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_第1页
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_第2页
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_第3页
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_第4页
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诊疗与社区规范化管理,定 义,遗传环境,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慢性高血糖,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the world,Adapted from IDF. E-Atlas. Available at: (accessed 26.01.07).,IDF: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达 2.46亿至2025年预计可达 3.80 亿,无,我国糖尿病流行趋势令人担忧,流 行 病 学,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课题组公开披露了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2010.03.2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9.7%(92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15.5%(1.48亿人) 据JAMA2013发表的最新的流调显示: 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达到1.14亿; 中国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从糖尿病角度看,我国未富先“病”,1994年,糖尿病患病率2.5%2002年,糖尿病患病率5.5%2008年,糖尿病患病率9.7%2013年,糖尿病患病率11.6%尤其是社区和农村糖尿病防治形势非常不容乐观,糖 尿 病 的 分型 WHO, 1999,1 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A:免疫介导性 :急发型 缓发型 B:特发性,2 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遗传性B细胞功能缺陷 MODY( 1 - 3 ),线粒体糖尿病遗传性胰岛素作用缺陷 A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症,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胰腺外分泌病变 炎症,肿瘤,手术及外伤,囊性纤维化,纤维钙化,血色病 内分泌疾病 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症,胰高糖素瘤,嗜铬细胞瘤,甲亢,醛固酮瘤药物或化学品 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噻嗪类利尿剂,-肾上腺能拮抗 剂, 苯妥英钠,干扰素,二氮嗪等感染 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免疫介导的罕见疾病 僵人综合症,抗胰岛素受体抗体等某些遗传疾病 Down Syn.,Turner Syn.,Klinefelter Syn.,Wolfram Syn., Huntington 舞蹈病,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卟啉病等,妊娠期糖尿病,我国不同类型糖尿病比例,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这里演示了1 型糖尿病的自然史,从遗传易感性到胰岛炎细胞损伤到发病前最后到临床发作,细胞数量从胰岛炎细胞损伤产生自体免疫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丧失,细胞(T 细胞)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对静脉注射的葡萄糖失去反应,葡萄糖耐受不良(口服),诱因,时间, 细胞数量,糖尿病,糖尿病“发病前”,遗传易感性,胰岛炎 细胞损伤,临床发作,体液免疫自身抗体,9,病因,2 型 糖 尿 病,一、遗传因素:较1型糖尿病明显,多基因多环境复杂病。 尚未发现主效基因,二、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和增龄。肥胖居于中心地位棕色脂肪节约基因型(假说),病因与发病机制,三、早期营养不良:胰腺发育不良导致胰岛细胞数目减少,T2DM:胰岛素作用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二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环境因素通过遗传因素起作用,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三重奏,DeFronzo RA. Diabetes. 2009:58; 773-795,典型临床表现,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降血糖的肽类激素,是体内唯一的降糖激素。,什么是胰岛素?,糖代谢调节激素,病理生理,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利用 糖异生 蛋白质合成, 脂肪合成,分解,能量生成 组织处于葡萄 血糖,糖饥饿状态,血浆渗透压,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 口渴,多饮 体重减轻,疲乏无力 多食,分解,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酮体生成,酮症,急 性 并 发 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乳酸性酸中毒,临床表现,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累及全身,21,22,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慢 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微血管 介于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直径100m的毛细血管 典型改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 影响微血管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高血糖和终末糖化产物 (肾,视网膜,内皮) 多元醇代谢旁路增强 己糖胺途径增强 蛋白激酶C增强 血流动力学改变 上述机制均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共同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但在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发病中的权重不同。,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一、糖尿病肾病,1 型:主要死亡原因 2 型: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基础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 3 种主要病理类型: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特异性较高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大 渗出性病变 特异性低,多见于1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与病程呈正相关:10年病程者有 50%,20年病程者有 8090%,视网膜病变的分型,非增殖(背景)性病变 病变局限在视网膜内,包括微血管 瘤、出血、硬性渗出和黄斑水肿。,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期:黄白色硬性渗出,出血 期:白色软性渗出,出血斑,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的分型,增殖性病变 病变穿过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包括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纤维 增生、视网膜脱离。