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第二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PDF_第1页
河南新乡第二中学高三数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一个圆锥的底面和一个半球底面完全重合,如果因锥的表面积与半球的表面积相等, 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底角的大小是 A.15 B. 30 C. 45。D. 60。 7.已知F是双曲线C:kx2 + y2 = 41 k I (k为常数)的一个焦点,则点F到双曲线C的一条 渐近线的距离为 A. 2kD. 2C. 4B. 4k 8关于函数j(.r)=-sin(x-f)在区间(?)的单调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调递增 B.单调递减 C.先递减后递增D.先递增后递减 9.在棱长为“的正方体ABCD-A1B1 C1 D1中,E、F、M分别是AB,AD、AA1的中点,又 P、Q分别在线段A1B1、A1D1上,且A1P=A1Q=m(OO)上,且点M在第一象限,使得过点M且 c.当rn=f时,平面MPQl_MEF D.当m变化时,直线J的位置不变 10.已知抛物线y2=2x(pO),F为抛物线的焦点且MN为过焦点的弦,若IOFl=l, IMNl=8,则6.0MN的面积为 D. 16 o ru C. 4 B.3.fl. A.2.fl.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在主要考试内容t前3次联考内容(30%),立体几何(35%),平面解析几何 (35%). 数学试卷 能力要 求 高频考点 了解 理解掌握 立体几何 角函数、解三角形 函数与导数 必考点 圆锥曲线 数列 平面向量 轮考点 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线性规划、球的组 飞 合体、直线与圆 象与原象、反函数(只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反雨数)、极 不考考点 限、连续性、向量的平移、定比分点、高次不等式、反兰角函数、 直线的到角公式与夹角公式、圆锥曲线第二定义、椭圆和双曲 线的准线、复合函数的导数 剧 制E 都 陆以 -E: 1毛 。 制 啊川 剧哺 川啊 , 拟 叫 学 怜 MH 忡忡 削 价 咄咄 d u毗 ER U苍 白哺 电 N O 利 位 、 阶 略 目 回川 军 营 划 和 翻 非 每 味 dn 气 将 鞭 uw H H 悔 MW M啊 刷刷 5否 需1 与椭圆在此点的切线?十铲l垂直的直线经过点队 1),J)!lj椭圆离心率的取 值范围是 .fl.寸.fl. A. (0,B.C,1) C. (0,亏J D. (,1)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横线上 13.若双曲线三一乒1吵吵。)的两条渐近线斜率分别为川2,若k1k2=-3,贝lj该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一一一一一 D一一一c, 14.如图,长方体ARCD-Ai B1 C1 D1中,AB=2,AA1 =/3 ,E、F分别A,f-+十币 为CD、AB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1F与D1E所成的角是I !n ,己 一I D XE I J,. 15.已知在等差数列”)中,a1 =17,a1 十向向 15,前 项和为乱, 1 . .: ;r7c 则S5 一一 . A,了 一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lx2-3x-4O)过点(m,2,ym)(mO)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s A B (Z)F是抛物线C的焦点,过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Bf=zn,求 IABI的值 第3页(共4页)【4LK 数学(文科) N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在四棱锥P-ABCD中,PA_l_平面ABCD,PA=AB,在四边形ABCD中,DAJ_ AB ,AD II BC,AB=AD= 2BC= 2, E为PB的中点,连接DE,F为DE的中点,连接 AF. (1)求证:AF_l_PB. (2)求点D1J平面AEC的距离 p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回E:二十至l(abO)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离心率e乞过点F1 且垂直于工铀的直线被椭圆E截得的线段长为3. (1)求椭圆E的方程; (2)若直线J过椭圆E 的右焦点凡,且与z轴不重合,交椭圆E于M,N两点,求 川1NI的取值范围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只k 4lnz十卡z (1)求 f(x)的单调区间; (川论g(x) 平(b-f)x零点的个数 第4页共4页)【4LK 数学(文科)N】 自费 址 路 三于 兮i 糊 E阵 阁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因为A=xlx 2-3x-40=xl-lx3,所以AUB=(-1,+=). 