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液体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能联系生活、社会实际,解释相关现象。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难点: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利用公式计算。学习过程:一、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我们已经探究了固体有压强,那么液体有没有压强呢?体验活动:1、一个注满水的塑料袋,用手托其表面,你的感觉是什么?用手轻拍它的侧面,你感觉到什么?2、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想想为什么?3.如图,木块放至杯底,木块因受重力作用,对杯底有压强;若向杯中倒入水,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答:_,产生的原因是_。4.将水倒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平板玻璃,水将向四面八方流淌,说明液体具有_性,若是倒在杯中就能阻止流淌,并上升至一定高度。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液体对盛它的容器侧壁有压强吗?答:_,产生的原因是_。5、观察如图所示实验,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深度越_,液体的压强越_;如果小孔在与C点深度相同的不同位置,小孔处喷出水的方向与C点的方向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与C点_,请依据这一事实猜想: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自主学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观察如图所示实验,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结论: 液体对容器的_部和容器的_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_力的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甲 乙 丙(2)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猜想B 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有关;猜想C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实验步骤: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各图所示的操作: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液面高度差/mmA水3向前B3向下C3向上D1向下E6向下F盐水6向下分析论证: 比较代号为A.B.C三个图,可以说明_即猜想A正确;比较代号为B.D.E.的三个图,可以说明_,即猜想B正确;比较代号为E.F的两个图,可以说明_,即猜想C正确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_ ;同种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_;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针对训练一:1、图中, _小孔处喷出水的距离最远,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深度越_,液体的压强越_2、如图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最不合理的是 。3、如图7-25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盐水,液面相平,,A .B在同一深度,比较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则PA_PC, PA_PB三、液体压强的大小尝试回答:要知道某种液体(密度)某一深度(h)的压强(p)有多大,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把液柱当作固体)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如图)即可。设平面在液面下的深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求P=? (用题目给出的符号写表达式) 水柱体积V 水柱质量m 水柱重力G 即水柱对底面压力大小F= 底面受到压强p= 结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理解液体压强的公式:(第4条课下结合题目好好理解)单位密度用 ,深度h用 ,压强p才是P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受力面积、体积、形状等因素均无关,只跟 和 有关,深度h 指:从液体表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适用范围: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用p=gh来计算和讨论。区别p=F/S和p=gh 两个公式的不同,p=F/S是从压力出发的定义式,对固体、液体、气体都普遍适用,在研究物体压强时,一般都是从这个定义出发;但液体由于压力不好确定,所以常用p=gh来确定液体内部的压强。针对训练二:1、 如图,一个圆台形容器装了一定质量的水,求A点处水的压强是多大?(水=1.0103kg/m3,g=l0N/kg )四、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_,下端_的容器叫连通器。2、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中只有_液体(填同种或异种),在液体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液面保持相平)。解释:假设在连通器下部正中间有一假想的薄片AB,设其面积为S,由于是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所以薄片AB是静止的,它受到液体对它向左和向右的压力而平衡,则F1=F2,由p=F/S得,F=pS,p1S = p2Sp1 = p2又因为,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即p=gh,gh1 = gh2 h1 = h2所以液面相平。达标检测:1、在图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 2、在桌面上放着四个底面积不同的容器A、B、C、D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关系为:( )A、 B、C、 D、由于底面积不同所以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D无法判断4、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 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Ap1p2 p1p2 Bp1p2 p1p2 Cp1p2 p1p25、瓶内装部分水后密封放置(图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压力F;若将其倒放(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F/,则( )APP/ BPP/ CFF/ DF=F 第三节 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1、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 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3、 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解释相关生活现象。器材准备:集气瓶、水、试管、皮碗、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水槽、金属盒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筒。学习过程:一、复习及预习1、液体因为受到_作用及具有_性,不但对_和_有压强,而且在内部向_都有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像液体那样,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 _,简称_.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_2、历史上著名的_-实验第一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3、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 _实验4、吸盘工作原理:将吸盘内的空气压出,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内部就没有空气压力了,外部_(填“有”或“无”)大气压力,这样外部大气压力_(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吸盘就能被吸在墙上了。