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支队处置硫化氢气体泄漏基本对策硫化氢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气体,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如一旦发生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保障系统等,同于消防支队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灭火救援预案中的内容与要求。一、硫化氢装置区泄漏事故的处置对策(一)装置区硫化氢泄漏的主要原因在石油炼化生产中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通常经过密闭酸水管线,贮罐存封再加工,由于硫化氢的腐蚀性易造成金属管线、贮罐、法兰破损而导致泄漏。(二)硫化氢气体特性1、理化性质硫化氢(Hydrogensulfide)为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相对密度1.19。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在地表面或低凹处空间积聚,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汽油、煤油、原油中,溶于水生成氢硫酸。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它能使银、铜及金属制品表面发黑,与许多金属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硫化物沉淀。2、毒性及对人的危害硫化氢属二级毒物,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浓度高时,全身性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但当浓度超过10mg/m3之后,浓度继续升高臭味反而减弱。在高浓度时,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弱来判断硫化氢浓度的大小。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是由于接触湿润粘膜与钠离子形成的硫化钠引起的。目前认为,硫化氢的全身作用是通过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三价铁及二硫键起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此首先受害。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也可直接麻痹患得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样”中毒。3、中毒表现(1)急性毒性。硫化氢的急性毒性作用的特点是:浓度越低,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越明显;浓度越高,全身性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表1-1是不同浓度硫化氢对人体的影响。表11不同浓度硫化氢对人的影响浓度(mg/m3)接触时间毒性反应1400立即30min昏迷并呼吸麻痹而死亡,除非立即人工呼吸急救。于此浓度时嗅觉立即疲劳,毒性与氢氰酸相近1000数妙钟很快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开始呼吸加快,接着呼吸麻痹而死亡7601560min可能引起生命危险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更长者可引起头痛、头昏、激动、步态不稳、恶心、呕吐、鼻咽喉发干及疼痛、咳嗽,排尿困难等全身症状3001h可引起严重反应眼及呼吸道粘膜强烈刺激症状,并引起神经系统抑制,68min即出现急性眼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肺水肿7015012h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亚急性或慢性结膜炎。吸入215min即发生嗅觉疲劳而不再嗅出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发生越快3040虽臭味强烈,仍能耐受。这是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及全身性症状的阈浓度47中等强度难闻臭味0.4明显嗅出0.035嗅觉阈值(2)慢性作用。尚不能造成动物的硫化氢慢性中毒,仅发现有眼的疾患如结膜炎、角膜损害等。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随接触浓度的不同,硫化氢中毒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差别。轻度中毒:普通化工生产中的硫化氢中毒多属于此类。较低浓度引起眼结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症状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经数小时或数天能自愈。中度中毒:接触浓度在200300mg/m3时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发炎或支气管炎,有咳嗽、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感等。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羞明、眼刺痛、有眼睑痉挛,患者看光源时周围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这是眼角膜水肿的征兆。重度中毒: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以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最为突出。患者可首先发生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如继续接触,则出现烦燥、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即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昏迷和抽搐持续较久者可发生中毒性肺炎、肺水肿和脑水肿。