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归纳文章的论点一. 本周教学内容:归纳文章的论点(一) 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环节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相反的,_,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表美、修饰美在某阶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作者:秦牧) 1. 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2. 第段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意在强调什么? 答: 3. 第段中契诃夫的话和第段中托尔斯泰的话,都是理论论据,两者可否调换使用?为什么? 4. (1)在第段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话,应当是_(2)第段中列举了晏婴、包拯、贝多芬、托尔斯泰等人作为例证,其实,这类人物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不乏其例,他们长相谈不上漂亮,但由于具有正义感,因而他们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请你写出水浒传或三国演义中符合以上条件的一个人物(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人物除外) 答:人物姓名: 性格特点: 5. 根据语境,加点词语“龌龊”的含义应是_ 6. 文中第段中加点的“前者”指_ 7. 用|划分层次:答案: 1. 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 2. 仪表美是真正美的组成部分,追求仪表美是无可非议的。(意对即可) 3. 不能调换,两个强调的重点不同,是分别为所在段落所要论述的观点服务的。 4. (1)一个外表丑陋的人 (2)李逵 长相不漂亮,但重义气,嫉恶如仇(举例符合条件即可) 5. 比喻人品质恶劣。(答“不干净,脏”不得分) 6. 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给人的美感 7. |(二)不怕失败 失败是个令人讨厌的字眼。它总是和痛苦、颓唐、沮丧结伴同行。没有人不想千方百计远离它、甩掉它。可它并不那么容易被甩掉。从着手某件事的第一天起,它便像影子一样紧跟在我们身后,伺机把那些意志薄弱的人拖进痛苦和绝望的深渊。好多人被这个家伙吓坏了,变得踟蹰不前、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葬送了许多大好机会。 其实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还想进取,还想有所作为。因此我们不应害怕失败。 失败标志着我们曾经努力过,这就证明我们比那些举步不前、畏首畏尾的胆小鬼要强得多。在这些精神萎缩的人面前,我们敢于豪迈地宣称:“我失败过!”而他们,连失败的滋味都不敢尝一尝。 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对勇敢者来说,每失败一次,就意味着向真理又接近了一步。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99次,第100次,他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诺贝尔发明炸药,也是多次失败,甚至九死一生,但他也终于戴上了成功的桂冠。 我以前也害怕失败,失败的阴影几乎吞噬了我的全部意志。但当我读了一个人的简历之后,我走出了这片巨大的阴影。 这个人的简历如下: 22岁 生意失败 23岁 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 生意再次失败 25岁 当选州议员 26岁 情人去世 27岁 精神崩溃 29岁 竞选州议长失败 31岁 竞选选举人团失败 34岁 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 当选国会议员 39岁 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 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 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 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 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可以看出,失败曾经怎样顽固地纠缠过他,但他把它们踩在脚下,踏上了成功的宝座。 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人生最辉煌的顶点,但我还是要对自己说:只要做了,成功和失败都同样精彩! 1. 这篇文章的观点是( ) A.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B. 失败标志着我们曾经努力过,这就证明我们比那些举步不前、畏首畏尾的胆小鬼要强得多。 C. 成功和失败都同样精彩。不要害怕失败。 D. 失败也是一笔财富。 2. 本文将林肯的简历搬进了文章,这是不是多此一举,为什么? 3. 凭什么说失败者“比那些举步不前、畏首畏尾的胆小鬼要强得多”? 4. 你还能举一例和一名言来证明“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吗?请将它们写出来。 事例: 名言:答案: 1. C 2. 当然不是多此一举,作者是将它们作为事实论证并以此证明论点的,林肯的生平中有无数次的失败,但他最后踏上了成功的宝座。 3. 其实失败是“成功”的另一种积累,它使人们有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是如何朝着失败的方向转变的,以使我们在将来能够避免因重蹈覆辙而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从而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和改善。因此失败者自比那些畏首畏尾的胆小鬼要强得多。 4. 事例: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他的文学道路并不平坦,最初发出的稿件大多被退回,总共127次,但他一次又一次找出自身的不足,终于成功了;名言:大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我没有失败,现在我知道了五万种不成功的方法。”(三)论美 美德犹如宝石,为朴素背景所衬托反愈显光彩华丽。同样,人虽衣装简朴,但行止端庄而有美德,仍令人不由得充满敬意。 拥有美貌者并不等于拥有能与其容颜媲美的才干。因为上帝并不过分大度,往往赐此便不再予彼。许多人空有佳容,一无建树,恰因其顾全外在之美而忽略了其内在之美。当然,此话也不尽然,历史与传说中的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利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既是美男,亦是俊杰。 仔细研究一番可以发现,形体之美优于色彩之美,而嘉言雅行之美又胜乎形容之美。画家难于表现至胜之美,因这种美难于尽现直观。此为一种精妙奇异之美。古希腊画家阿波雷斯和德国画家丢勒曾有一滑稽观点,认为可按几何比例或选不同人身上的绝美之处,合绘成一张至美人像。其实,如此这般画出的美人,恐怕喜好者仅有画家自己。美无规程,常常可遇而不可求,非公式所能创造。就常见的许多脸型而言,它们的某一部分并不美雅,但观其整个面庞,却十分和谐动人。 许多步入晚景的老人因其举止优雅,风度娴美而赢得人们的敬爱,恰如拉丁谚语所说:“晚秋之景为秋色之至美。”而有的人虽年轻美貌,却因缺乏优美的修养而被人不敬。 美貌犹如盛夏之水果,易腐难存。世间曾有过许多娇容美艳者,因其青春放浪,晚景凄凉,而追悔莫及。此种情形无时不提醒我,美貌须与美德善行完整结合,惟此,美才会华光四射。(作者:英国培根) 1. 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如果把人的美德比作宝石,那么人的简朴衣装和端庄举止被比作什么? 2. 第2自然段中,“许多人空有佳容,一无建树”,怎样解释? 3. 文中列举的众多历史名人都属于哪一种? 4. 画家为什么难于表现至美? 5. 第4自然段列举的事例是为论证哪一观点服务的? 6. 文章最后部分“因其青春放浪,晚景凄凉而追悔莫及。”可用哪句中国古代俗语概括? 7. 阅读全文回答,怎样才能使青春美貌大放异彩? 答案: 1. 被比作宝石朴素的背景。 2. 只因为重视外在之美而忽略了内在之美,在学识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而一无建树。 3. 既是美男,亦是俊杰。 4. 因为嘉言雅行无法通过画面直观尽现,画家就难于表现至美。 5. 嘉言雅行之美又胜乎形容之美。 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 美貌与美德善行的完整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华光四射。(四)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到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长久,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人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有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城,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师事康有为。光绪21年,积极参加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活动。他的作品大部分汇成饮冰室合集,共有184卷。 1. 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2. 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3. 你认为,文章最后听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4. 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答: 5.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答: 6. 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答:答案:1. 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 (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推卸责任”和“逃避责任”亦可)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4. 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5. 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必须结合文章的主旨与内容回答) 6. (1)每一个人都有责任;(2)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3)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五)乐趣的果实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人们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隙缝中偷光苦读;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 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结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_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就种“乐趣”为例吧!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课件店铺简介
- 农业银行2025镇江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团购氛围活动策划方案
- 焦作建筑纠偏方案设计
- 常德市安全培训中心人员课件
- 海口留学咨询方案
- 河北省NT20名校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 历史 含答案
- 电除颤仪使用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牙本质过敏症课件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
- 【精】人民音乐出版社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清晨》课件PPT
- 河南省道路救援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