2.A本题考查圆的标准方程圆x2+2x+y2一句 3=0 的标准方程(x+1)2 + (y-1)2 = 5,圆心坐标为( 1,1),半径为布,因为直线2x+y+m=O 与圆x2+2x十y2一句一3=0 相交所得弦 长为2 布,所以直线Zx+y+m=O 过圆心,得2( 1)+1十m=O,即m=l. 3.C本题考查抛物线的方程因为准线方程为y=l,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 2一勺,所以 3a=-4,即a=-1- 4.B本题考查棱柱的体积三棱柱底面的面积为S圣X22=/3,故体积为V =Sh=4/3. 4 5.B本题考查充分、 必要条件因为cos注sin(号y)=co!, Y,所以q 成立可以推出p L, I “ 成立,但P成立得 不 到q句生例如穹亏吨s子,而伊宁,所以P是q 的必要而不 充分条件 6.D本题考查圆锥的表面积和球的表面积设圆锥的母线长为i,底面半径为R,则有 R 1 R2 +nRl=nR.2 +2nR.2,解得l窍,所以圆锥轴截面底角的余弦值是 一一,底角大 小为60 。 l 2 7.D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方程与点到直线的距离r当h注0时,等式 kx 2+ y 2 = 41 k I不是双 曲线的方程;如O时,kx 2+ y2 =4:J.kl l词:可均生 f=l,可得虚半轴长 b=2,所以点F 到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乡是电距离为Z 8.C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睛地fO, 由b 3=b1q 2=2 q 2=8,得q2=4,又 qO,则q=2, 故bn=bi qn-l = 22”1=2”, X 又由za.+I=2”,得a.一1.?. 5分 (2)依题意c.=(n-1)z n-1. S,=O2+121+222(n-2)2” z+cn-1)2”J, ,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4LK 数学(文科) N】 则2Sn=O21+122+223( n-2)2 I+(n-1)r , 一2:-2” 一得sn=2 !+2 z.十!zn1一 (n-1)2 言 一 (n-1)2”, 即Sn=-2十(2-n)2”,故S,.=2十(n-2)2”. 10 分 18.解:本题考查直线与平 面的位置关系 (1)连接AC、BD交于点0,交EF于点H,连接GH,所以0为AC的中点,H为oc CH 1 的中点,由E、F为DC、BC的中点,再由题意可得 cs 互 王, 所以在三角形C孔S 中SA/GH,SAct=平面EFG,GHC平面EFG, 所以直线SA矿平面EFG. 6分 s (2)在6ASD中,如l,AD=2,叫A驴子,由余弦定 理得,AD2 = SA 2 + SD2 -2SA SDcosASD,即22=SA2 +12-2SAI竿,解得SA=./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知 U田币”飞 SDl_DA,因为侧面SADl_底面呐BC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SDl_平面AB- CD,所以SDl_AC,因为1啊AJ3CD是菱形,严 以 ACl_BD,因为sDnB D=D,所以 ACl_平面 SDB . . LI . ;:衷::.c:. 12分 19. 解z本题考查 抛物线的简 单应角 (1)因为抛物线C:y 2 均工予旧过点(m,.2Fm),所以4m=2m,所以p=2,抛物 线 的方程为y2=4x . . 4分 (2)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可设直线 AB的方程为y=k(x一口,A(x1,Y1), (jr=k(x-1) B(x2 ,yz).因为1W=2白,所以yz一2yu联立l1:. ,化简得y2-by-4= y= 4x 凡 0,所以Y1 +yz 士,Y1 Y2 =-4,所以Yi=fl !元.2,解得是士川,所以I ABI = J工Jv4 ) . . , . 12分 22.解:本题考查导数综合 切 4-+x豆子4,当 OxO,眨( e与,h (tl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