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中数学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时教案旧人教_第1页
广西高中数学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时教案旧人教_第2页
广西高中数学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时教案旧人教_第3页
广西高中数学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时教案旧人教_第4页
广西高中数学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时教案旧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垂线定理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记忆并应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理解公式cos1cos2cos的证明及其初步应用;(课本第122页第3题)3理解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与其异面的面对角线互相垂直及其应用;4了解课本第33页第11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并应用它们来解有关的题教学的难点是在讲公式cos1cos2cos应用时比较2与的大小教学设计过程师:上一节课我们讲了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并初步应用了这两个定理来解一些有关的题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应用这两个定理来解一些有关的题,先看例1例1 如图1,AB和平面所成的角是1;AC在平面内,BB平面于B,AC和AB的射影AB成角2,设BAC求证:cos1cos2cos师:这是要证明三个角1,2和的余弦的关系,1已经在直角ABB中,我们能否先作出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使2和是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生:作BDAC于D,连BD,则BDAC于D这时2是直角BDA中的一个锐角,是直角ABD中的一个锐角师:刚才的表述是应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时常常使用的“套话”,我们一定要很好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现在已经知道1、2和分别在三个直角三角形中,根据三角函数中的余弦的定义分别写出这三个角的余弦,再来证明这公式师:这个公式的证明是利用余弦的定义把它们转化成邻边与斜边的比,为此要先作出直角三角形,为了作出直角三角形我们应用了三垂线定理当然也可用它的逆定理这个公式是在课本第121页总复习参考题中的第3题我们为什么要提前讲这个公式呢?讲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为了用这个公式,因为在解许多有关题时都要用到这公式那我们要问在什么条件下可用这个公式?生:因为1是斜线AB与平面所成的角,所以只有当图形中出现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才有可能考虑用这公式师:为了在使用这个公式时方便、易记,我们规定1表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是平面内过斜足的一条射线与斜线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射线与斜线所成的角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公式的应用应用这个公式可解决两类问题第一是求值即已知这公式中的两个角,即可求出第三个角或其余弦值例如:60,这时2;当145,2135时,coscos45cos135第二是比较2与的大小因为我们已经规定1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定有0190,它的大小不变,为了比较2与的大小,下面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1)290,因为290,所以cos20,因此coscos1cos20,故90当90时,我们也可以证明290一条直线如果和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斜线垂直这就是三垂线定理一条直线如果和斜线垂直,那么它就和斜线的射影垂直这就是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公式是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一般情况,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这公式的特殊情况现在我们来研究在2是锐角时,2与的大小(2)0290师: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怎样来比较2与的大小?生:因为0190,所以0cos11,又因为0290,所以0cos21又因为coscos1cos2,所以0cos11,而且coscos1cos2cos2,在锐角条件下,余弦函数值大的它所对应的角小所以2师:现在我们来讨论当2是钝角时,2与的大小(3)902180在这个条件下,我们不再用公式cos1cos2cos做理论上的证明来比较2与的大小,而是一起来看模型(或图形)我们假设2的邻补角为2,的邻补角为,即22180,180在模型(或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当2是钝角时,也是钝角,所以它们的两个邻补角2和都是锐角,由对第二种情况的讨论我们知道2由等量减不等量减去小的大于减去大的,所以由21802,180,可得2根据以上讨论现在小结如下:当290时,290,它们都是直角当0290时,2,它们都是锐角;当902180时,2,它们都是钝角关于公式cos1cos2cos的应用,今后还要随着课程的进展而反复提到现在我们来看例2例2 如图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1)A1C平面C1DB于G;(2)垂足G为正C1DB的中心;(3)A1G2GC师:我们先来证明第(1)问要证直线与平面垂直即要证什么?生:要证A1C与平面C1DB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师:我们先证A1C为什么与DB垂直?生:连AC,对平面ABCD来说,A1A是垂线,A1C是斜线,AC是A1C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因为ACDB(正方形的性质),所以 A1CDB(三垂线定理)同理可证A1CBC1因为A1C平面C1DB(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理)(在证A1CBC1时,根据情况可详、可略,如果学生对应用三垂线定理还不太熟悉,则可让学生把这证明过程再叙述一遍,因为这时是对平面B1BCC1来说,A1B1是垂线,A1C是斜线,B1C是A1C在平面B1BCC1上的射影,由B1CBC1,得A1CBC1)师:现在来证第(2)问,垂足G为什么是正C1DB的中心?生:因为A1BA1C1A1D,所以BGGC1DG,故G是正C1DB的外心,正三角形四心合一,所以G是正C1DB的中心师:现在来证第(3)问,我们注意看正方体的对角面A1ACC1,在这对角面内有没有相似三角形?生:在正方体的对角面A1ACC1内,由平面几何可知A1GC1OGC,且A1C1OCA1GGC,所以A1GGC21,因此A1G2GC师:例2是在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与其异面的面对角线互相垂直引申而来,而例2也是一个基本的题型,对于以后证有关综合题型时很有用所以对例2的证明思路和有关结论,尽可能的理解、记住现在我们来看例3例3 如图3,已知:RtABC在平面内,PC平面于C,D为斜边AB的中点,CA6,CB8,PC12求:(1)P,D两点间的距离;(2)P点到斜边AB的距离师:现在先来解第(1)问,求P,D两点间的距离师:现在我们来解第(2)问,求P点到AB边的距离生:作PEAB于E,连CE则CEAB(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PE就是P点到AB边的距离师:要求PE就要先求CE,C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如何求它斜边上的高呢?生:可用等积式CEABACCB,即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乘积等于两直角边的乘积师:这个等积式是怎样证明的?生:有两种证法因CEAB是RtABC面积的二倍,而ACCB也是RtABC面积的二倍,所以它们相等;也可用BCEABC,对应边成比例推出这个等积式师:这个等积式很有用,根据这个等积式,我们可以由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求出斜边上的高,这个等积式以后在求有关距离问题时会常常用到,所以要理解、记住、会用现在就利用这等积式先求CE,再求PE师:通过这一题我们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距离概念及求法;在求点到直线距离时,经常要用到三垂线定理或其道定理;在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时会利用上述的等积式来求斜边上的高现在我们来看例4例4 如图4,已知:BAC在平面内,PO ,PO平面于O如果PABPAC求证:BAOCAO(这个例题就是课本第32页习题四中的第11题这个题也可以放在讲完课本第30页例1以后讲不论在讲课本第30页例1,还是在讲这个例时,都应先用模型作演示,使学生在观察模型后,得出相关的结论,然后再进行理论上的证明,这样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具体、实在,因而效果也较好)师:当我们观察了模型后,很容易就猜想到了结论即斜线PA在平面上的射线是BAC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现在想一想可以有几种证法?生:作ODAB于D,作OEAC于E,连PD,PE,则PDAB,PEAC所以RtPADRtPAE,因此PDPE,故ODOE,所以BAOCAO师:今天我们讲了公式cos1cos2cos能否用这公式来证明这题(利用这公式来证明这个题,完全是由学生想到的,当然如果有的班学生成绩较差,思路不活,也可做些必要的提示)生:因为PAO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所以可以考虑用公式cos1cos2cosPAO相当于1;PABPAC它们都相当于,由公式可得22,即BAOCAO师:今天我们是应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解这四个例题例1、例2、例4是三个基本题对这三个题一定要会证、记住、会用关于这三个题的应用,以后还会在讲课过程中反复出现在高考题中也曾用到作业课本第33页第13题补充题1已知:BSC90,直线SA平面BSCSASBASC60,求:SA和平面BSC所成角的大小452已知:AB是平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