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实验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分)1.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及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竹筒隶书一牛挽犁素纱蝉衣水排心学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坊市刀形币小雅烽火工艺青铜鼎士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最晚的事物为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和水排,故为汉;中最晚的是开创于南宋的心学,故为宋;中皆为唐朝事物;刀形币为春秋战国时期事物,故为先秦;综上,选D。排除ABC项。【点睛】时间排序题一定要注意挑选出所出现事物中时代特定独有和时间最晚的。2.如图为先秦某一著名思想家的主张示意图。图示表明该思想家A. 吸收了法家思想B. 开创了儒家学派C. 贯穿了功利精神D. 探索了天人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荀子的思想。依据材料“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最终,将人道有为置于天道之常的规律性基础之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位思想家是先秦时期的荀子,而这幅图示表明他探索的是天人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荀子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法家无关;B选项从未,开创儒家学派的是孔子,不是荀子;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荀子探索天人关系,并未体现功利精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B. “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C. “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D.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提倡效今不法古,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 B项是墨家思想,排除; C项是道家思想,排除; D项是法家思想,故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4.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A. 事异则备变B. 厉行赏罚C. 加强君主集权D. 重农抑商【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守株待兔的故事,该故事体现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危害,为此韩非主张改革、发展的观点,即事异则备变,故A项正确。厉行赏罚材料没有体现,错误;君主集权不符合材料的主旨,错误;重农抑商材料中也没有体现,错误。5.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B. 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 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D. 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是汉代传播儒家思想的最高学府,不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故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太学是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正确;太学的设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B正确;汉武帝时期重视儒家思想,太学的设立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正确;、B和D项不符题意排除。6.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朱熹主张A. 格物致知,勤勉治学B.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D. 反省内心,发明本心【答案】A【解析】【详解】该诗反映了朱熹主张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A即探究外在知识,勤勉治学,领会其理,符合题意,故选A;B是近代思想家胡适的观点,含有西方近代治学的特点,排除B;CD是心学治学的观点,主张内心顿悟,不符合题意,排除。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在享受科学主义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遇到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精神危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被高度物质化。而儒家思想恰恰在人类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8.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 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 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 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 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意在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意在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二者的思想都具有启蒙特质,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启蒙运动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忽略不计,真正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间主要是中国开启近代化历史阶段之后,排除;C项,反对君主专制实际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排除;D项,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排除。9.“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此文最有可能出自A. 日知录B. 天下郡国利病书C. 明夷待访录D. 船山遗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此文认为,国家之所以不能长久,是因为皇权世袭专制,这是不公平正义的。秦王朝之所以造万世唾骂,是因为皇权专制。反对秦朝的专制皇权,却试图将皇权传万世子孙,这难道不是违背天下大公的主张吗?这段文字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所以这段文字可能出自王夫之的船山遗书,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顾炎武的日知录注重实学,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与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观点,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A. 认为工商皆本B. 批判君主专制C. 主张“众治”D. 抨击“孤秦”“陋宋”【答案】B【解析】【详解】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是黄宗羲思想的最精彩之处,故B正确;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但这不是其“思想的最精彩处”,排除A;C是顾炎武的主张,排除C;D是王夫之的主张,不是黄宗羲的主张,排除。11.他是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章炳麟尤其景仰其民族精神而更名“章太炎”以示效法。“他”是A. 王阳明B. 顾炎武C. 王夫之D. 黄宗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开清代考据学的先河的是清代的顾炎武,“章太炎”中的“炎”字就来源于顾炎武的“炎”,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12.“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几乎在所有传统哲学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下列各项,属于“他”的思想主张的是( )“循天下之公”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地之化日新” “为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六经责我开生面”“传统哲学范畴”的信息说明是王夫之思想,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主张日新月异的唯物主义观点,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是顾炎武思想主张,属于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排除。13.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A. 在唐末宋初的中国已有应用B. 最早记载于梦溪笔谈C. 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与传播D. 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明与使用。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怪物”指的是火药武器,结合所学可知,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火炮等火药武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唐代,不是宋代的梦溪笔谈;C选项错误,火药与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无关;D选项错误,火药通过陆路传至阿拉伯,不是海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4.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外传之后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而波斯人称它为“中国盐”。下列著作中可与火药直接相关联的是A. 韩非子B. 抱朴子仙药C. 萍洲可谈D. 梦溪笔谈【答案】B【解析】【详解】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的名称,故B正确;韩非子是战国韩非子的著作,不可能提到火药,排除A;北宋时候的朱彧在萍洲可谈里讲到当时海船上的人辨认地理方向, 说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没有涉及火药,排除C;梦溪笔谈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没有直接记述火药的信息,排除D。15.唐朝时期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关于唐朝科技文化叙述正确是武器发明家唐福制作出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朝廷书法家张旭以狂草名世诗人王维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诗人杜甫的诗作更多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福是北宋人,故错误,排除;唐代书法家张旭擅长狂草,王维被称为文人画的鼻祖,故正确;唐朝诗人杜甫,其作品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故正确;所以答案选C。1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日益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五经博士;楷书;神农本草经架火战车;明夷待访录;西游记天问;司南;稷下学宫玄秘塔碑;“三吏”、“三别”;金刚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应该是汉朝。应该是明清之际。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唐朝。