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绪论_第1页
环境卫生绪论_第2页
环境卫生绪论_第3页
环境卫生绪论_第4页
环境卫生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environmentalhealth),研究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和生活环境(livingenvironment)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卫生学依据,并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的对策,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环境卫生学的核心内容,-环境的健康效应,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环境,人群健康,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气、水、土,住宅设计、微小气候室内空气污染等,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发生年月事件地点主要污染物患病人数死亡人数,1930.12马斯河谷比利时马SO2、氟化物、600060,烟雾事件斯河谷粉尘,1940.10多诺拉烟美国多诺SO2、金属粉尘600020,雾事件拉城,1952.12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伦敦SO2、烟尘4000,1943洛杉矶光化学美国洛杉矶O3、PANs,烟雾事件,1955痛痛病日本富山县Cd258128,1953水俣病日本水俣湾甲基汞2000,1968.6米糠油事件日本爱知县多氯联苯(PCB)168430,1960四日市哮喘日本四日市SO2、烟尘、石800,油化工废气,现代文明病,空调综合症(air-conditionsyndrome),搬迁新居综合症(newbuildingsyndrome),化妆美容病(diseaseinducedbycosmetics),电热毯性流产(abortioninducedbygalvanothermyblanket),(moderncivilizationdisease),酷吗?,三、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1、物理因素(physicalfactors),微小气候(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噪声电磁辐射(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2、化学因素(chemicalfactors),各种有机和无机物,大气-SO2、NOx、CO、IP等,水体-重金属、酚、氰、农药等,3、生物因素(biologicalfactors),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电磁辐射,手机煮鸡蛋实验(通话65分钟),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状保持不变。,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SO2+H2OH2SO3,汞,水中微生物,甲基汞,NOX+HC,光化学烟雾,紫外线,四、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的基础研究,我国环境卫生学研究经历的阶段,50年代初围绕生物因素的研究,单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监测、调查,环境与健康相结合的宏观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宏观人群与微观实验室相结合的调查研究,分子毒理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整体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基因水平,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作用方式-,单因素独立作用,多因素联合作用,作用范围-,局部作用,,作用时间-,早期危害(急性),,远期效应(慢性),作用生物标志物-体内产生的由污染物引起的细(biologicalmarker)胞、生化和生物分子的改变,全身毒性,接触生物标志物(biomarkerofexposure)-体内可测到的外来物及其代谢产物,或外来物与靶分子的结合产物。效应生物标志物(biomarkerofeffect)-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ofsusceptibility)-机体对某环境因子反应能力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指标。,3.研制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反映污染物暴露水平的监测仪器和检测方法,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技术,用分子毒理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提高环境与健康的研究水平,4.为环境卫生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某污染物动物实验资料,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卫生基准,卫生标准,五、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1、环境监测,水、气监测-70年代起,对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渤海、黄海等水系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监测。对100多个城市的大气进行了监测。,参加联合国全球监测系统(1979年起),大气监测-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广州,水质监测-长江(武汉)、黄河(济南)、珠江(高要)太湖(无锡),生物材料监测-北京居民体内铅、镉、有机氯蓄积量,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南京空气质量日报,8月18日空气污染指数:102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指标污染分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可吸入颗粒物102,二氧化硫29,二氧化氮28,2、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大气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云南省宣威县室内空气污染与肺癌的病因研究,松花江甲基汞污染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贵州省煤烟型地方性氟中毒的研究,3、环境毒理学研究,4、城乡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城市普遍采用集中式供水,能供给安全卫生饮用水。农村到199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