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1页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2页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3页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4页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保资证甲字第135号水利行业(城市防洪)甲级: 4500128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2010年10月 项目名称: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委托单位: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编制资质:水保资证甲字第135号设计证书:水利行业(城市防洪)甲级: 4500128法人代表: 覃锡武批 准: 覃锡武项目负责人:李栋方案编写人员组成表姓 名上岗证书编号签名批准覃锡武核 定蔡新荫甲级证水字4168号审 查向海涛甲级证水字4172号校 核李 栋甲级证水字4184号编 写孙顺蒂甲级证水字3154号陈 松甲级证水字4183号韩启寅甲级证水字4181号目 录1 综合说明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61.3防治责任范围6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6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71.6水土保持监测8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81.8结论与建议8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13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132.2编制依据13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182.4指导思想182.5编制原则18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193 项目概况203.1基本情况203.2项目组成及布置243.3厂区竖向及管线布置293.4拟建项目生产原料303.5 供热规模及范围303.6生产工艺313.7工程占地383.8土石方平衡383.9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413.10移民(拆迁)安置513.11投资及进度安排514 项目区概况534.1自然环境534.2社会经济概况584.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604.4项目区水土流失敏感点分析634.5同类项目水土保持经验65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69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695.2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评价715.3推荐厂址的合理性评价775.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投资805.5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845.6结论性意见与建议866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896.1防治责任范围89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907 水土流失预测927.1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927.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927.3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及单元937.4水土流失预测时段947.5水土流失预测的内容和方法957.6预测结论及综合分析108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11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确定1118.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12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1128.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1158.5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1348.6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1389 水土保持监测1419.1监测时段1419.2监测区域与监测点位1419.3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1429.4监测工作量1439.5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14510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4710.1投资估算编制的原则、依据和方法14710.2水土保持投资概述15110.3防治效果预测15910.4水土保持损益分析16311 实施保障措施16711.1组织领导与管理16711.2后续设计168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标、投标168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16911.5水土保持监测17011.6施工管理17011.7检查与验收17011.8资金来源与使用管理17112 结论及建议17312.1总体结论17312.2建议175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关于印发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的函附件3 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广东国电肇庆大旺“上大压小”新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附件4 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灰、渣、石膏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委托意向协议附件5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项目石灰石粉采购协议附件6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项目石膏供应协议附件7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液氨供应协议附件8 广东省航道局关于同意在北江下游大旺河段兴建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专用码头的复函附件9 投资估算附表附件10 附图附图1 厂址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区水系图附图3 电厂总体规划图附图4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 厂址二)附图5 厂区竖向及管线规划示意图附图6 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平面规划图附图7 厂址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附图8 厂址区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图9 贮灰场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措施布局图附图10 贮灰场堆灰剖面设计图附图11 剥离表土防护设计图附图12 厂区主干道及次干道绿化措施设计图附图13 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典型设计图附图14厂外运灰道路及贮灰场植物措施设计图附图15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iv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1 综合说明广东省政府于2001年底批准设立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于2004年7月正式把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确定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点工业园区和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随着开发区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区内现有工业用热企业迅速增加,用热负荷也会相应的增长。