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五期断代和十项标准_第1页
甲骨文的五期断代和十项标准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作宾于一九三二年写出并于一九三三年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一书,文中构筑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至今还是国内外甲骨学界和商史研究中所普遍使用和承认的基本方法。可以说这篇甲骨学史上的名作,为甲骨文学商史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时期。 在甲骨文断代研究6例中,董作宾将盘庚迁殷至纣王灭亡这二百七十三年间的殷墟甲骨文,分为下述五个不同时期。即: 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 盘庚、小辛、小乙、(一世三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丁、文丁(二世二王); 第五期:帝亡、帝辛(二世二王); 这五个不同时期,是用下述十项标准研究甲骨文得出的。 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 这“十项标准”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看似是“浑沌”一团的十余万片甲骨时代的大门,使其“各归其主”,有条不紊的划归五个不同时期,隶属八世十二王的名下。这里先将分期断代中的十项标准介绍如下: 一、世系。所谓“世系”,就是商人祖先的世次,包括直系及旁系。由此可知商先王之间的远近亲属关系,是判断甲骨文时代早晚的“纲”。 二称谓。“称谓”是占卜时的王对自己亲属的称呼。甲骨文多是在位的王命令史官为其卜问(或王亲自卜问)的,既然史官代表王卜问或记事,卜辞中对所祭祖先的称谓,是由帝王与祖先疏远疏近而定。时王称自己所祭的父辈为“父某”,母辈为“母某”,兄辈为“兄某”,子辈为“子某”,祖父、祖母以上亲属均称之为“祖某”,“妣某”。辈次更远者,则径称其名谥。据此就可以在商世系表上将这个占卜的王所处的时期清楚地推断出来。因此,用标示时王与各祖先关系的称谓判定甲骨文的时代是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贞人。“贞人”是商王朝代表时王占卜并记事的史官,他们都是商王朝的知识分子,不同的贞人供职于不同的商王。贞人的时代,是由甲骨文上的称谓决定的。有的贞人根据其称谓既已判明时代,也就可以把与他同时出现于一版上的贞人,也定为同一时代。这就是“贞人同版”。我们再把根据“共版”关系的贞人与其它的贞人联系起来,就可以找出每一期的贞人组,这样,就可以根据甲骨上出现不同时期的贞人,判定甲骨文的时代。 四、坑位。甲骨文字的时期延展至帝辛,有二百七十余年之久,经过这样长的时间,甲骨坑就可能有时代的差异,每一个坑就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这里的“坑位”实际上指甲骨出土的地区,即在小屯村及其北地曾被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区,而不是现在考古学严格意义上的“层位”和“灰坑”。这一标准,只有在科学发掘之后才能树立。 以上所说世系、称谓、贞人、坑位四项标准中,前三项即世系、称谓、贞人三位一体,是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基础,因而也有学者认为此三者是分期断代的“第一标准”。依据“第一标准”,我们就可以定出一批时代明确的标准甲骨文片,既包括由称谓决定时期的甲骨文,又包括较多的由贞人可定时代的甲骨。再通过这批标准甲骨片的整理和归纳,还可以派生出其它各项标准。 五、“方国”。各不同时期的方国,是由“第一标准”所确定的时代明确的甲骨文中所归纳出来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每一时期甲骨上经常出现的方国名作标准,去判明一些甲骨的时代。 六、“人物”在断代例中,只初步列举各时期的不同人物,诸如史官、诸侯、小臣等,并以武丁时几个特别人物为例,以证明由“第一标准”断代后所确定的不同时期“人物”,根据这些“人物”就可作判定甲骨时代。 七、“事类”。既占卜的事情。有关祭祀的卜辞对断代很重要。每一时代的祭法和所祭的祖先神祗都有不同,如父、祖、母、妣的称谓。当然,这些特定的风尚和内容,也是由“第一标准”确定的甲骨文归纳出来,并反过来用这些特定的风尚和内容定其他甲骨的时代。 八、“文法”。卜辞的文法极为简单,然而由文法的随时变易,也可作为划定时期的标准。特别时商代二百余年间始终不断的占辞,文法是有变化的,但变化不大。 九、“字形”。殷墟文字,经过二百余年的长期发展,许多字都有它由繁而简的演变过程,每一时期,都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字形。 十、“书体”。所谓“书体”就是甲骨文的书写风格。董作宾把各期书法特点概括为:第一时期的雄伟,第二时期的谨饬,第三时期的颓废,第四时期的劲峭,第五时期的严整等。 董作宾由“贞人”的发现到断代研究“十项标准”的建立,是他对甲骨学研究的重大贡献。“断代例”的发明,是甲骨文研究中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涌现与人们认识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