子中两个马来酰亚胺(MI)间R链的间距,并适当增大链的自旋和柔韧性,以达到降低固化物交联密度、减少链的刚性、改善树脂韧性的目的。,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8,(4)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BMI用耐高温的热塑性树脂(TP)改性BMI树脂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同时不会降低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增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热塑性树脂的主链结构、分子量、颗粒大小、端基结构、含量以及所用溶剂的种类和成型工艺等。用于BMI增韧的TP应满足以下要求。TP应具有良好的韧性。改性树脂的韧性与TP的韧性成正向关系,TP韧性越高,改性树脂的韧性也会相应提高。TP的韧性顺序:聚砜(PS)聚醚砜(PES)氟聚酰亚胺(6FPI)。TP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当温度接近Tg时,改性树脂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选择具有高Tg的TP来保证改性树脂在高温下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39,TP与BMI具有相容性。TP要具有活性端基。活性端基能更好地发挥出TP对BMI增韧作用。TP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分子量太低,增韧作用不明显,太高,工艺性差。一般选择在11043104范围内。在较低分子量情况下,改性树脂的韧性随着TP分子量增加而增加。TP的含量。TP的加入会降低树脂的弯曲强度,不易加入过多。在BMI/TP体系中,TP贯穿于BMI交联体系中形成半互穿网络,随TP在体系中含量变化,固化树脂的相形态结构略有不同。,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0,常用的TP树脂主要有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海因(PH)、改性聚醚酮(PEK-C)、改性聚醚砜(PES-C)和聚苯并咪唑(PBI)等。其中PBI是一种热塑性的芳杂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Tg为430,经500处理后可以达到480。,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1,(5)氰酸酯树脂改性BMI氰酸酯树脂是一类带有-OCN官能团的树脂,其固化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优异的介电性能。氰酸酯树脂性能介于环氧和BMI体系之间,兼有环氧树脂优异的工艺性能和BMI树脂的耐热性能,同时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优良,吸水率很低。氰酸酯改性BMI可在保持BMI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基础上,提高复合体系的韧性,同时改善体系介电性能及降低吸水率等。BMI和氰酸酯树脂的共聚物(BT)树脂在高性能印刷电路板中有着很好的应用。,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2,氰酸酯改性BMI树脂的机理有两种:一种机理认为是BMI和氰酸酯共聚,另一种机理认为BMI与氰酸酯形成互穿网络而达到增韧改性效果。日本Mitsubishi推出的BT树脂是通过烯烃取代CE改性BMI而取得的。通过烯烃取代的CE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三聚反应,形成耐热性能、介电性能好的三嗪环,然后柔性的烯丙基或丙烯基与BMI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的共聚树脂耐热性、柔韧性更好。将三嗪环和烯丙基同时引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中,基本上保持BMI树脂的耐热性,而且改善其柔韧性和电气性能。,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3,(6)橡胶改性双马来酰亚胺在BMI树脂中添加少量带活性端基的橡胶,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橡胶在树脂固化过程中析出成为分散相,形成硬连续相-软分散体系,达到增韧的目的。这种方法导致体系耐热性损失过大。BMI树脂采用液体橡胶作为第二相增韧。报道用的液体橡胶有端羧基丁腈(CTBN)、端烯基丁腈(VTAB)、端氨基丁腈(ATBN)和有机硅烷,适当加入橡胶可改善BMI树脂的冲击强度、断裂性能和断裂伸长率。,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4,5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应用BMI耐热性优于EP。而经改性的BMI工艺性能可与环氧相当,特别是双马来酰亚胺材料的耐湿热性能优异,可用BMI树脂作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而代替或部分代替EP。将改性BMI材料用在航天飞机上,其重量比合金轻6.0%左右。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BMI具有阻燃、耐高温、低毒特性,经改性的BMI加工性亦好。它们可做成蜂窝结构的平板材料,用于飞机地板、隔离墙、盥洗室材料、排气系统管子等部件。与碳纤维复合,用于军用机或民用机或宇航器件承力或非承力结构件,如机翼蒙支、尾翼、垂尾、飞机机身和骨架等。双马来酰亚胺在航空工业中的最初应用之一为Rolls-Royce公司制造RB-162发动机,其压缩机壳、转子翼片及定子翼轮都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双马来酞亚胺制造。这些部件可以在240使用。,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5,电子电器方面的应用:BMI有显著的耐湿耐热性能,尺寸稳定性高,热膨胀系数低,其树脂有希望代替环氧树脂制造多层结构线路板,也可以作高温浸渍漆、层压板、模压塑料等用于电器的绝缘。耐摩擦和磨损材料:用作金刚石砂轮、重负荷砂轮、刹车片等高温粘合剂。可用作热绝缘材料(防热)、外层涂料等。,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6,6.BMI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新BMI材料的开发;BMI材料改性;BMI材料应用研究。,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7,8.3.2降冰片烯封端聚酰亚胺树脂PMR型树脂是芳香二胺、芳香四酸的二烷基酯和纳迪克二酸的单烷基酯的甲醇或乙醇溶液。该溶液可直接用于浸渍增强材料,加热使其发生亚胺化反应后制得预浸料,再经加热加压固化得到复合材料。PMR型聚酰亚胺树脂的特点是: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低黏度单体;使用低沸点溶剂;亚胺化反应在固化之前完成,固化时有极少的挥发物产生。用它可以制造出孔隙率小于1%的复合材料。,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8,PMR-15优点:具有相对容易的成型工艺、热氧化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良和高温强度保持率高(288316)等,PMR15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制备厚、复杂构件时树脂流动性不足;在成型时有可能会形成裂纹;原料(MDA)的毒性较大,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在317以上热氧化性能较差。,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49,1PMR型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PMR-15:纳迪克二酸单甲酯(NE)、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MDA)和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甲酯(BTDE)。物料比:NE:MDA:BTDE=2.000:3.087:2.087时,得到的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故称之为PMR-15。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所得到的预聚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同。在固化前使亚胺化反应完全,以防在最后固化时产生挥发分,从而可制备密实的复合材料,但亚胺化PMR树脂不溶于低沸点溶剂。,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0,反应方程式如下:,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1,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2,2PMR的性能物理性能通过调节预聚物的分子量,改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热氧化稳定性以及加工性能等。随着预聚物分子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层间断裂韧性增加,热氧化稳定性提高。此外预聚物的分子量对其熔体粘度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最终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氧化稳定性。随着PMR-15预聚物分子量的增加,固化后聚合物的交联密度下降,封端剂含量下降,所以热氧化稳定性提高。,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3,PMR的流变性能PMR熔体流变曲线,LaRC-RP46比PMR-15的凝胶温度高。,PMR的流变性能曲线(ldyne/cm2=0.1Pa)G-贮存模量;G-损耗模量,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4,PMR耐热性能PMR-15主要是作为耐高温的结构和次结构材料使用,高温下的热氧化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下图是PMR15在不同温度下热老化后的质量损失百分率。在316下热老化1000h后,PMR15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仍小于10%(质量分数),但在371下热老化200h后,其质量损失已达20%(质量分数)。其长期使用温度应低于316。,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5,图8-5不同温度热老化PMR-15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曲线,第8章聚酰亚胺树脂,56,8.3.3乙炔封端PI含炔基树脂如聚芳基乙炔树脂、含硅芳炔树脂、炔基聚酰亚胺、乙炔基封端的聚苯基喹噁啉、聚芳砜、聚醚、聚苯并噁唑、聚苯并咪唑、聚苯并咪唑喹啉等树脂。主要特点:预聚物呈液态或易溶、易熔的固态,便于复合材料成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