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书册装订质量问题的定义汇编_第1页
常见书册装订质量问题的定义汇编_第2页
常见书册装订质量问题的定义汇编_第3页
常见书册装订质量问题的定义汇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书册装订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汇编1、折页工序1) 折反页:印张从反面起折,造成页码顺序错误,其折后骑马订书帖看不到天头首号黑块折标;胶订书帖看不到背脊、天头的首号黑块折标;这种现象为折反页。2) 颠倒页:印件在折页时正反面正确,但叼口位变为拖稍位的折页称为颠倒页。3) 双张:折页机双张测控器失灵,再之输纸系统各部位没有正确调整,或纸张含静电,造成双张输出折页的现象。 4) 套帖:书帖折完后收帖时,书帖套入另一帖书芯中造成套帖的现象。5) 白版:印刷出现双张,手拨检查没有发现流入折页工序,折页在撞纸时也没有检查发现,折页后书帖出现另一面缺印空白的现象。6) 折角: 在撞页时没有检查到含有折角的印张或在装纸时出现新的印张折角,另外折页第一折进栅栏后,当输纸辊两侧松紧不一时,靠松的一侧速度慢便易造成折角,在收帖时没有检查抽出便会流进下个工序造成质量问题。7) 皱褶:折页机两折辊的间距调整太小,会将页张夹的过紧,易出现辊印痕或皱褶现象。8) 八字皱褶:由于打孔没有划破、划透;或打孔刀选择不当排气量不足,折页过程即会产生书帖天头背脊处八字皱褶的现象。9) 打孔落页:打孔刀所打的破口将书帖折缝划断,造成散帖、掉页的现象。10) 折线不准:由于印张拉规不准、叼口跑偏、开料不准、折页在撞纸时也没有检查发现印件拉规线跑偏超标并抽出或修裁;折页机输纸部的前规、侧规,栅栏挡规,折刀的前规、侧规调整不当;折出书帖产生黑色折标不居中(折缝)、 折线不准的现象。11) 压纸球撞伤:压纸球排列及材质(玻璃、塑料、钢)选择不当,在输送过裎中会使书帖上出现压纸球撞伤痕迹的质量问题。12) 小页:当折页折口误差大于2mm时,会使书册装订裁切后出现书帖未切开而造成小页不能翻阅的质量问题。13) 折页每沓计量不准:由于计数器不灵敏;折页过程不合格品抽出没有如数补齐;收帖每沓没有捆扎,零头没有另扎并标识计数;由此造成计数不准确,严重影响下道工序每首等量投料控制的实施,形成多帖少帖的质量隐患。14) 油迹:印件在折页过程中,由于折页机台上部分零件出现漏油滴到印件上的现象。15) 滚筒印迹:折页时,由于油墨未干或滚筒压力大,造成痕迹。16) 白边:书边上漏出白边。17) 次序错误:首数正反面次序颠倒。18) 跨页不准:翻开印刷品时,贯穿两面的图象、文字或线条对位出现偏移。19) 带脏(脏点):纸张上带有脏东西。2、配帖工序(成册工序)1) 错帖:也称串帖,上帖时没有很好检查版号、首号折标,同时没有实施三点手指确认法上帖,使错帖混入书帖进入配帖而造成错帖严重质量问题。2) 少帖:即缺帖或漏帖,由于贮帖台或吸帖工作不正常,另外少帖测控系统不灵敏造不能自动踢除即混人收帖,使书册中少掉了应该有的书帖,产生少帖质量问题。3) 多帖:由于贮帖不当,另外多帖测控系统不灵敏,造成不能自动踢除即混人收帖,使书册中多出不该有的书帖,产生多帖的质量问题。4) 倒帖:上贴时没有认真检查,书帖出现天地掉头并混入收帖成册造成倒帖质量问题。5) 撕帖:由于纸质薄软、风量过大、书帖间粘连、叼爪夹的过紧使下帖时将书帖撕破的质量问题。6) 撞不齐缩帖:配帖成册检后撞帖时,没有撞齐就进入捆扎、刷浆,刷胶后缩帖被整本书芯固定,装订切书后该缩帖的页张会造成版芯、页码位置上下偏差的质量问题。7) 捆扎马蹄状:捆书放摞时,没有使书册规矩平齐、四角垂直,绳子没有居中,同时没有夹紧、捆牢,造成捆好的书册歪斜,产生马蹄状,使书册不平直影响胶订质量。8) 散帖:捆扎后浆背,由于选用粘合剂不合适,或涂抹不均匀,或粘合剂浓度太稀,或没有完全干燥就进行分本,造成分本时散帖,影响胶订质量。9) 颠倒帖:由于上帖没有检查折标,同时每个塔页台都有相邻帖,又没有实施三点手指法确认上帖,使相邻的书帖进入错号搭页,造成一与二或四与五帖颠倒成二、一帖和五、四帖的配页差错的严重质量问题。