(2)亚急性中毒。一般把经常接触硫化氢而发生的局部刺激表现列为亚急性中毒。常见的眼刺激症状为发痒、异物感、流泪、羞明和视力模糊。检查有结膜充血和角膜混浊等变化。(3)慢性中毒。慢性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减退。一部分接触者有神经衰弱症状。有的尚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腱反射增强、多汗、手掌潮湿、持久的红色皮肤划痕等。偶而也能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三)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特点1、扩散迅速、危害大硫化氢气体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并通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需要及时疏散危害区域内的人员及其他有生个体。2、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死亡浓度较高硫化氢气体强烈剌激人的服内粘腹、通过呼吸道设入人体,引起元有效预防人员严重中毒、造成伤亡。3、具有可燃气体性质硫化氢气体易燃易爆、泄漏后的硫化氢体与空气混合后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易留在水道、沟渠、低洼等处,不易扩散。(四)处置程序与措施1、现场询情消防员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有无发生爆炸;泄漏罐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面积;有无人员伤亡;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2、侦察捡测利用有毒气体检测定硫化氢气浓度及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疏散。3、设立警戒以有毒气体检测到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致人死亡的浓度下限1/4处计起,以内的区域,在外50m内的区域为戒严区域。(1)戒严区域由安全保卫组负责看守。戒严区要禁止一切与处理事故无关的车辆和人员入内。(2)有毒物危险区域由火情勘查组负责看守。除消防指挥员、战斗员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灭火车辆外,禁止一切与处理事故无关的车辆和人员入内。入内人员要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滤毒罐等防毒面具。(3)剧毒危险区域由安全保卫组负责看守。除需要进入区域内处理事故的消防指挥员、战斗员和工作人员(人员限制到最低程度)外,禁止一切车辆和其它人员入内,入内人员必须经过批准登记,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如有毒气体对人的皮肤有损害,还应着全封闭式防护服(防化服)。4、降温排毒,防止爆炸。(1)组织水枪手对受火势威胁或易发生爆炸的放有毒物质的容器、反应塔、釜、锅和管线进行冷却降温,以防发生爆炸,造成新的毒源和有毒物质的扩散。(2)利用通风装置,采取破拆建筑结构、打开门窗等办法,排除室内有毒气体。对能溶于水的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可喷射雾状水流,降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3)与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堵塞漏洞、修复容器等方法,断绝毒源。(4)当可燃性有毒物质扩散,尚未燃烧时,应立即熄灭扩散区域内的一切火源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5、抢救、疏散人员(1)消防队到场后,如已发生爆炸,应迅速组织人员深入倒塌的建筑物中抢救人命,必要时,可调用吊车、推土机、风镐等设备协助救人。(2)对中毒较重、已经休克的人员,要先送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急救,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抢救。(3)若有毒区域内被困人员很多,应用火场应急广播和高音喇叭进行喊话,稳定情绪,讲明简易防毒方法,并指引疏散方向和通道。(4)当有大量毒气扩散,短时间内难经控制时,消防人员应协同有关部门按毒气扩散的范围,及时疏散可能遭受毒气侵害的人员,特别要先疏散毒源下风方向的人员。6、稀释降毒利用开花水枪或喷雾水枪向有毒气体扩散区域喷水,或利用吹风机吹扫驱散,亦可利用化学剂进行中和,降低有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7、关阀断源生产装置发生氯气泄漏,应由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情况的人员负责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消防人员负责出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8、化学中和储罐或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罐体或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形成无害或微毒废水。9、器具堵漏(1)管道壁发生泄漏,且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削或阀门损坏,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堵漏垫、堵漏楔、堵袋等专用器具实施封堵。(2)微孔跑、冒、滴、漏,可螺丝钉加粘合剂入孔内的方法堵漏。(3)罐壁撕裂发生泄漏,可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4)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也可直接使专门堵漏工具实施内外堵漏。