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_第1页
唱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_第2页
唱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唱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校园人声鼎沸,不时掺杂着吉他演唱和优扬的乐器旋律。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唱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唱和的基本信息 唱和:chàng hè(1)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 one singing a song and the others joining in the chorus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翻译:指歌唱时此唱彼和· 唱和的引证详解 (1).歌唱时此唱彼和。 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晋 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坻颓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弄玉自誓曰:‘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愿也。’” (2).指音律相合。 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新唐书·李宗闵传:“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唱和造句 1、对了,只要有两个人,就可以唱和音。 2、对于知音或文友来说是吟诵之后韵味无穷,心慕动情唱和品评,这都是好诗。 3、歌曲包含易于学生跟唱和记忆的歌词,因此,易于学习和理解。 4、他跨越了青春,没有唱最容易唱和最动听的青春之歌,而是直接抵达生命的终点,寻找生命的意义。 5、唱和跳该吃早餐了。喝些牛奶。该吃午餐了。 6、这首作品以一段加长尾声作结,在葬礼进行曲般沉稳的持续低音衬托下,歌声中半音对位的唱和更为突出。 7、诗人之间的“唱和”,是人际诗歌传播的典型形式。 8、赵、韩二氏互相学习、彼此唱和,存世诗作更是数目不菲,影响南宋诗坛较大。 9、我觉得她唱和些歌都很不错。 10、在清代江南家族文化发达的大背景下,江南常州地区产生了“贫门母教”和“闺房唱和”两个传统。 11、我能唱和跳舞,如此快乐以致我能活着,想象。 12、分析了张、王二人乐府诗的唱和现象。 13、工词,常与黄升唱和。 14、唱和是唐代诗人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唱和集几乎占唐代诗歌总集的三分之一。 15、是宋代文人相互唱和的一种诗体。 16、藉著敬拜,你可以在这里感受神的同在,圣灵透过活泼的诗歌、齐声的唱和、同心的祈祷、圣经为基础的信息,灵命得以更新成长,并以感恩、真诚回应神。 17、你知道我多想和你一起唱和。 18、马吕斯心情欢畅,和风丽日给予人的感受正是如此。他仿佛觉得所有他听到的雀鸟唱和的声音,所有他从树叶中望见的片片蓝天全深入到了他的心里。 19、此种人类情感的陈词滥调一旦配上旋律和人声的力量,就能变得无比动人,奥巴马正是一首人人都能跟着唱和的歌。 20、静静聆听枝头雀鸟鸣叫,心的旋律也同声唱和。 21、欧阳修在两次唱和中所表现出的超越文化传统束缚的愿望与努力,代表了宋调初创时期诗人的一种诗歌创作理想。 22、再次,通过比较部分同题唱和辞赋,探讨其创作动机、积极作用、彼此之间的差异等。 23、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 24、音乐家纵使能在你面前唱出蕴藏于宇宙的音律,却无法交给你捕捉韵律的耳与唱和其声的音。 25、文章对现存的唐宋两代唱和文献进行了简略考述,以考察唐宋唱和文献的基本面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