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作者及工作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仙居中学 王小燕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在具体的诗歌题目中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答题的步骤。教材分析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形象鉴赏在诗歌鉴赏中还是占有重要的比例的,复习的时候因把它作为一个重点。学情分析从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类题目把握得还不是很到位,得分率很低,没有掌握有效的答题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高考考试说明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写什么、怎么写)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何写)二、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作者自己),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我们要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技巧(一)真题展示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 展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答案答案一: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答案二: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的表现)答案三: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2、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之“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讨论:答案可以由几部分构成?概括特点分析依据指出意义(情感)(二)给你技巧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指出什么形象: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或遭遇);(2)具体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在诗中的依据和表现;(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三)小试锋芒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提示】分析诗歌人物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参考模式】诗歌描写了一个 形象。诗中以 来表现人物的 ,以 写出自己的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矢志报国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四)再试牛刀题葡萄图 徐渭(见书本177页)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是一位落魄潦倒但又狂放不羁的诗人形象。第一句中的“落魄”一词写出其潦倒不得志,“独立”、“晚风”写出其晚年寂寞孤苦,“书斋”“啸”“闲”字则写出诗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性格。表达了诗人狂傲、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五)如何在诗中寻找依据,分析人物形象?不忘注释,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抓诗歌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课堂总结1、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2、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答题三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遭遇);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在诗中的依据;不忘注释,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抓诗歌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五、作业完成金钥匙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类题目。 教师给学生讲解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以及诗歌形象的概念。 教师出示真题,让学生做该题的题目。 先请请两位学生说说他们的答案。 然后展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答案。 教师给出该题的答案,从答案中分析出答题的技巧、步骤。 教师给出答题的参考模式。 教师与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该题的答案。 教师总结给出参考答案。 教师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如何在诗中寻找依据,分析人物形象。 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该题的答案写下来。 让学生讨论答案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熟记答题步骤。 学生小试锋芒做题目。 三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 学生再试牛刀再做题。之后讨论。 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明确高考考试要求,把握方向。 真题展示环节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答案,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做的答案的不足,从而引出答题方法。 结合具体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 课后布置作业,再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技巧概括形象特点分析诗中依据指出意义(情感)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展示答案,其他学生针对他的答案发表观点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点评。教学反思这堂课是自己在高三时上的一堂优质课,到现在仍记忆犹新。诗歌鉴赏这道题目在高考中占的分数还是挺大的,但是学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学生没能很好的掌握答题的技巧。备课之前,我也在思考,究竟如何让学生较快的掌握鉴赏技巧而且能够熟练的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去。所以一开始,我先展示了一个往年的高考真题,让学生先答题。之后展示三种普遍存在的错误答案,让学生自己对照有无类似的错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点。接下来顺理成章地给出答题步骤与技巧。我觉得这点是本节课的亮点,也花了点时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