10) 多头少尾:在割本时将上一本的最后一帖(首)割错给相邻的下一本,即头上多了一帖而少了尾帖;用散帖胶订也易造成多头少尾的严重质量问。3、胶订工序1) 空背: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偏短,或车速太慢,在封面被托打在书背的瞬间,背胶己处于局部半疑固状态,这时就会出现空背,同时引起书背皱褶的质量问题。2) 书芯内侧溢胶:夹书板底端与书背距离过大,书芯经铣刀铣开后易张开,上胶时出现渗透;胶轮上胶量过大、过高,上胶时胶挤入书芯内;托打过高引起渗透;产生书芯内侧溢胶的质量问题。3) 书芯前后页起皱:由于铣背不平整、书芯偏软、底侧胶上胶量过大、底胶轮过高、封面太硬、托打过度、书背不平行造成胶订后书芯前后页起皱的质量问题。4) 园背:胶层过厚、或托打动作与夹书板动作同时进行,而不是托打在夹书前完成,就会造成园背的质量问题。5) 书封歪斜:封面裁切不齐、输封面前规侧规调整不当、封面粘接移位造成书封歪斜、书背文字不居中的质量问题。6) 掉页:铣刀与夹书扳、书背距离过大,铣(拉)槽过浅,造成铣槽没有铣透最里页张,胶液没有渗透到位;折页时折缝跑空,最里页没被铣着无法粘胶;铣刀不锋利造成纸毛没有清除干净,将拉槽口堵塞;胶质量不佳;胶温没有控制在最佳粘着力的范围;胶辊与书背的距离不合适造成上胶不均匀;托打夹紧力度不足;以上这些都影响了书页牢固粘结力,造成掉页的质量问题。7) 封面与书芯粘接不牢脱胶:夹书板底端与书背距离过大,铣背没有铣平,两侧高低,使托打夹书时偏高的一侧产生卷角无法夹紧;侧胶温度没有控制在最佳粘着力的范围;侧胶上胶量不足;侧胶开放时间太短,车速太慢,夹紧时侧胶己处于局部半凝固状态;书夹边有胶粘剂拉掉前后页张;以上这些都影响封面与书芯粘接牢固的效果,产生脱胶的质量问题。8) 多帖少帖:由于分本时可能出现多帖少帖的书芯或散帖,在胶订上书芯前没有对书帖天头黑色折标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同时订完计量称重可能失灵造成多帖少帖混入合格品,产生重大的质量事故。9) 错帖:胶订上书芯时没有认真检查确认书芯天头黑色折标,使含有错版或错首号的书芯进入胶订,造成错帖的严重质量事故。10) 封面划伤:由于上封系统没有检查或调整好,书封在输送过程造成划伤的质量问题。11) 书背不平:书背本身在上夹板就不平齐;托书板调整不当;胶层过厚产生掉胶;夹书板夹书过紧而书芯又过于松暄,夹合出现书背变园弧状;下书时间过早而下书板设计不合理,书册没有定型便掉下被撞歪斜;以上这些都会导致胶订书背不平的质量问题。12) 书背两端有孔眼:由于书背厚度上下不一致,夹书无法平行,涂胶时顶书无法均匀;胶轮调整不当,涂胶后有钟乳石状,无法控制胶液塞满;均胶辊没起作用;下书板坡度过大、下书不平行;以上这些都会造成书背两端有孔眼的质量问题。13) 书芯断裂:热熔胶老化或没按规定定期清洗胶锅;胶质不佳(松香过多而变脆);没有根据纸种选择相应的热熔胶;两种胶混合使用;书封纸过厚,书芯纸过薄产生悬殊、相互拉力不等;以上均会造成书封与书芯相邻书页断裂的严重质量问题。14) 胶订包封出现的岗线:封面压痕过大或过小;包封面过松;夹紧块与托书板之间缝隙过大,夹力过大挤出岗线;书背涂胶过多溢在书脊上出岗线的质量问题。4、骑马订工序1) 重钉:指订后书册没被推出;紧钩爪没有托平影响了书册的输出,造成在原处又重订一次的质量问题。2) 钉脚不平:由于紧钩爪磨损;紧钩爪下的推板调得过低,使上面紧钩爪无法将钉脚托平托紧;紧钩爪盖板松弛;均会造成钉脚不平的质量问题。3) 钉锔弯脚出尖:一种是断裂尖,由于铁丝韧性过大,铁丝线径与成型槽不一致,压力过大或紧钩爪推板过高,铁丝被顶无处去而断裂,造成断裂尖的质量问题。另一种是不断裂尖,由于铁丝过软,成型滑板(或块)或厌钉极板有磨损,成形板块与压钉板之间有缝隙,造成铁丝被迫压挤成不断裂尖的质量问题。4) 钉锔飘浮:由于压力过小钉锔没被压平;压钉板过高或磨损;均会产生钉锔飘浮的质量问题。5) 钉脚乱扎:由于切刀与导丝孔有孔隙或磨损,造成切后的铁丝两端不齐整有勾状;铁丝下压订书时不垂直;铁丝过软;以上原因造成钉脚乱扎的质量问题。6) 钉脚扎破书页:由于书帖松喧;测厚轮过松;紧钩爪推板过高;以上原因均会造成钉脚扎破书页而落页的质量问题。7) 钉脚一长一短:由于送丝不一致或有故障、导丝轴磨损、调整不当,均会造或钉脚一长一短的质量问题。