作为基础配套设施,很有必要加快建设一个燃煤的热电厂,以便集中供热,降低热、电成本,减少分散建小锅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相关工业项目的投产。根据当地热负荷和电负荷需求,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拟在开发区投资建设2台300MW级(2350MW)国产亚临界燃煤热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和热网工程,并形成800吨/小时的供热能力,以满足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供热范围内各用户工业热负荷需要,项目属于环保、高效、大型发电供热(包括用蒸汽制冷、供热)两用电站,项目的建设可使开发区达到投资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小的效果,对开发区的发展有战略性的意义。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项目概况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东北部,为“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本期工程容量按2300MW级(2350MW)亚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考虑,并预留容量为2600MW机组的扩建场地,公共系统分期建设。本期工程建设内容:厂区建设区(主厂房、220kV屋外配电装置、冷却塔、脱硫设施、圆煤仓及附属设施、净水站、化水站、制氢站、污水处理站、检修间及仓库、液氨站等)、施工生产生活区、厂外运灰道路区、补给水管线、输煤栈桥、贮灰场、码头等,在厂区南面规划有两个出入口。供热范围为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用热企业,预计本项目年供热量2011年为891万吉焦/年,2020年为1531万吉焦/年。本项目需要修建的供热管线起点从除氧间出来,经主厂房A排一侧通过管架由厂区的西面引出厂区围墙外1m,长度为550m,与厂外供热管网相接,场外供热管线由高新区统一规划。本工程两机共用一条母管,从主厂房A排出来,在A排前沿着形热网管架至厂区围墙外1m处,与厂外供热管网相接,厂外供热管线由开发区统一规划,厂内供热管线长550m。厂区采用平坡式竖向布置;工业用水取自紧临厂区的北江,设取水泵房1座(收购现有泵房),设2根补水管线,长1160m,生活用水由开发区城市自来水管网统一供给;排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雨水由雨水泵抽到厂外西南侧开发区主干道旁的规划预留市政排水接口。电厂年耗煤189.42万吨,采用内蒙古伊泰煤,以船运至码头,码头建设规划为7个1000吨散货泊位,本期建设3个1000吨级的泊位(结构按2000吨级预留),远期预留4个1000t级泊位,上岸后通过输煤栈桥输送,长740m,设封闭式贮煤场两座;除灰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干式除渣、正压气力输灰方案,年排灰渣30.19万吨、石膏5.16万吨,灰渣全部综合利用,事故灰场为距厂区14km的山谷型灰场,需新建3km的运灰道路。贮灰场堆灰面标高为55.0m时,占地约1.3104m2,容积约16104m3,可供2350MW机组贮灰约6个月,并留有扩建余地。堆灰至约100m高程,容积约210104m3,可供2350MW机组贮灰约6.8年。本期工程总占地面积61.26hm2(永久占地59.01hm2,临时占地2.25hm2)。土石方开挖总量19.74万m3,回填总量23.35万m3,调入2.29万m3,调出2.29万m3,借方3.61万m3,无弃方,借方主要来致厂区北侧排渠开挖,不设取土场和弃渣场。项目区场地平坦,不涉及拆迁安置。电厂室外地坪标高拟定为6.20m,厂区主要建(构)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标高为6.50m。本工程静态投资272002万元,动态投资288306万元,土建投资59587万元,投资单位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深圳市粤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7:3。工程计划2011年2月开始施工准备,2011年5月开工,2012年1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2012年12月第二台机组投产,总工期23个月。(3)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场地开阔平坦、地势低洼,厂区码头区为河流一级阶地冲积平原、河漫滩和河床,厂址自然地面高程在5.07.0m(珠基高程,下同)之间,现状用地大部分为荒草地。贮灰场周边为丘陵地貌,标高在40.0180.0m之间,大部分为林地。厂址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821.2mm,多年平均气温21.2,多年平均风速1.8m/s,实测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22.0m/s,主导风向以北偏东和东南风为主。全年静风频率28%。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和砖红壤,植被类型属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整个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约86,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项目区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3)本方案设计深度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项目区濒临北江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国家一级标准。本工程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扰动土地整治率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率27%。(4)主体工程设计进展情况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为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该可研报告审查会于2008年5月27日至28日在广州市召开,并形成审查会议纪要,会议纪要中推荐厂址一的建设方案。由于厂址一所处场地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域内,无法建设电厂。因此,2009年9月收口阶段采用新增厂址(厂址二)为推荐厂址。2009年2月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文件以“珠水政资函200970号”发送了对本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同意本项目从北江取水;2010年1月广东省航道局文件“关于同意在北江下游大旺河段兴建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专用码头的复函”(粤航道函201011号),同意本项目修建配套码头;2010年2月取得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文件“关于发送国电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厂配套码头工程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的函”;2008年4月电厂已与具有合法开采能力8104t/a的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六和宏达石仔加工场签订了石灰石供应协议,六和宏达石仔加工场承诺保证提供给电厂石灰石粉,其品质和数量满足本工程脱硫的需求。