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相关文学常识2、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结构及内容。 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5、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教学重点:目标2、目标4、教学难点:目标2、目标5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关于作者 江雪及唐宋八大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想毕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让我们先一起读读这首诗。大家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谈谈理由?明确:是“孤”和“独”。在一个十分寥廓、十分冷清、十分孤寂的背景下,有一个人在“钓寒江雪”,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二、字词积累及文学常识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 如鸣佩环_ (2)清 水尤清冽_ 四面竹树环合_ 以其境过清_(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 明灭可见_ 不可知其源_ 不可久居_3 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C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三、理解翻译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3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5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6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7、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 文学常识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 如鸣佩环_ (2)清 水尤清冽_ 四面竹树环合_ 以其境过清_(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 明灭可见_ 不可知其源_ 不可久居_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C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2 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3、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 青树翠蔓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_(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5) 明灭可见_ (6) 乃记之而去_4翻译下列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hung qun ch y lio x shu c 2、略3抒情议论 散文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4、(1)玉环、环绕 (2)清凉、凄清 (3)大约、可能、可以、能够 5、C6、B7、 1略 2C 3、略4、略5、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8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9略10、D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 掌握本科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3、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1、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自主学习一、 能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并试背。二、 文学常识填空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学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三、 解释字词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降职,远调。2、 增其旧制 增:扩展 制:规模3、 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全、详尽。4、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向北 名词用作介词; 极:直达,抵达、5、 连月不开 开:放晴 6、 则有去国怀乡 去:离开; 国:国都、京城7、 沙鸥翔集 集:群鸟停息在树上8、 而或长烟一空 一:全 全都9、 把酒临风 把:持 执 端; 临:迎着 对着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因为11、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12、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这样四、通假字1、 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部 都2、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五、一词多义1、 夫 予观夫巴陵盛状 夫:那 夫环而攻之 夫:句首语气助词,可不译。2、观 予观夫巴陵盛状 观: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景象3、极 南极潇湘 极:直达 感极而悲者矣 极:极点4、或 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四、 翻译句段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了起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3、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沉下了玉璧。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