依据时间排序,C项正确;A、和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7.王祯在农书附撰的文章中介绍道:“用轻木造为大轮.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该文介绍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用大木砧凿窍,上作横架,中贯轮轴,下有钻臼,立转圆盘,以圆竹笆铺之,上置活字版面,各依号数,上下相次铺摆”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元朝的木活字技术,A项反映的是古代纺织业,排除。B项是唐朝的筒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转轮排字盘,符合题意。D项是早期的自行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8.某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在民间起着历史教科书的作用,甚至起着道德、行为规范的作用,对明清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影响至深。”这部作品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可知,只有A项符合题意。水浒传未有百年之说,排除B;西游记为神魔小说,排除C;红楼梦题材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识记,抓住材料“作品以近百年的战争为题材”即可作出解答。19.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 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D. 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许宣身份由盐铁使之子到统制之子,再到开药铺的伙计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下文学发展适应普通市民群体的精神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A项,封建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并未提高,排除。B项,题干并非强调文学的变化发展,排除。D项,许宣身份变化反映了社会等级观念受到冲击,排除。20.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楚辞的杰出代表。下列选项中与离骚文学创作手法(风格)相似的是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屈原的离骚属于浪漫主义文学。B选项是李白的作品,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诗经的作品,诗经属于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排除。C选项是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属于宋词豪放派代表,排除。D选项是马致远作品,天净沙秋思采用蒙太奇手法,渲染出凄凉悲苦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孤独、悲凉之感。与题干不符,排除。【点睛】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1.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A.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 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C. 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 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反映出该学子的词属于婉约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学子是婉约派词人柳永,A项反映出柳永词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是指苏轼,排除;C项是指辛弃疾,排除;D项是指诗经,排除。【点睛】“风前月下”“浅斟低唱”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22.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下列书法作品与张芝所擅书法字体一致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并结合所学判断可得出张芝所擅书法字体是草书,四幅作品中C项是草书,故C项正确;A项是篆书,B项是隶书,D项是楷书。故排除ABD三项。23.后人用“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来形容唐代某一书法作品。该作品最有可能的是A. 王羲之丧乱帖B.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C. 张旭古诗四帖D.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答案】B【解析】“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说明这幅作品属于楷书字体,所以选B;A属于行草,C属于草书,D属于行书,故排除ACD。24.在中国书法发展史,有书法艺术的三大古风之说:晋韵、唐法、宋意。下列书法作品体现晋韵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晋代的名士皆好老庄,崇尚洒脱飘逸,故晋代的书法不重法度而重风姿,而众人所说的晋韵大多指行书之风,行书最具中和之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材料中B项是行书作品,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是篆书,C项是隶书,D项是楷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三项。25.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的绘画创作。儒家思想到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倡导“格物致知”的求理方式,就是对事务进行精细的研究,材料中“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说明这种绘画精神与理学求理方式比较类似,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绘画技术,不是自然科学发展,故B项错误;宋代山水画并不是平民化的艺术形式,故C项错误;材料中绘画风格受到理学思想影响,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26.唐宋以后的文化中,既有“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又有“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下列作品着重反映市民文化的是A. 玄秘塔碑B. 四书集注C. 感天动地窦娥冤D. 武经总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精品,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C正确。玄秘塔碑是柳体书法的代表作品,四书集注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作,武经总要是军事著作,它们都不是反映市民文化的,排除A、B、D。27.康有为曾对五部重要儒家经典进行注释,这些注解的特点是结合三世进化说和西方的宪政民主来诠释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他在这些注解中认为儒学非但不与近代宪政民主制度相矛盾,反而可以成为后者的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这一做法意在A. 获得西方支持B. 宣传维新思想C. 弘扬传统文化D. 引进西方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以减少变法阻力,故B正确;康有为在儒家思想中宣传西方思想,不是为了获得西方支持,排除A;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康有为的变法的目的,排除;洋务运动时期,西方文明就已经被引入中国,排除D。28.历史学家章开沅指出:“有些学者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这种说法“有所依据”是指A. 宣扬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B. 主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 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D.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追求建立民主共和制,二者均为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故B正确;宣扬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错误;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错误;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主张,D错误。29.下列项中对海国图志解读错误的是A.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 四洲志基础上撰写而成D.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海国图志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的著作,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中体西用思想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A正确;该书的目的是寻求强国御侮之路,B正确;海国图志是在四洲志基础上撰写而成,C正确;ABC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考查海国图志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海国图志内容的识记。30.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答案】A【解析】【详解】严复翻译天演论,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宣传进行变法、救亡图存的得必要性,故A正确;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国闻报、湘报和湘学报都是维新派的报刊,排除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办学思想,排除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联系所学维新思想的内容分析解答。31.“无徵(验证)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一主题思想突出表现在A. 海国图志B. 孔子改制考C. 天演论D. 变法通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自可避祸”,结合所学,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打着孔子旗号宣传新思想,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正是体现了这种托古改制的思想,故B正确;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作品,魏源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严复的天演论,利用进化论宣传变法图强的必要性,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说明变法的途径,与“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不符,排除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自可避祸”,结合所学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解答。32.梁启超曾说:“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二者倶失之中,万无得己,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其意在A. 宣传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B. 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民族觉醒C. 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D. 