(见附件5)2008年11月电厂已与肇庆大旺金石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石膏供应协议,明确电厂石膏全部供应给肇庆大旺金石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见附件6)2010年4月电厂已与佛山市三水太和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液氨供应协议,明确由太和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向国电肇庆大旺电源项目筹建处供应液氨,供本工程脱硝所用。(见附件7)2010年8月本项目取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国能电力2010244号”(见附件3,以下简称“文件”),根据“文件”,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本项目为“上大压小”新建工程,相应关停广东省20.08万千瓦、四川省11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增加四川省火电规划建设规模22万千瓦。拟关停的小机组为:广东省肇庆西江柴油发电厂10.24万千瓦、广东肇庆四会发电厂1.92万千瓦、广东肇庆高要市金利发电厂5万千瓦、广东肇庆德庆县发电厂2.92万千瓦、四川国电华蓥山发电厂11万千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该项目需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审批;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因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2008年5月,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写工作(见附件1)。我院接到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任务后,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方案编制项目组,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通过与相关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座谈,在认真分析该工程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现场踏勘了项目区,调查了项目区的气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的要求,于2010年8月编制完成了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10年9月24日25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在广东省肇庆市主持召开了报告书的技术评审会,通过讨论,形成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送审稿)技术评审意见(见附件2)。我们根据评审意见,经认真修改后现已完成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通过选址方案,确定方案二为推荐方案,主体工程设计考虑到结合实际地形布设厂址区建筑物,尽量减少土石方的挖填数量和施工扰动面积,合理选择灰场位置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水土保持,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临时防护措施、部分工程施工结束后没有后期的植被恢复措施,存在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建设单位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水土保持问题,积极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专家咨询,并委托我院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基本做到了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同时进行。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的建设也不会对当地水土流失产生重大影响,项目区没有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1.3防治责任范围本方案服务年限内,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65.6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61.26hm2,直接影响区4.42hm2。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据本方案预测,因工程建设导致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面积为61.26hm2。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52.61hm2,主要是林地和荒草地。本工程在建设期土石方基本平衡,不产生弃渣。运行期灰渣及脱硫石膏年排放量分别约为30.19104t、5.16104t,考虑综合利用。整个方案服务期内水土流失总量3.12万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2.97万t。其中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1.59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1.48万t(施工准备期新增0.36万t,施工期新增0.83万t,自然恢复期新增0.29万t);运行期水土流失总量1.53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1.49万t。主要流失源为厂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贮灰场区,主要流失时段厂址在建设期、贮灰场主要在运行期。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本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厂区建设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厂外运灰道路区、补给水管线区、输煤栈桥区、贮灰场区及码头区7个防治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别为:厂区建设区:厂区排水沟道2180m,厂区挡土墙4300m3,厂区雨水管道5400m,厂区雨水沉淀池1座,撒播草籽2.30hm2,栽植草皮0.89hm2,临时排水沟2702m,临时沉沙池5个,表土防护14010m3,遮盖土工布32000m2。施工生产生活区:土地整治20.87hm2,浆砌石排水沟1500m,撒播草籽20.87hm2,临时排水沟2180m,临时沉沙池4个,遮盖土工布13200m2。厂外运灰道路区:土地整治0.3hm2,浆砌石排水沟6000m,栽植乔木3000株,栽植草皮0.3hm2,临时土袋拦挡3000m3。补给水管线区:土地整治0.1hm2,栽植灌木300株,撒播草籽0.1hm2,临时土坝拦挡130m3,遮盖土工布1000m2。输煤栈桥区:土地整治0.03hm2,栽植草皮0.03hm2,遮盖土工布500m2。贮灰场区:截洪沟1030m,排渗盲沟100m,排水涵管100m,雨水沉淀池1座,土地整治11.49hm2,栽植乔木(桉树)55692株,撒播草籽(假俭草)11.49hm2。码头区:临时沙包拦挡30m3,遮盖土工布1000m2。1.6水土保持监测本工程采用巡查、地面定点监测与抽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共设6个定位观测的点位,对厂区开挖及平整施工、道路及管线开挖每10天监测记录1次,对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如遇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本工程建设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投资1649.9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112.70万元,植物措施107.02万元,临时措施92.54万元,独立费用238.84万元,基本预备费93.07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5.80万元。独立费用中(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费54.28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37.59万元)。