二、自主探究1、初步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图13-831、实验一:瓶吞蛋剥了壳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广口瓶的口径太小,鸡蛋掉不下去。将点燃的棉球扔入瓶中,迅速用鸡蛋塞住瓶口。现象: 。 说明: 。2、实验二:覆杯实验将玻璃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一手压纸片,把玻璃平倒过来,小纸片为什么不掉下来?将托纸片的手移开,现在是谁压着纸片呢? 现象: 。 说明: 。紧接上面实验,慢慢将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这又说明了大气压强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3、实验三:矿泉水瓶形变 装入适量热水,摇动后密闭,观察形状。再放入冷水后,观察形状。现象: 。 说明: 。4、观察图14。3-1 这些现象说明了 的存在。板块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阅读87页想想做做,观察图14。3-2。用弹簧测力计、塑料挂钩吸盘、玻璃板粗测大气压强。图6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事先在塑料挂钩上蘸些水,并挤出空气的目的是_。测出大气压力的方法是_.测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的方法是_。计算下题中测得的大气压强,此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不准确,因为:_。如图。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282N,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310-3m2,求大气压的大小。2、托里拆利实验-最早准确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大气压能支持 cmHg, mmHg。(4)当玻璃管倾斜一点,水银柱的高度 。当玻璃管粗或细一点,水银柱的高度 。当玻璃管下压或上提一点,水银柱的高度 。(5)当玻璃管中漏了一些空气在里面,则水银柱高度会 。 若外界气压大于标准气压,则水银柱高度会 。当玻璃管顶端打一小孔,则管内水银会 。3、大气压强的数值(1)计算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水银=13.6103Kg/m3)(2) 1标准大气压= mmHg= Pa(3)思考: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的水做实验?如用水来做实验可支持多少m高的水柱?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_,其中_气压计比较准确,_气压计携带方便。板块三:影响大气压的因素1、气压与高度的: 阅读P88想想做做,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是因为离地面越高,空气越 ,大气压越 。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 )Pa.2、气压与沸点的规律: 。3、气压与温度体积的规律:等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 ;体积越小,气压越 。4、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气压的大小,一般来说阴天比晴天的大气压低些,冬天比夏天的气压高些。 板块四:应用1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13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此实验说明 _。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在气压减小时_,气压增大时 _。2、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3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4、高压锅的原理是增大_,从而提高_。5、中医用“拔罐”的方法来治病,拔罐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热来吸附于人体,一种是通过将活塞旋出来吸附于人体,讨论比较其异同点6、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N,足以被掀飞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活动一、流动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一:按照如图所示,做吹纸实验.现象: ;实验二:按照如图所示,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做实验。现象: ;综合分析实验一、二可以得出结论: 。活动二、流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实验三: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现象: ;实验四:我们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图示装置,可以看到玻璃管中的情况,请你对本实验分析(1)A、B、C三处哪处压强最小?其物理依据是什么?(2) A、B、C三处哪处水的流速最大?思考:根据学过的连通器特点: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 。水流动时,小管中水柱的高度却不相同。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 ,也就是说各个粗细管中水的压强就不相同。这个不相同可能会跟什么有关系呢?综合分析实验三、四可以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两个结论我能得到: 。活动三、飞机的升力学课本第92页到93页上半部分,根据图14.44制作的机翼模型进行实验。分析机翼上升的原因。根据图形分析当气流通过机翼上方时,流速 压强 ,而机翼的下方空气的流速 压强 ,在上下方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升力,当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时,飞机就起飞了。结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结合1、2、3、4组的讲解,引导归纳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在流速 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 的地方压强大。分析的关键点:找出哪里的流速大,哪里的流速小,来分析压强的变化。规律: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三、随堂练习1、 为了保护轮船在河道中安全行驶,当两船交会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应使两船间距离大些 B、两船应减小速度C、两船应超出原有速度 D、以上措施都可以2、下列装置中属于利用流体压强工作的是( )A、滑翔伞 B、降落伞 C、航模飞机 D、氢气球 3、飞机的产生升力的原因是( )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小。 B、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C、气体流速不影响气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4、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德市人民医院国内外先进医院运营模式比较研究试题
- 安全教育题库人文社科及答案解析
- 三明市中医院毒性中药管理考核
- 南昌市中医院儿科患者超声考核
- 浙江护理招聘题库电子版及答案解析
- 生产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连云港市人民医院修复体戴入与调整考核
- 基础护理学题库语音及答案解析
- 绍兴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晋升主治医师必修病例题库
- 湖州市人民医院放疗急诊处理能力考核
- 测绘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内蒙古国贸集团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麦芽糖醇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蜀道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含答案)
- 2026年中考英语复习必背人教版初中单词默写
- 医院物价员培训知识课件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DB37T 5156-2020 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附属建筑工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