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注音1.慊2.畎亩3.傅说4.胶鬲,qi,qun,yu,g,二、通假字1.行有不慊于心2.无若宋人然3.往送之门,戒之曰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5.曾益其所不能6.困于心,衡于虑7.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助,衡:通“横”,横塞,无:通“毋”,不要,曾:通“增”,增加,戒:通“诫”,告诫,女:通“汝”,你,慊:通“惬”,快心、满意,2,夫子恶乎长,3,(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恶:疑问代词乎:在,知言:懂得言辞,善:善于养:培养,浩然:盛大流行的样子,至:程度副词,最,以:介词,用,无害:不加损害,为:作为,馁:萎靡不振,慊:通“惬”,快心、满意,是:指示代词,这些,而:表承接,馁:萎缩,以:因为,外:意动,认为是外物,4,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正:预期,有事:做事,然:那样,闵:忧虑,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表因果关系,芒芒然:疲倦的样子,徒:仅仅,病:n-adj,疲累、倦困,以为:认为,趋:快步走,耘:除草,而:表递进,而且,5,译文: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懂得言辞,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很难说。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塞在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萎靡不振了。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6,译文:我们一定做集义养气的事,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惦记着它,但不要促使他生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一个老是忧虑自己的禾苗不长而去拔苗的人,很疲倦地回到家中,对他家里人说:今天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快步赶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人帮助禾苗生长的是很少的。以为集义养气没有用而放弃它的,是种庄稼不锄草的人;促使它生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用处,而且还损害了它。”,7,1、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2、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8,大丈夫,9,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诚:的确,确实,熄:战争平息,是:这些人焉:哪里,冠:n-v,举行冠礼,戒:通“诫”,告诫,之:主谓之间,消独,戒:谨慎,行:行走,以为:把作为,由:遵循,淫:使动,使.惑乱,移:使动,使.改变,屈:使动,使.屈服,10,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真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没有战事。”孟子说:“这些人哪里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作为正道的,是妇女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住宅(即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即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即义)上,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民众(一起)遵循仁义道德,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富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权势和压力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才叫他做大丈夫!”。,11,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关键词:大丈夫论题:“何谓大丈夫?”,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发:兴起,畎亩:田地,田间,版筑:筑土墙,故:所以,于:介词,在是:这,举:动词的被动,被提拔,苦:使困苦,劳:使受劳累,饿:使挨饿,空乏:使受穷困,拂乱:使不如意、不成功,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通“增”,增加,14,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恒:常常过:v,犯错,然后:这样以后,作:振作,奋起,于:在,衡:通“横”,横塞,喻:明白,入:内,法家:守法不阿的大臣拂士:直言敢谏的贤士,出:外,生:使生存,死:使灭亡,15,译文: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者中兴起,傅说从筑墙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提拔出来的,管子从狱官的手中被释放并且得到提拔,孙叔敖被从海边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做买卖的场所被提拔出来。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意和志气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肚子挨饿,使他受穷困,使他做的事不能如意,不能成功,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能力。,16,译文: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错误。在心中困苦,思虑在心中横塞,然后发愤振作;表现在脸色,传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明白。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贤士,外没有敌国干涉与侵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知,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宁快乐却足以使人灭亡。”,17,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共同点: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实施方案
- 2025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家校合作计划
- 幼儿园秋季运动技能提升计划
- 2025年德育教育教师培训计划
- 六年级科学复习计划与家校合作
- 针对阅读困难学生的支持计划
- 2025教科版小学科学自主学习计划
- 探索岭南文化的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 2025年湘少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课程资源整合
- 2024-2025项目管理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汇编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试卷
-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土地资源学-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课件
- 创新创业创造美好生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青海师范大学
- 影视配音艺术实用教程
- 医疗器械配送方案
- 2023年定西地区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GB/T 14352.2-2010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钼量测定
- GB/T 10069.3-200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3部分:噪声限值
- 《活着》作品简介名著导读PPT
- 硅酸钙板、含锆型硅酸铝纤维棉、高铝型硅酸铝纤维棉技术规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