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看一看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1)箭头所示的顺序。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2)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说明: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A族、第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a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验证b用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I1越小,金属性越强,表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3).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对的能力叫做该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的趋势.电负性的运用:a确定元素类型(一般1.8,非金属元素;1.7,离子键;乙丁B原子半径:辛戊甲C丙与庚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D形成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己戊神秘的鬼火: 夏天的夜晚,在墓地常会出现一种青绿色火焰,一闪一闪,忽隐忽现,十分诡异。很多人遇到这些都会毛骨悚然,赶紧逃跑。谁知,那火还会跟着人,你跑它也跑,古人认为是鬼魂在作崇,就把这种神秘的火焰叫做“鬼火”,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人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这种气体冒出地面,遇到空气后会自我燃烧起来,但这种火非常小,发出的是一种青绿色的冷光,只有火焰,没有热量。夏天的温度高,易达到磷化氢气体的着火点而出现“鬼火”,又由于燃烧的磷化氢随风飘动,所以,所见的“鬼火”还会跟人走动。这就是旷野的“鬼火”。专题2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看一看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内容:离子键离子晶体1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强弱的判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晶格能的大小来衡量,晶格能是指拆开1mol离子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阴离子和阳离子所吸收的能量.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离子晶体: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的晶体.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NaCl型和CsCl型.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6个钠离子,每个氯化钠晶胞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周围有8个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周围有8个铯离子,每个氯化铯晶胞中含有1个铯离子和1个氯离子.NaCl型晶体CsCl型晶体每个Na+离子周围被6个C1离子所包围,同样每个C1也被6个Na+所包围。每个正离子被8个负离子包围着,同时每个负离子也被8个正离子所包围。(3).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位置顶点棱边面心体心贡献1/81/41/21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键和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键(“头碰头”重叠)和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2)共价键三参数.概念对分子的影响键能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长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10-10米)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键角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单位:度)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3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2)键的极性: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3)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形成原因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存在的共价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极性键分子内原子排列对称不对称想一想1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吗?2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吗?练一练1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是得到晶体的三条途径之一B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最好的方法是观察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C水晶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相同D只有无色透明的固体才是晶体2下表所列物质晶体的类型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A氮化硅磷酸单质硫B单晶硅氯化铝白磷C金刚石烧碱冰D铁尿素冰醋酸3某离子晶体中晶体结构最小的重复单元如图: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化学式可能为( )ACaF2 BCaO2 CCaC2 DNa2O24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随意的C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每个Na周围吸引一个Cl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B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6共价键是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的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C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分子内部的原子的数量关系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溶于CCl4 C蔗糖溶于水 DHCl溶于水8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而CH4是sp3杂化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9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且为极性分子的是( )ACS2 BCH4 CCH3CH2Cl DCHCH10(12分)(1)光气(COCl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原料,下列分子的构型与COCl2分子构型相同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_。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NH3 DCO2甲醇(CH4O)与甲醛(C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通常情况下甲醇呈液态而甲醛呈气态,原因是 。(2)Fe、Al、Cu三种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是_(填元素符号)。(3)CaC2中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1 mol O22+中含有的键数目为_。(4)已知NaCl、MgO的晶体类型相同,但MgO的熔点远远高于NaCl的熔点,原因是_。 专题3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看一看分子的空间构型1、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许多性质是相似的,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1)等电子体的判断方法:在微粒的组成上,微粒所含原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构成上,微粒所含价电子数目相同;在微粒的结构上,微粒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相同。(等电子的推断常用转换法,如CO2=CO+O=N2+O= N2O= N2+ N= N3或SO2=O+O2=O3=N+O2= NO2)(2)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相似,空间构型相同,可运用来预测分子空间的构型和性质。2、价电子互斥理论:(1)价电子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ABn型分子(离子)中中心原子A周围的价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价电子对数(n),价电子对尽量远离,使它们之间斥力最小。(2)ABn型分子价层电子对的计算方法: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按提供的价电子数计算,如:PCl5中O、S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 如:NH4+:;SO42- :3、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形成键;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杂化轨道能量相同,成分相同,如:每个sp3杂化轨道占有1个s轨道、3个p轨道。杂化轨道总数等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2)s、p杂化轨道和简单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spsp 2sp 3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夹角180 o120 o109o28中心原子位置A,BAAAAA中心原子孤对电子数000123分子几何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字形直线形实例BeCl2、Hg Cl2BF3CH4、SiCl4NH3、PH3H2O、H2SHCl(3)杂化轨道的应用范围:杂化轨道只应用于形成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加成键的孤对电子。