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防治目标值,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计算,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0609,同类项目平均水平为0.10.3,低于同类项目平均水平,表明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能较好地控制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1.8结论与建议本项目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配置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能使项目区域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就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而言,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建议各类项目建设、表土剥离和厂区平整等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以防止大规模水土流失的发生。尽早修建排水、临时防护工程,以防雨水冲刷,避免造成松散土体的水土流失。在工程建设时尽量减少影响区植被破坏面积,避免形成不必要的裸露面,并合理安排工序。在本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肇庆市水利局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17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填表日期:2010年10月项目名称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流域管理机构珠江委涉及省区广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肇庆市涉及县或个数高新区项目规模2300MW级静态总投资(万元)272002土建投资(万元)59587动工时间2011.2完工时间2012.12设计水平年2013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长度/面积(m/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厂区建设区26.0013.0916.82施工生产生活区20.871.673.73厂外运灰道路区2.151.091.21补给水管线区0.100.330.33输煤栈桥区5贮灰场区11.492.650.61码头区0.550.750.50合计61.2619.7423.35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土壤类型红壤和砖红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植被类型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5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65.68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61.26扰动地表面积(hm2)61.26直接影响区(hm2)4.4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52.61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15881新增水土流失量(t)14823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厂区建设区、施工生产生活区、贮灰场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8林草植被恢复系数()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厂区建设区厂区排水沟道2180m,厂区挡土墙4300m3,厂区雨水管道5400m,厂区雨水沉淀池1座。撒播草籽2.30hm2,栽植草皮0.89hm2。临时排水沟2702m,临时沉沙池5个,表土防护14010m3,遮盖土工布32000m2。施工生产生活区土地整治20.87hm2,浆砌石排水沟1500m。撒播草籽20.87hm2。临时排水沟2180m,临时沉沙池4个,遮盖土工布13200m2。厂外运灰道路区土地整治0.3hm2,浆砌石排水沟6000m。栽植乔木3000株,栽植草皮0.3hm2。临时土袋拦挡3000m3。补给水管线区土地整治0.1hm2。栽植灌木300株,撒播草籽0.1hm2。临时土坝拦挡130m3,遮盖土工布1000m2。输煤栈桥区土地整治0.03hm2。栽植草皮0.03hm2。遮盖土工布500m2。贮灰场区截洪沟1030m,排渗盲沟100m,排水涵管100m,雨水沉淀池1座,土地整治11.49hm2。栽植乔木(桉树)55692株,撒播草籽(假俭草)11.49hm2。无码头区无无临时沙包拦挡30m3,遮盖土工布1000m2。投资(万元)1112.70107.0292.54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649.97独立费用(万元)238.84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37.59监测费(万元)54.28补偿费(万元)5.80方案编制单位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建设单位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人及电话覃锡武人代表人及电话韦伟址广西南宁市西江路13号地址广东省肇庆高新区临江工业园白沙街1号邮编530007邮编526238联系人及电话李栋系人及电话郑子信箱电子信箱ZHENGLI0101163.com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项目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东北部,项目主体工程在电厂发电、生产生活、厂区建设和施工道路修筑过程中,形成大量灰渣和新的开挖裸露地表,在雨水冲刷和重力侵蚀等作用下,结构松散的灰渣表面和裸露地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编制本方案的目的主要是结合对工程影响区域水土保持现状的调查,根据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按照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综合防治、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论证主体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泥沙流入河道和破坏当地环境。通过落实本方案水保措施,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更好地发挥主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明确了建设单位的责任期限、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是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能够得到具体落实的保证,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技术支撑,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土保持监督和验收的依据之一。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8月29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12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0)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广东省人大1993年9月16日);(1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人大2004年9月);(1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1988年6月10日)。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令第5号发布,2005年7月8日经水利部令第24号修正);(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2000年1月31日水利部令第12号发布);(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4日水利部令第16号发布,2005年7月8日水利部令第24号修正);(4)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5)水利部关于修改或者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5号,2005年)(6)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2004年)。