如果紧钩爪是固定(松下产品为弧形钉脚)钉槽,当钉脚短的一脚即会产生钉脚不够长在弧形中间(似同跷钉)而划伤手指的严重质量事故。8) 集帖链无尾板与书芯磨擦踵脏:由于无尾板油脏或链条运行不正常,造成无尾板咀磨擦到集帖链中版,使无尾板咀出现脏粉转移到书芯上去,形成书芯脏迹的质量问题。9) 多帖少帖:由于搭页台输帖系统调整不当、若缺帖测控及测厚测控系统不灵敏、没调试确认均可能造成多帖少帖质量问题。10) 倒帖错帖:由于折页工序流入或搭页上帖时没有按规定检查版号、黑色折标及三点手指法就上帖,会造成倒帖、错帖的严重质量事故。11) 犬耳:上帖时没有检查书帖折角,并将含有折角的书帖清除,造成切书后书册出现犬耳的质量问题。12) 切书后页码上下偏:由于折页书帖天头没有折准,黑色折标不在折缝居中,同时上帖没有检出清除;联动线集帖过程天头不齐;串页测控系统没有调好或不灵敏;均可造成切书后页码上下偏差超标的质量问题。13) 锔钉与书脊折缝线不正:由于每书帖间靠不紧,书帖间含有空气,订书时产生歪斜,造成锔钉与折缝线不正的质量问题。14) 切书歪斜:三面刀及书册输送系统调整不当、书帖含有空气,均可造成切书歪斜。5、成品检验1) 整批不合格进库:没有首检及按规定抽检、核对样书实施全检,仅全检外观,可能出现版号条形码全部错误、成品尺寸错误或超标、其中一首的首号全错、其中有一页码全错、其中有一印张印刷质量全部有同样问题(断笔缺划、图表缺限、踵脏、墨皮、划伤等整批印刷外观问题)、装订划伤及擦伤痕迹;这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均没有发现进入成品包装而入库,将造成重大质量事故。2) 错版:成品检验时没有对工作台、不合格箱、改正品箱、相关托盘进行清理干净、或同一工作台检验不同版号成品,造成检完收书堆垛托盘时错版混入的质量事故。3) 不合格品检出后又混入合格品内:成品捡验过程中没有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后直接放入不合格品箱,可能暂时放在工作台上,且没有标识,在收书堆垛托盘时一并放入,造成检出的不合格品又混入合格品内的严重质量问题。4) 书芯天头、地脚、前口的图文切到、小页、犬耳、皱褶混入合格品:由于成品检验没有严格实施对书册必须天头、地脚、前口各进行2斜面检查的方法,造成没有发现而进入检后合格品内的严重质量问题。5) 色差超标:成品检验没有严格按照色样进行校对检查,造成色差超标进入合格品的质量问题。如对于专色的产品,没有严格按照客户要求以及客户样品或PANTONE卡来对照。6、包装工序1) 包装错版:没有按包装施工单版号确认成品书版号、同一包装工作台同时2个版号进行包装作业、没有清理干净包装工作台及作业区域就进行下个单的包装作业、包装标签写错版号、用错包装标签;这些违规作业都将造成包装错版的严重质量问题。2) 包装数量误差:没有看清包装施工单的包装数量规定造成包装数量错误;电子称设定错误,没有以人工点数确认;己计量后的书册在没包之前,没有堆放好产生滑落造成每沓数量偏差而按己计量准确的进行包装;将零头装入纸箱封口后误认为是整箱数量;包装途中更换、新增人员又没有沟通清楚就进行包装作业;包装标签数量写错;以上这些都会导致包装数量错误的质量问题。3) 包装标签写错:没有严格按包装施工单上各要素填写清晰、准确、完整,造成包装标签写错,使送货或客户带来很大问题。4) 包装标识少贴、错贴:包装完没有按包装施工单将相关标识按规定的位置贴齐全(ROSH、零头标识等),出现少贴、错贴的质量问题。5) 包装或书册少贴标签或条形码:没有按包装施工施单包装件数或书册贴条形码册数领用相应数量的标签或条形码,包装完毕或粘贴条形码完后没有对包装件数与标签数进行核对或没有对己贴条形码书册与己领用条形码数量的核对,造成标签或条形码漏帖进库的质量问题。6) 粘贴条形码版号、版本号错误:打印作业没有按规定对施工单版号上的逐一字打钩确认;粘贴作业时没有按规定对施工单、条形码、书册进行核对版号、版本号,并在施工单的版本号上打再次打勾确认;粘贴完没有对贴坏的、剩余的与领用数进行核对、并回收还给条码打印室,同时没有在下一施工单作业前清理干净包装工作台,造成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