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个苹果质量约有1.5kg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髙度约0.8mD名普通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2 . 下列器材中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A弹簧测力计B磅秤C量筒D量杯3 .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与这种物态变化相同的自然现象是A初冬,户外运动的人呼出“白气”B深秋,树叶挂上了一层白霜C盛夏,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D早春,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4 . 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三个都不变5 . 如图所示,有关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成因,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成因,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6 .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D将此装置带到月球上,敲击音叉,同样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7 . 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水的沸点可能高于100B由图乙知,M、N都是晶体C这种加热方式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被加热物体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D第15min 时M物质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8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乙图中,听不到真空罩里闹铃的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丙图中,倒车雷达探测后方有无障碍物,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丁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9 . 在诚仁中学第七届田径运动会上,八年级(5)班张亚南同学以27s的成绩打破女子200m比赛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亚南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比赛全程平均速度约为7.4m/sC以主席台为参照物,张亚南同学是静止的D为结果准确,计时裁判员应在听到发令枪声后开始计时10 .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1 . 烧开水时,我们通常会看到壶嘴周围有些“白气”,掀开壶盖,发现盖的内表面有积水,这两种现象都是:A熔化现象;B升华现象;C汽化现象;D液化现象.12 . 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D电灯二、多选题1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不平衡的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车的惯性带来的危险D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总是大小相等的14 . 如图中关于光的现象,其成因相同的是(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水中倒影C缸中金鱼“变大”D日食现象15 . 小红根据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t/(标准大气压)物质比热容cJ(kg)1冰铝铁铜0.91032.71037.91038.9103冰铝铁铜066015351083水铝铁铜4.21030.881030.461030.39103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铝制作B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铝球可能是空心的C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降低得较多D把温度为10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会增加三、填空题16 . 内蒙古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填“吸收”或“反射”)了绿光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反射,在雨后我们经常能看到天边的彩虹,那是由于云中的水滴对太阳光产生了_的缘故17 . 冬天,“滴水成冰”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这个过程要_热。(选填“吸”或“放”)18 . 小王同学用三角尺测同一个木块长度是,记录下五组数据:6.78cm,6.74cm,6.93cm,6.76cm,6.75cm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明显是错的,它是_,以上测量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_。19 .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g/cm3;然后将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质量相等的A、B两球浸没在装有等量水的同样的两只烧杯里,则烧杯中水位较高的是浸没_(选填“A球”或“B球”)的杯子。20 .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照射到凸透镜上,在凸透镜后适当位置放一小块红磷,一会看到红磷燃烧起来,这是因为凸透镜对光具有_作用。21 . 如图所示,小敏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2)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22 . 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九”载人飞船,并将于6月18与在轨的“天宫一号”对接在“神九”升空过程中,对地而言,它的机械能(选填“增加”或“减小”);在穿越大气层时,“神九”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成;在与“天宫一号”对接为一体后,“神九”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选填“运动”或“静止”);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是通过联系的23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 m 以内;当 u=8cm 时,该凸透镜成一个_(选填“放大”、 “等大”、 “缩小”、)的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 “变小”、 “先变小再变大”、 “先变大再变小”)。24 .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 ”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_(填“眼睛”或“耳朵”)来感知东西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_人耳也听不到。25 . 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热量四、实验题26 .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 m/s (4)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 直线运动27 . 小丽等同学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2)小球在实验中起到_作用(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28 . 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做探究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表一(甲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表二(乙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8384858687温度/6420001234(1)表一中,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是,水的沸点为,实验时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3)撤掉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4)分析表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9 . 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计划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1, 并记录在表格中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h2, 并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实际探究的是像的高度与_是否有关(2)小华计划探究问题中应控制不变的量是_和_相同五、计算题30 . 八年级一班同学在国庆期间到某大山游玩,小黄在半山腰发现了一个山洞,几个同学都围在洞口,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不能随便进去,但很想知道山洞大概有多深,这时,小黄盯住手表(电子表)朝洞内大喊一声,正4 s后听到比较清楚的回声,请你计算这个山洞有多深?(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六、综合题31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物理实验中的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象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例如,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和40cm3的四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下图1中的黑点是该实验小组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岀了图1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还可以利图线上的点计算出铝的密度,进而用铝的密度计算一定体积铝块的质量,或计算一定质量铝块的体积。(1)根据图1所示的图像,进行下列计算:1m3铝的质量为_kg_t;270g铝的体积为_cm3。(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会展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与精准营销应用研究报告
- 电脑硬件采购合同范本(标准版)5篇
- 2024年工厂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合同履行信守承诺责任书(4篇)
- 机械设备购销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年技术引进分析报告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与交易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科技项目盈利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农产品电商营销策略创新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品购销合同法律适用说明
- 汽车贷款合同样本
- HGT4134-2022 工业聚乙二醇PEG
- 大米先生管理制度
- 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PPT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 GB/T 42695-2023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木棉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