2.2.3规范性文件(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3)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4)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64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6)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199836号文);(7)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的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8)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9)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函2002154号);(10)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1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12)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水保1998423号);(13)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4)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粤府199595号);(15)关于发布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的通知(广东省水利厅粤水农200223号);(16)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财综200878号);(17)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2009年3月25日);(18)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2.2.4技术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3)防洪标准(GB/50201-94);(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2008);(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9)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11)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12)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1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2.2.5技术资料(1) 委托书;(2)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8年5月;(3)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10年4月;(4)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配套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8月;(5)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 (2300MW级) 工程配套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会纪要,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8月;(6) 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配套码头调整方案北江通航条件论证报告,广东省航道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11月;(7) 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广东国电肇庆大旺“上大压小”新建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国家能源局,2010年8月;(8) 广东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02050)(广东省水利厅,2001年8月);(9) 2006年广东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7年6月)(10) 专家评审意见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项目属建设生产类项目,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来看,项目建设点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应执行二级标准;按开发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水系、河道、水资源及水功能、防洪功能等来看,项目建设区滨临北江,码头岸线上游有一新建的肇庆大旺开发区二级取水水源,离码头岸线北端点约750m,项目区位于水源保护区旁边,应执行一级标准。水源保护区界线详见”附图3 电厂总体规划图”。所以,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按一级标准执行。2.4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确定“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治结合、全面布局、科学配置”的防治思路,结合项目实际,针对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以控制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为重点,注重土石方的综合利用调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开挖和临时堆置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同时将美化环境与水土流失防治相结合,保护本项目建设区内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2.5编制原则(1)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以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013号文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1995第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2)在方案设计上,根据预测项目不同建设区新增水土流失的形成特点与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3)在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上,与主体工程自身的防护体系紧密配合,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4)应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坚持“经济、合理、安全”的工程和生物防治措施设计原则;(5)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基本原则;(6)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7)“水土保持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工程计划于2011年2月开始施工准备,2011年5月开工,1号机组计划于2012年11月投产,2号机组计划于2012年12月投产。建设期为23个月。按照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及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滞后性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本工程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1年,即2013年。