说明“中国”这个国名太自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向上,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正确答案为C。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建立君主立宪的内容,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用革命方式唤起民族觉醒,而是强调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这个国名太自大,而是强调以“国名”之说激发民族精神,排除D。33.1896年译成的天演论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20年孙中山则说,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据此可知孙中山A. 主张用革命方式推翻满清政府B. 提倡向西方学习民主共和制C. 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D. 认识到进化论引入到人类社会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可以看出孙中山认识到进化论引入到人类社会的弊端,故D项正确。A项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实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不是说明提倡向西方学习民主共和制,错误;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材料没有提及,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思想。考查孙中山对进化论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人类之进化原则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的分析理解。34.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提出要根治“无常识之思维”和“无理由之信仰”,激扬理性,破除愚昧和迷信。为此,他们提倡A. 科学精神B. 政治民主C. 文学革命D. 文明西化【答案】A【解析】【详解】与材料“愚昧和迷信”相对的即为科学精神,故选A。BCD皆与题意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抓住材料“愚昧和迷信”即可做出判断。35.胡适曾俏皮地说道,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如下图)这“三只兔子”的共同点是反对传统封建道德追求民主政治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支持无产阶级革命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反对儒家传统思想,正确;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都主张民主、科学,都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确;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指导思想,错误,B选项排除。胡适和蔡元培不主张无产阶级革命,不属于共同点,错误,C、D选项排除。36.陈独秀认为,以往历次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这说明该运动A. 继承了明末早期启蒙思想B. 忽视了政党斗争的价值C. 聚焦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D. 旨在宣传国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说其实质是一场关于“人”的运动,即要改变“人”,要换“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是意识形态的革新,C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与明末早期启蒙思想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政党斗争无关,B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思想清除专制余毒,与国民革命无关,D选项排除。【点睛】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37.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贡献(部分)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鲁迅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鲁迅白话文小说蔡元培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蔡元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钱玄同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A.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B. 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C. 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D. 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和蔡元培贡献体现在爱国变革方面,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的贡献体现在反对封建专制方面,因此新文化运动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D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阶层,而且材料未体现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态度,B选项排除。新文化运动并未保障民主政治实现,C选项排除。【点睛】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38.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作为语言正统地位的确立带来了精神的解放和文化创作的进步。白话新诗、白话小说、白话散文、白话戏剧纷纷在此时应运而生。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白话文最早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 新文化运动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C.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存在片面的否定D. 应运而生的白话小说代表有西游记、红楼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白话文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排除A;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转型,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反应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片面否定的相关内容,排除C;西游记,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代表作品,而不是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排除D。39.新青年登载许多文章,介绍世界著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和关于生物起源、医学、生理学、物理学、体育等科学知识,开展了对有鬼论的批判,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和盲从。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A.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B. 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新青年弘扬科学精神,没有体现民主的相关内容,故A错误。新青年没有涉及文学革命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介绍了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通过介绍“科学知识”,讲解“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来反对当时社会中封建迷信思想,从而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故C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故D错误。40.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李大钊的是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 庶民的胜利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答案】A【解析】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1906 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文章,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文章,故B、C和D排除。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宫廷和市井都有讲故事的口头文学活动,说话的人把要说的材料用白话体写下来,叫做“话本”。这种“话本”,后来就发展为长篇的章回小说。还有“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文学,其唱本都是用白话体写下来的。到了元代,以白话的曲子来举行考试,白话文就大大发展起来。当时政府的文告,是用白话写的。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材料二: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指出:“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是有很长又很长的光荣的历史的。国语文学若没有这一千几百年的历史,若不是历史进化的结果,这几年来的运动决不会有那样的容易,决不能在那么短的时期内变成一种全国的运动,决不能在三五年内引起那么多的人的响应与赞助。”在这场白话文运动中,胡适呼之于前,陈氏喊之于后,且在气度上和思想上,更具煽动性。摘编自孙郁鲁迅与胡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白话文兴盛的原因,并指出两部元末明初代表性的白话章回体小说。(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胡适对白话文运动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绥化市中医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淮北濉溪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辽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拟聘人员补录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贵州省计量测试院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河南省耕地租赁合同
- 2025金华市教育局所属金华教育学院公开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远秋医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企行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招聘卫生专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库有含答案
- 2025年上海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术微课课题立项申报书
- GB/T 46084-2025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女职工法律培训
- 2025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含答案)
- 试点先行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可行性分析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