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塑厂-临电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木塑厂-临电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木塑厂-临电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木塑厂-临电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木塑厂-临电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现场勘测2四、低压部分2五、负荷计算3六、选择导线截面和电气开关的型号6七、配电系统设计6八、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防火措施8九、现场临时用电总平面图9十、配电箱系统图10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规范GB50194-93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北京恒通创新木塑厂研发楼及A、B、C座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保证措施及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北京恒通创新木塑厂研发楼及A、B、C座厂房工程地址:北京良工工业园区建设单位:北京恒通创新木塑科技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集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督单位:房山区监督检查站施工单位:北京房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三、现场勘测:本工程经项目部组织项目经理、项目工地负责人会同甲方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确定了该方案;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且地下无各种电缆及管道,现场周围无架空线路。四、低压部分 本供电系统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电源由工业园区内总配电室供给现场总配电柜,配电柜柜做重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引来进入现场临时用电总配电柜即一级箱(以下称A箱)从A-01箱上接于A-02箱,两箱共计分出11个B箱序号为B-01-11,B-01箱为生活区用电,B-02为办公区用电,其余均为工程用电,由此下设三级箱(以下称C箱);进入工程总箱的电缆(根据以下计算结果);电缆埋地0.6m,上下各垫10Cm沙子,上盖砖作为电缆保护层并做好标志牌。为方便施工维修和各施工用电计量,A箱内加设隔离开关和三相有功电度表。 用电设备统计表1.塔吊75KW3台32.钢筋弯曲机、切断机8KW4台3.木工房电刨、园盘锯3.5KW2台4.电焊机组12.5KW8台5.照明用镝灯3.5KW8台6.振捣器组2.2KW5台7.套丝机、砂轮锯组12KW1组五、负荷计算:Pe:额定功率;KC:周期系数;Pj:计算功率;Ij计算电流;COS:功率因素;S:视在功率。1、塔式起重机: 功率因素:COS=0.9,周期系数KC=0.9,额定功75KW; Pj=PeKC=750.9=67.5KW S=Pj/COS=67.5KW/0.9=75KVA Ij=S/3380=75KVA/3380=114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143A采用35mm2的铜芯电缆,故此线路采用YJV335+2*16mm2的电缆;即B-04、B-06、B-08箱进线采用此型号2钢筋弯曲机、切割机:功率因素:COS=0.75,周期系数KC=0.7,额定功率Pe=8KW; Pj=PeKC=80.7=5.6KW S=Pj/ COS=8KW/0.75=11KVA Ij=S/3380=11KVA/3380=16.7A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16.7A采用2.5mm2的铜芯电缆,故每台机械线路采用YJV5*2.5的电缆;3、电刨、圆盘锯: 功率因素:COS=0.75,周期系数KC=0.7,额定功率Pe=3.5KW; Pj=PeKC=3.50.7=2.5KW S=Pj/ COS=2.5KW/0.75=3.3KVA Ij=S/3380=3.3KVA/3380=5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5A采用2.5mm2的铜芯电缆,故每台机械线路采用YJV42.5mm2的电缆;4、电焊机组: 功率因素:COS=0.9,周期系数KC=0.45,视在功率S=12.5KW; Pj=SCOS=12.50.9=11.25KW Pe=Pj/KC=11.25/0.45=25KVA Ij=S/3380=25KVA/3380=37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48A采用4mm2的铜芯电缆,故进箱线路采用BV34mm2的电缆;接每台电焊机采用BV34 mm2的电缆;5、镝灯组: 功率因素:COS=0.95,周期系数KC=1.0,额定功率Pe=7KW; Pj=PeKC=71.0=7KW S=Pj/ COS=7KW/0.95=7.5KVA Ij=S/3*380=7.5KVA/3*380=11.5A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48A采用4mm2的铜芯电缆,故进箱线路采用BV34mm2的电缆;接每组镝灯采用BV34 mm2的电缆; 6、振捣器组:功率因素:COS=0.7,周期系数KC=0.8,额定功率Pe=6.6KW; Pj=PeKC=6.60.8=5.3KW S=Pj/ COS=5.3KW/0.7=7.6KVA Ij=S/3380=7.6KVA/3380=12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17A采用2.5mm2的铜芯电缆,故每台机械线路采用YJV42.5mm2的电缆;7、套丝机、砂轮锯组: 功率因素:COS=0.9,周期系数KC=0.8,额定功率Pe=12KW; Pj=PeKC=120.8=9.6KW S=Pj/ COS=9.6KW/0.9=11KVA Ij=S/3380=11KVA/3380=17A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17A采用2.5mm2的铜芯电缆,故每台机械线路采用YJV42.5mm2的电缆;经负荷计算: .总的有功功率为:384KW; .总的计算电流为:248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254A采用95mm2的铜芯电缆,考虑经负荷计算: .总的有功功率为:87.1KW;.总的计算电流为:213A; 查图集92DQ1截电流为216A采用70mm2的铜芯电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用电设备可能随时增加)及有些设备同能短时间同时使用,故进入A箱的线路选用YJV3150295mm2的电缆能满足施工需要;六、选择导线截面和电气开关型号: 1、选择总导线截面,根据计算总的视在功率和总的计算电流为138.5A,按照华北标92DQ1资料,电缆的截面为铜芯电缆70mm2,实际使用时应为150mm2,电缆满足使用要求并加大两号,能够在以后可能增加设备容量中不超负荷使用。开关型号见附图: 2、A箱B箱的导线电缆为YJV350235mm2的铜芯电缆。开关型号见附图: 3、由B箱至C箱的电缆截面为YJV510mm2。七、配电系统设计: 1、配电装置、线路设计及配电设备选择计算: 总配电箱(A箱)设在靠近电源附近,二级箱(B箱)设在用电设备和负荷较集中的区域,二级箱距三级箱30米,三级箱(C箱)与被控固定设备装置的水平距离30米。(按最小机械强度、安全截流量、容许电压降选择线缆导线截面,按规定系数选择断路器、漏电开关型号规格)。 2、配电系统接地设计: 现场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1)、防雷设计:现场施工电气设备超过20米的金属塔吊必须采取防雷接地措施; 2)、重复接地:根据临电规范要求,在总配电柜及分配电箱均做一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 3)、接地装置采用3根L=2.5m的镀锌圆钢打入土壤内,间距为5m。设在每个分配电箱一侧,距配电箱大于3m处;详见附图: 3)、强电进楼设计:强电进楼电缆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楼内配电箱,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垂直孔洞,靠近中心负荷点的每层设置固定点; 4)、防护设计:A、B箱边焊隔离护栏,配电箱周围不得堆放其它杂物及危险物品。 5)、照明设计:室内安装固定式灯具,高度不低于2.4米,室内灯具最大功率60W,室外安装固定式灯具高度不低于3.0米。八、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及防火措施:1、 为保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特设专职临电工持证上岗进行现场值班、维修、保养工作等,并做好每日值班记录、交接班手续,确保安全用电、万无一失;2、 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和可靠的防雨设施。配电箱必须牢固、完整、严密。使用中的配电箱内禁止放置杂物,配电箱门应上锁,并用红色油漆喷上警示语和危险标志,喷写配电箱分类编号。3、 照明应采用36V低压电源;在潮湿环境下作业时,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工作手灯应用胶把和网罩保护;4、 在线路工作时,应按顺序进行。停电、验电悬挂地线,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5、 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6、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三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7、 定期和不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的接地、设备绝缘和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检测、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建立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