届时方案确定的主体工程建设区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应全部建成,并发挥水土保持功能,满足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要求。该工程为生产类项目,本水土保持方案服务年限为10年,即从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方案服务水平年定为2021年。3 项目概况3.1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建设单位: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厂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东北部,北江岸边、大旺围堤内、北江与绥江交汇的三角洲上,东临佛山市三水区,距广州市50km;西与四会市毗邻,离肇庆市城区40km;南距三茂铁路和321国道2km。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图3-2及附图1,厂址与区域规划相关关系见图3-3。图3-1 厂址地理位置图建设目的与性质:本项目为新建工程。为满足开发区企业的的用热要求以及当地乃至全省的用电需求,新建2台300MW级亚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并预留2台600MW机组的扩建场地。等级与规模:规划容量为2300MW级+2600MW总投资及土建投资:本工程静态投资272002万元,动态投资288306万元,土建投资59587万元。投资单位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深圳市粤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7:3。建设工期:计划2011年2月开始施工准备,2011年5月开工,2012年1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2012年12月第二台机组投产,总工期23个月。电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图3-2 厂址卫星影像图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三茂铁路广贺高速公路321国道至广州至茂名本项目厂址佛山市图3-3 厂址与区域规划相关关系图表3-1 电厂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一、总体概况项目名称国电肇庆大旺热电联产(2300MW级)工程建设地点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东北部建设单位国电肇庆热电有限公司建设规模项 目单机容量及台数总容量本期工程2350MW700MW二期工程2600MW1200MW本期工程总投资27.2002亿元(静态)本期工程土建投资5.9587亿元本期工程建设期2011年2月2012年12月,总工期23个月。二、工程组成及占地情况(单位:hm2)项 目面积占地性质备 注(1)厂区建设区26.00 永久包括厂区围墙内用地23.70hm2、配电装置及出线用地2.30hm2(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区15.50 永久施工生活区5.37 永久小计20.87 (3)厂外运灰道路区2.15 临时运灰道路长约3km。(4)补给水管线区0.10 临时包括补给水泵房及补给水管线,补给水管线长约1160m(其中厂内900m,占地面积纳入厂区及施工生产生活区,厂外260m,面积为0.10hm2)(5)输煤栈桥区0.10 永久输煤栈桥总长约740m,本区指连接厂区与引桥中间部分,长约81m。(6)贮灰场区11.49 永久(7)码头区0.55 永久码头占地0.40hm2,引桥占地0.15hm2。合计61.26 三、本期工程土石方量(单位:万m3)项目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借方临时弃方备 注厂区建设区13.09 16.82 1.92 0 1.81 0 土石方统计含表土,借方主要来自厂区北侧排渠开挖的土石方施工生产生活区1.67 3.73 0.26 0 1.80 0 厂外运灰道路区1.09 1.21 0.11 0 0 0 补给水管线区0.33 0.33 0 0 0 0 输煤栈桥区0.16 0.15 0 0.01 0 0 贮灰场区2.65 0.61 0 2.04 0 0 码头区0.75 0.50 0 0.25 0 0 合计19.74 23.35 2.29 2.29 3.61 0 3.2项目组成及布置本期工程容量按2300MW级亚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考虑,并预留容量为2600MW机组的扩建场地,公共系统分期建设。本期工程由厂区建设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厂外运灰道路区、补给水管线区、输煤栈桥区、贮灰场区及码头区组成。3.2.1厂区建设区厂区建设区占地面积26.00hm2,主要建构筑物包括:2300MW级燃煤机组主厂房、220kV屋外配电装置、冷却塔、脱硫设施、圆煤仓及附属设施、净水站、化水站、制氢站、污水处理站、检修间及仓库、液氨站、出线等。(厂区不设灰库,灰管接至综合利用厂房)。(1)主厂房区:布置于厂区中央,汽机房A列柱朝西北,固定端朝西南,向东北侧扩建。集控楼位于两炉之间,燃煤从固定端进入煤仓间。(2)配电装置区:布置于主厂房A列外,采用220kV屋外配电装置。(3)燃料设施区:位于厂区东南侧,向东北向扩建。主要包括圆煤仓、运煤控制楼、运煤冲洗泵房等。栈桥由烟囱后沿固定端侧垂直于煤仓间接入。本工程设两个圆形煤场,圆形煤场直径90m,采用钢筋混凝土筒壁支承钢结构半球形网架,仓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上部网架由专业公司设计、制作、安装。圆煤仓能有效减少贮煤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4)冷却塔区:布置于主厂房固定端侧,主要包括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循环水泵房等。(5)辅助及附属生产区:主要集中于主厂房区的固定端和烟囱后区域。主要包括、化水处理站、净水站、污水处理站、油库、制氢站、液氨储存区,其它辅助设施布置在办公区侧,主要包括备品备件库、检修综合楼。(6)行政办公区:考虑到进厂道路引接及进厂流线,行政办公区的位置布置在主厂区西南,规划市政道路白沙街(红线宽度30m)北侧。(7)出线:本期工程出线两回,电压等级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新建2回出线至220kV旺新变电站导线,截面采用2630mm2,线路长度约为25km。厂区外出线由当地供电部门统一修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由当地负责。(8)进厂道路电厂区无需新建进厂道路,电厂规划在厂址南面主要设置两个出入口,西南角为主入口,是电厂的主要进厂公路;东南角为次入口,是电厂的物流道路。电厂向南将连通白沙街北江大道大旺中心区321国道(国道距离厂址约有15km),向北将连通大旺大道-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以及大旺中心区。白沙街紧邻厂址,可直接进入厂区。3.2.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主要利用征用的二期用地,共占地20.87hm2,其中施工生产区15.50hm2,施工生活区5.37hm2。施工生产区包括土建生产用地面积7.17hm2,安装生产用地面积6.99hm2,施工区道路用地面积1.34m2。3.2.3厂外运灰道路区厂外运灰道路长约14km:其中11km利用开发区现有道路、3km简易道路需新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km长的简易道路区域,占地面积2.15hm2。3.2.4补给水管线区补给水管线区包括补给水泵房及补给水管线厂外部分。厂址濒临北江,北江是本工程淡水水源地。根据“高新区”总体规划,“高新区”内的肇庆市大旺区新水厂的取水点拟搬迁至北江上游河段,根据本工程业主与相关单位达成的协议,电厂拟收购肇庆市大旺区新水厂已建的江边取水泵房作为本工程补给水泵房。该取水泵房位于电厂东南的河堤外侧,距电厂约1.0km,为半地下式结构,地上部分尺寸为20m21.8m7m,地下部分尺寸为20m21.8m18.2m。泵房内设备分两期安装,一期已安装20SAP-14卧式离心泵1台、24SAP-18A卧式离心泵2台,现有设备供水能力为3750m3/h,供水泵扬程约为30m;本电厂一期工程最高取水量为2689m3/h,该水泵房供水能力完全满足电厂用水要求。泵房规划供水能力为5833m3/h,预留1台水泵的安装位置,土建部分已按规划供水能力一次建成。本工程新建补给水管共2根,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管径DN800,单根管长约1160m(厂内长900m,厂外长260m)。补给水管线区占地面积0.10hm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