(4)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键,用去了2个p轨道,形成的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有1个键,形成的是sp 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则形成的是sp 3杂化。4、分子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和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离子)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杂化类型VSEPR模型分子空间构型键角分子的极性CO22sp直线直线形180 o非SO23sp 2平面三角V字形极H2O、OF2、3sp 3平面三角V字形极HCN2sp直线直线形180 o极NH34sp 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 o18极BF3、SO33sp 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120 o非H3O+4sp 3正四面体三角锥形107 o18CH4、CCl44sp 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o28非NH4+4sp 3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形109o28非HCHO、COCl23sp 2平面三角平面三角形极想一想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均含有配位键的是( )AH2O、Al2Cl6 BCO2、SO42CPCl5、Co(NH3)4Cl2Cl DNH4Cl、Cu(NH3)4SO4练一练1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三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C三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非极性分子D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2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B乳酸()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因为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D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比HClO的多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4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 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5 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BF3 CH2=CH2 CHCH NH3 CH4A B C D6对乙炔分子中化学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键B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C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D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键7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但空间立体构型为V形的是( )AOF2 BCO2 CSO2 DNH48关于乙炔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炔的键角为180,是非极性分子B碳原子sp杂化轨道形成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键,且互相垂直C碳碳三键中三条键能量大小相同,其键长是碳碳单键的D乙炔分子中既有极性键也有非极性键9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立体构型不是平面三角形的是( )ACO32 BCH4 CBF3 DSO3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和CH4属于等电子体,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CBF3、NCl3、H2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NCl3D向盛有硫酸铜溶液试管里加入过量氨水,将得到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选修三综合测试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D、H+和H2是氢的四种不同粒子B12C和13C、石墨与金刚石均为同位素CH和D是不同的核素D和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2下列实验能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活泼的事实是( )A常温下氮气很稳定 B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易液化C硝酸易挥发 D硝酸是强酸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氕和氘 B甲烷和乙烷 C金刚石和石墨 D丁烷和异丁烷4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混溶的是( )A乙醇和油脂 B酒精和水 C苯和水 D汽油和煤油5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只有 B只有 C只有 D6下图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试判断其中属于NaCl晶体结构的是( )A B C D7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l3分子中的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能均相等DPCl3是非极性分子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D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9A、B、C、D 四种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1)B元素的名称: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2)A、B形成的化合物为 化合物;(A.离子B.共价)(3)C的元素符号: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10(1)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n越小的能层中的电子能量越 。理论研究证明,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第三能层有3个能级,分别为3s、3p和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 原子。(2)NN的键能为946kJmol1,NN单键的键能为193kJmol1,计算说明N2中的 键更稳定(填“”或“”)。(3)在配离子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的微粒是 ,配离子 Cu(NH3)42+的配体是 。(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NH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VSEPR构型为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11某文献中指出“氯化铝、氯化锡为共价化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实其结论的正确性。12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该元素的符号是_。(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该元素的名称是_。(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 _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看一看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2、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焓变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H表示。(2)反应焓变H与反应热Q的关系。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H,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H后注明反应温度。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1)电解的概念: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2、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2)铜的电解精炼。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阴极反应:Cu22eCu(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 Cu22eCu 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3)原电池的电能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3)金属的防护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想一想反应的吸热放热是否与反应条件有关?