,期:新生血管,玻璃体出血 期:纤维增生 期:视网膜脱离,临床表现,增殖期DR(新生血管形成),严重的DR,慢 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三、糖尿病心肌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心肌代谢紊乱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猝死,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神经病变,一、多发神经病变,特点:呈对称性分布,下肢较上肢严重,由远端向近端 发展,进展缓慢。早期:肢端感觉异常(麻木、灼热、针刺、蚁行等, 夜间和寒冷季节加重) 可伴痛觉过敏,腱反射亢进后期:肢痛,触觉和温度觉降低,震动觉减弱,反射 减弱或消失,肌力及肌张力减弱, 严重者可发生肌萎缩或瘫痪,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神经病变,二、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多个系统。 主要表现: 瞳孔改变(不规则缩小,光反射消失) 排汗异常(多汗,少汗) 胃肠道(胃排空延迟,呕吐,腹泻,便秘) 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 泌尿生殖系统(尿潴留,尿失禁,阳痿,逆向射精),三、单一神经病变 少见,可引起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眼部病变,除视网膜病变外,尚可引起: 白内障 青光眼 屈光改变(近视或远视) 虹膜睫状体病变,临床表现,慢 性并发症 皮肤及其他病变,糖尿病性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糖尿病性血管病糖尿病性坏疽糖尿病性皮肤发红神经血管性溃疡紫癜,糠尿病神经病变所 致皮肤改变皮肤瘙痒症无汗症与糖尿病代谢障碍 有关的皮肤病变发疹性黄瘤胡萝卜素沉着症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与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有关的皮肤病胫前色素斑糖尿病性大疱病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 无关的皮肤病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其他湿疹,慢 性并发症 皮肤及其他病变,与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有关的皮肤病胫前色素斑糖尿病性大疱病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 无关的皮肤病糖尿病性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其他湿疹,慢 性并发症 皮肤及其他病变,慢 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足部血液供应不足及神经营养不良 足部皮肤发生紫绀,缺血性溃疡,不易愈合 常合并感染,可继发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不容忽视的糖尿病足,2004年北京等地14所三甲医院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王爱红,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5; 21: 496-499,慢 性并发症 大中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 冠心病 中风(脑栓塞或脑出血) 肾动脉硬化(高血压) 肢体动脉硬化 (下肢较常见,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坏疽)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为 2 型 DM 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表现,纪立农. 2012年CDS年会报告.,3B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3B研究结果:单纯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仅占27.9%,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占30.1%,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占12.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者占29.7%。,绝大多数(72.1%)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38,39,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四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福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江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广东广东省人民医院,辽宁辽宁省人民医院,浙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1330例内分泌科:1180例,ATTEND 研究设计:一项全国多中心、横断面、无药物干预的疾病登记研究,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TTEND研究报告,40,研究介绍: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年龄20岁,在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或者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坐位 SBP140mmHg和/或SiDBP90mmHg(本研究中不特别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FPG7.0mmol/L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签署患者信息和知情同意书,接受问卷调查和筛查试验, 纳入标准,怀孕女性,1型糖尿病,近3个月内参加临床药物试验, 排除标准,ATTEND研究报告,41,在心内科,32.6%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既往确诊糖尿病27.1%,新诊糖尿病5.5%,心内科高血压患者(完成研究病例数 N=1304),糖尿病32.6%,非糖尿病67.4%,ATTEND研究报告,血 糖 测 定,既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病情控制的主要指标。,测定方法:葡萄糖氧化酶法 标 本:静脉血浆或血清,外周毛细血管全血通常,血浆和血清测定值较全血测定值高1015%左右。正常空腹血糖:3.9 5.6 mmol/L,实验室检查,糖 化 血 浆 蛋 白 测 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由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通过非酶化结合而形成与血糖浓度呈正比,可稳定反映抽血前 23 月平均血糖水平。HbA1有A、B、C三种成分,其中以 HbA1C 为主,糖化血浆蛋白,由葡萄糖与血浆白蛋白通过非酶化结合而形成果糖胺(FA)与血糖浓度呈正比,可稳定反映抽血前 2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实验室检查,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准 备:试验前 3 天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150 g 禁食8-14小时,期间可以饮水葡萄糖:成人 75 g ,儿童 1. 