10、洗消处理极据硫化氢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下述方法洗消:一是化学消毒法、即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溶液喷洒在染毒区成受污染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就应改变毒物性质,成为元毒和低毒物质,二是物理方法,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转移处理;对污染空气可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暂时封闭,依靠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通风等使毒气消失;也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五)战斗行动要求1消防车要从上风方向进入有毒火灾区域。水源的选用、水枪阵地的选择,在不影响火灾扑救效果的前提下,坚持从上风方向进攻为主的原则。2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不宜使用四面围堵战术,尽量在下风可侧下风方向,选择一个没有围墙或密集装置的地方,作为有毒气不规则扩散,造成人员伤害。3、阵地上的水枪手要少而精,主攻任务应由特勤人员担任。(六)注意事项1、消防人员在有毒气区域进行侦察、排险、灭火等行动时,应以小组为单独行动。2进入有毒区域的人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禁止无关人员进入。3要及时调派救护车辆和医务人员到场,随时抢救中毒人员。4在灭火(或消除事故)战斗结束后,对受有毒物质污染的消防车辆、器材、工具和装备,必须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对所有参战人员须进行卫生保健检查。二、处置井喷含有硫化氢气体泄漏的一般对策如发生井喷并含有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救援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职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保障系统等,同于消防支队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灭火救援预案中的内容与要求。硫化氢气体极易燃烧,本身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均能造成危害,对水质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硫化氢在整个井喷物质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其危害性很大,且比空气重,在大气中越积越多,也是整个处置过程中重点防范的对象。(一)灾害现场侦察1、迅速查明喷射气体中硫化氢气体浓度;2、迅速查清井场周边人口分布情况和下风方向的村庄、学校、单位及人员密集场所等;3、其他情况侦察按一般井喷事故侦察要求内容实施。(二)警戒以有毒气体检测仪检测到硫化氢气体报警区域的外边缘(即空气中含硫化氢浓度达到下限1/4处)计起,以外500m以内的区域为警戒区域。并实施戒严封锁。戒严区由安全保卫组负责看守。戒严区域要禁止一切火源、电源、火花和炽热物体,禁止一切与处理事故无关的车辆和人员入内。(三)疏散与救助1、对于染毒区和危险区的人员向上风或侧风方向进行引导疏散;2、对老人、儿童、体弱多病的人员要安排专门车辆快速疏散到安全区域;3、利用有线广播和广播车进行喊话疏散,安排专门人员做好疏散道路向导;4、夜间要用照明车或其他照明设备,照明疏散道路;5、对于有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死亡区域进行逐户搜索,发现人员中毒立即送到医疗部门急救。(四)井口处置1、对于暂时不可控制,硫化氢含量极高,易造成大面积人员中毒的井喷事故,在疏散好井场周围人员时,应请示总指挥部予以点燃;2、采取井上工艺措施按一般井喷火灾处置措施进行。(五)消防对策1、掩护清理阶段的消防对策利用机器人喷扫工作面,使现场形成湿面,防止火花、静电产生引起爆炸;用高压带架水枪、自摆炮清扫防控区域,以清除集聚在地面的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始终实施喷雾保护;用高压水炮、水枪控制气流扩散方向;做好个人防护,前沿阵地战斗员着隔热服、避火服;尽量在上风向操作,并时刻注意风向改变。2、喷沙切割阶段的消防对策继续实施清场过程中的各种保护措施;并按发生火灾情况下的战斗进行力量部署;井筒用钢丝绳绑牢,用吊车紧紧的牵引住。随时注意做好第一冲击波的个人保护和紧急疏散,并做好爆炸后有毒气体的防护。3、吊装井罩阶段的消防对策用高压水枪对井口及地面进行清扫;全部机械设备进行湿水;井口装置涂抹润滑油,防止碰撞时发生火灾;无关人员、器材远离现场。4、放喷引燃阶段消防对策消防车实施喷雾保护;采取远距离点火;布置好带架水枪,防止回火爆炸。5、若发生火灾同于井喷火灾处置方案。(六)撤退在长时间扑救含有硫化氢气体的井喷火灾,由于井底压力一直不减,反而逐渐增大,井架有倒塌变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关系策划师职业技能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B17考试模拟题库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实操培训题集
- 护理教学课件资源有哪些
- 2025年渗透测试初级面试模拟题集宝典
- 2025年安全员招聘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村级水管员供水管理笔试题库
- 2025年机关节能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安全员C证复审强化复习题库
- 扁鹊见蔡桓教学课件
- 医院病历单请假用
- 肝胆外科专科知识题库及答案
-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 滁州市珠龙广卫绢云母粉厂滁州市南谯区将军山绢云母矿1万吨-年露天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迷你中长导管-
- 钢质防火门安装施工方法
- 优化物理教学策略的思考(黄恕伯)
- GB/T 26358-202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
- GB/T 12008.7-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黏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