练一练1己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CO的燃烧热为,则H2的燃烧热为B反应C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D若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产物时前者放热更多,则2将某固体氢氧化物M与NH4Cl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有一薄层水)中混合反应后,用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则该反应所对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图是(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 可以再生,下列全部属于新能源的是一组是(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海洋能 地热能 风能 氢能A B C D除外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酸碱中和反应C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5下面几种情况,能够形成原电池的是( )6下图为水果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少 B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 C铜电极逐渐溶解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高温水蒸气通过炽热的铁粉,铁粉变红色B向Fe(OH)3胶体中滴加稀H2SO4,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C将市售食盐溶于水,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色,说明不是加碘盐DCu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弱,故水库铁闸门上接装铜块可减缓铁腐蚀8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 B液态水变成水蒸气C弱酸弱碱电离 D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9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锌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10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2OH2H2O2e BO24H4e2H2OCH2 -2e2H DO22H2O4e4OH1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镀层破坏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C关闭高能耗的化工企业,体现了“低碳经济”的宗旨D雾霾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导致的 烧不坏的衣服: 我们都知道:衣服扔到火里就会点燃,但有种衣服放到火里却烧不着,这是什么“魔衣”呢?其实,衣服烧不坏的原因是它的材料与普通衣服不同,它是用石棉做的。石棉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性与防腐蚀性,不易燃烧,故被广泛应用。石棉本身并无危害,但它的纤维细小到肉眼无法看见,被吸入肺部,容易导致肺癌。专题2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看一看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1)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2)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3)计算公式:v=c/t(:平均速率,c:浓度变化,t:时间)单位:mol/(Ls)(4) 影响因素: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2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_不移动_(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_减小_,生成物浓度也_减小_, V正_减小_,V逆也_减小_,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_大_的方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吸热反应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_放热反应_方向移动。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体积缩小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_体积增大_方向移动。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_不移动_。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_时间_。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三、化学平衡常数(一)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_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_比值。 符号:_K_(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_变化的浓度_,不是起始浓度也不是物质的量。2、K只与_温度(T)_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_进行程度_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_生成物_的浓度越大,它的_正向反应_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_完全_,反应物转化率越_高_。反之,则相反。 一般地,K_105_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Q:浓度积)Q_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_=_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_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_吸热_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_放热_反应四、等效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2、分类(1)定温,定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必须要保证化学计量数之比与原来相同;同时必须保证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的物质的量与原来相同。第二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来相同即可视为二者等效。(2)定温,定压的等效平衡只要保证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之比相同即可视为等效平衡。想一想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练一练1对于反应2H2O2=2H2O+ O2,下列措施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A减小压强 B加热 C加水稀释 D降低温度2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3对一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下列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缩小体积以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强 B保持体积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催化剂4下列变化过程中,S0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氢气与氯气合成氯化氢C氨气与氯化氢合成氯化铵 D加热KMnO4制O25能用能量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 B、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C、放热反应容易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大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 (g) 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同时生成amolNH3C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HD每生成1mol NN,同时生成6molNH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 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C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 D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的反应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9.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0某一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使用了催化剂时,其转化率为( )A大于25.3% B小于25.3% C等于25.3% D不能确定11反应mA(g)+ nB(g)pC(g)+qD(g),经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的浓度减少了a mol/L,同时C的浓度增加了2a/3 mol/L,又测得平均反应速率v(C)=2v(B)。达到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给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那么该反应可表示为( ) A2A(g)+ 6B(g)3C(g)+5D(g) B3A(g)+ B(g)2C(g)+2D(g)C3A(g)+ B(g)2C(g)+ D(g) DA(g)+ 3B(g)2C(g)+2D(g)1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12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风险防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行政法学考试真题及答案汇编
- 多元化2025年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班级事务分工与协作计划
- 【金华】2025年浙江金华市永康市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9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数据安全中的加密技术试题及答案
- 人才继任计划的制定与落实
- 提升仓库服务质量的思考计划
- 秋季实践教学与实习安排计划
- 软件水平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配送方案
- 2023年定西地区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GB/T 14352.2-2010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钼量测定
- GB/T 10069.3-200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 GB 252-2015普通柴油
- 《活着》作品简介名著导读PPT
- 硅酸钙板、含锆型硅酸铝纤维棉、高铝型硅酸铝纤维棉技术规格
- 2018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共14个附表excle带公式只更改标红部分即可带说明
- 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20项要点)
- 《人机工程学》第5章人的作业能力与疲劳课件
- 彩钢产品合格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