75 g / Kg方 法: 将75 g 葡萄糖溶于250300ml中,5-10 分钟内饮完, 分别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0,30,120min),实验室检查,血浆胰岛素和 C肽测定,血浆胰岛素测定,血浆 C 肽测定,测定血浆中具有免疫活性的胰岛素水平 间接反映胰岛 B 细胞功能 (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先经门静脉,大部分被肝脏灭活) 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可准确反映 胰岛 B 细胞的功能 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实验室检查,GO,胰岛素分泌,800,6am,时 间,10am,2pm,6pm,10pm,2am,6am,700,600,500,400,300,200,100,健康对照,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速率(pmol/min),餐时胰岛素,基础胰岛素,Polonsky KS et al. N. Engl. J. Med. 1996; 334: 777-783.,每日分泌约2mg (50u)胰岛素,占储存总量的约1/5基础胰岛素1u/小时,共24u ,三餐后总量约24u胰岛素原占1530%(活性为胰岛素的1015%)空腹胰岛素水平520U/ml口服葡萄糖后浓度可以升高58倍首经门静脉时,在肝脏大约4050%的胰岛素被降解,胰岛素的释放,其 他 检 查,血 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LDL肾功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时可有尿素氮,肌酐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自身免疫抗体:1型糖尿病患者GADA,ICA,IAA可呈阳性, 早期阳性率高,对诊断有帮助,实验室检查,糖代谢状态分类WHO 199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5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 199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51,大量的研究表明,只有尽早达标,才能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国糖尿病治疗面临挑战,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 2008;24(2). 2. Yang WY, N Engl J Med. 2010;362:1090-1101. 3. Pan CY,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9;25(1):39-45. 4. 纪立农,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2;07(04):397-401. 5. IDF Diabetes Atlas group, DRCP, 2013.6. Ning Guang et al. JAMA. 2013;310(9):948-958.,IDF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位列全球第一,为113.2万例5,糖尿病治疗总策略,健康教育,病情监测,药物,运动,饮食,远期目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近期目标:全面降糖,防止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Inzucchi SE, et al. Diabetes Care. 2012 Jun;35(6):1364-79.,对待疾病正确的态度,有人把疾病和健康做了一个有趣的区分: 你可以完全没有疾病但并不健康:精神萎靡、面色蜡黄、行动迟缓、情绪低落; 你确实患有慢性疾病或糖尿病,但你却很健康:身体强壮、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要治“糖”先治“心”!,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饮食原则,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控制总热量饮食均衡 合理搭配,总热量计算三部曲,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身高(cm)105每天需要的热量理想体重热量级别根据自己的活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 热量级别,判断体型,选择热量级别,以轻体力正常体型为基准,体力活动每增加1级热量增加5kcal/kg肥胖者减5kcal/kg,消瘦者增加5kcal/kg,合理分配饮食,食物升糖指数(GI),是指在标准定量下(50克)某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上升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标准物质(葡萄糖)所产生的血糖时间下面积之比值,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高升糖指数食物:GI值70,中升糖指数食物:GI值4670,低升糖指数食物:GI值46,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饮食,饮食调节和运动是治疗脂代谢异常的基础控制总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035g胆固醇摄入20%牛奶、鸡蛋、鱼、鸡肉、瘦肉、牛、羊肉为主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供给食盐2g左右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用淀粉代替部分面粉和大米,加餐可用山药、土豆、芋头等,运动治疗的好处,改善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轻中度高血压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情况改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代谢,常见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的估计,运动中保持心率: 脉率170年龄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感觉: 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运动时机的选择,餐后1小时左右较好,不易低血糖早晨运动,服药运动时间掌握得当,没有不适,亦可接受只要有运动的观念,平时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可以运动,运动时机、运动内容都可以灵活选择、应用避开药物作用高峰,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达标,需要药物来帮助,中国糖尿病指南推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24(2):增录2a1-23.,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磺脲类促泌剂,作用机理, 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药物种类,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第二代: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磺脲类失效,原发性失效:开始治疗的 1 个月内效果不佳者 继发性失效:治疗后 13 年无效者,副作用,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胆汁淤积性黄疸,白细胞减少,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瘙痒,皮疹,治疗,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非磺脲类促泌剂,作用机理, 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药物种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副作用,低血糖,治疗,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双胍类,作用机理, 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及糖的无氧酵解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延缓胃肠到对葡萄糖的吸收,药物种类,二甲双胍,副作用,该类药物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脲类及胰岛素合用可增强降糖的效果。, 胃肠道反应(异味感、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较常见 偶有过敏反应(皮肤红斑、荨麻疹) 有肝肾功能不全、休克及心衰者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治疗,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理,药物种类,副作用,竞争性抑制肠道内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该类药物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及胰岛素合用。,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腹胀及肛门排气增多 偶有腹泻,腹痛,治疗,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作用机理,药物种类,副作用,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肝损害, 水肿, 增加皮下脂肪,治疗,近年来,对此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争议,临床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口 服 降 糖 药 治 疗,其他口服降糖药 胰高糖素样肽-1类似物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作用机理,药物种类,抑制食欲,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减缓胃排空,利那鲁肽,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治疗,胰岛素的发现,胰 岛 素 治 疗,适 应 证,1 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严重的感染、消耗性疾病、慢性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围手术期妊娠与分娩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治疗仍控制不良者继发性糖尿病,治疗,胰 岛 素 治 疗,胰岛素种类与制剂,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基因重组),胰岛素类似物 作用时间(h) 剂型 给药途径 开 始 最 强 持 续 给药时间 速效 静脉 立即 0.5 2 餐前0.5h,每日 皮下 0.5 24 68 34次 中效 皮下 13 612 1826 同上,每日12次 长效 皮下 38 1424 2836 餐前1h,每日1次,注射部位,贮 存,腹壁,上臂,大腿,臀部, 48 oC,避免冷冻与剧烈摇动,治疗,胰 岛 素 治 疗,副作用, 低血糖 与剂量过大、运动过度、饮食失调有关 低血糖反应:心悸、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 颤抖、视物模糊、饥饿、软弱无力、四肢 发冷等。 严重者可出现行为异常、神志障碍,直至 昏迷,甚至可发生死亡。 症状的发生取决于血糖下降的速度和幅度。 处理:口服15g左右的葡萄糖或糖果,或静脉推注 50%GS 40 100ml,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瘙痒,荨麻疹样皮疹,可伴有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少数患者用药初期可出现轻度浮肿,视物模糊,治疗,胰 岛 素 治 疗,副作用,胰 岛 素 治 疗,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早晨空腹血糖升高,有以下 3 种可能的原因: 夜间胰岛素剂量不足 夜间血糖长时间升高 处理:增加晚餐前或睡前的胰岛素剂量 “黎明现象” 晚间血糖控制较好,凌晨以后逐渐升高 原因:黎明时分皮质醇、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多 处理: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 Somogyi 现象 先出现低血糖,继而发生反应性高血糖 原因:夜间胰岛素剂量过大 处理:减少晚餐前的胰岛素剂量,治疗,胰 岛 素 治 疗,胰岛素泵治疗 CSII :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 持续基础分泌 进餐时脉冲式释放胰腺移植、胰肾联合移植与胰岛细胞移植 1型糖尿病患者 少数B细胞功能基本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患者,治疗,90,各种降糖药物疗效比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版.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2009 ADA-EASD共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渊源,199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通过手术用于肥胖症的治疗。至今为止,手术病例数已每年超过20万。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术式: Banding(胃束带术) Sleeve (袖状胃切除术) Gastric Bypass(胃旁路术),手术适应征(中国),胰岛相关功能检查(术前主要检测OGTT、CRT、IRT、IVGTT、GHbA1c),BMI:27.5kg/m2ADA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10年年龄:20-60岁排除继发糖尿病的相关疾病无上消化道手术病史,预后重要参考指标,可调节胃束带手术Banding,袖状胃切除术Sleeve,胃旁路手术Gastric Bypass,三种经典术式:,我院开展的情况,从2008至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科与内分泌科合作,开展121例,病人均已康复出院,进入临床观察随访阶段,术后疗效肯定。,WWW.,2013美国临床研究成果排名第一,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主席安尼.卡布指出: 鉴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全人类的威胁,遏制糖尿病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制定长期规划,优先采取改变糖尿病的行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更应该积极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我们需要尽快掌握如何应对这种疾病流行的方法,建立能够有效应对慢性疾病的医疗卫生系统。我们需要一个模式,在基于社区的慢性疾病门诊管理、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和基于医院的急诊和三级护理之间建立一个健康的平衡关系。,社区管理特点,社区管理的目的,掌握血压、血糖、行为危险因素以及并存相关疾病的变化促进健康行为和规范治疗促进血压和血糖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和社区管理的优势,使患者既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又能减轻就医负担,社区医生的职责,发现疑似糖尿病病人和高危人群;对确诊后的病人提供初步的治疗方案;随访、监测代谢异常、高血压的控制和并发症的情况;做好糖尿病教育;治疗效果不好的糖尿病人要及时转诊。,社区管理手段,1、糖尿病患者的发现2、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3、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4、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5、非药物治疗6、药物治疗,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