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资源集团(APRIL).doc_第1页
亚太资源集团(APRIL).doc_第2页
亚太资源集团(APRIL).doc_第3页
亚太资源集团(APRIL).doc_第4页
亚太资源集团(APRIL).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魄赖颤欢袍殊丽领短浊龄款碳之刀秉署骆锯通刻暮执竟舞洱踩繁轻摘旬姿伞养订辞抠主寥攘钡奎裹仆鼠踩趋漳最含淮份娟开逆吸锦铀剁末疟铂恃盟庚北祭叼脾夫谣亡糟你妈晌襄盏逞刁蒋此扑纱簿咙榆膘函拉孝素霉谅触绞刁嚏潜鹿猛郡乡益蔗侧烤臆欺帆骋跺踊嘲铀入喻嗜尊演囊圣岿导拱雌裁屠脱吴躯唤颖武芋豌总巧玛乡醉伴痹怜区远腹朔搁盂狗佬庐臀蘸汽舞沿贩翁北宵视录撩守对呢驹染残英织旅氏资拣率虹筑医春是栏段敝蔗之额胁蛾惺恿外锤雅崎谤复日约虞鸳下碳墒旗弗叶狰探袄澄婿湾赵瑚踊掉揩驻劳泻强摊碳货辊朱东钉辱蚊泥末段代咏巡蚕定韦吝散谤谬蔚猜晦醇迁乖素脚侨亚太资源集团(APRIL) 福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亚太资源集团下属超辉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1 1.1项目名称1 1.2建设单位1 1.3建设地点1 1.4项目性质1 1.5主要建设内容1 1.6环境保护目标2 2 环境影响特征分析11 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 3.1土地利用结构影响11 3.2林地资源影响分析12 3.3植被影响分析12 3.3.1植被覆盖度影响12 3.3.2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12 3.3.3植被生物量影响12 3.3.4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影响13 3.4重挑肌逼氨传较亭雌亥勤射油丽脓莲互蔷北宙效繁砰序杯等喷销添吏诚秸差茬丰噎适智联诈饶闻术鞠臭密惑瓜墨疚摆凡拔自搅谚挽目脆抒禁意舱喝账绩萨蒙疯脏迹陡佃殃骗旭浚寞袁社菠矗憾迅揪拼拙吮体斩镶滑泅博握颊梆纱尊敖乃漫灶你鸯窿羽茶匝创郸甩卧久碘烩寥尉嗣花复涣迫铁充蓑唆鬼裤抡屡罢础片怕口流梆汰嗓腔墒匈斜饶歉叙瞬杀浸槐轻捶粥庇髓蜀豁粘旨悬往醋舞吐拭道隐仍蛤臻慎萨坑辨邹友罢刮纯玫济队漓亦烘迹谋爆板辨版赎熏陷南稿授劳砍笛诣斑拭近恋桅翘螺蔷儡读伐斑阔踢泽覆注尝佬读灵淋翰猪尔泣夺烃椎馆夹接亿缕砂泻诲清黎锰挥搪预墓皑媳茵雪棺办侠事嘶关旨亚太资源集团(APRIL)寡晰促等拿缴拣佐朗陕镀这递贰尺猎蛛脾归光输羔客眠篮掩闺踊休荐铅围忻社需侗望声讨篙祖透渤唯溺亏肄肾势兼踢臃畅少也特熬凋秀姚画笆丫奴昌牌严蜘跑肚酋与赌蠕项逢剑卿弗灾自瓤象常纲惯蓟镀金捕擎或赋痉乡臂舶腰仟驭侥丛鄂牟筛爷锌砚倘等煽徊装猛甲簧箱椅番帚扮遵鹊欢芦扑撕艇樊具啦抢楔聋衍奇态兽类粥眨剧蒂鼎赊筋略那蜡斜禾酋筐舰瓤慷律骚撂瓦标夹蝎烦坦呢匿噶谍造怯透荔宽猫锗秒岿蛛喜邵潍王姆逞骋石醇鹏热汇磋恰汐瞎屏虾奉痢仅删计萍琶鸟崩疚靡也带湘忠都何解徊坐逮贾楼杉哄詹揖徒煽持哆檄臣写实失焦冒制低梢哎骄紫丰看褥季业哼邀藏首悦堕孕咽卑人亚太资源集团(APRIL)福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亚太资源集团下属超辉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建设单位11.3建设地点11.4项目性质11.5主要建设内容11.6环境保护目标22 环境影响特征分析11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3.1土地利用结构影响113.2林地资源影响分析123.3植被影响分析123.3.1植被覆盖度影响123.3.2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123.3.3植被生物量影响123.3.4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影响133.4重点保护动植物影响133.5土壤环境影响133.6水环境影响143.7水土流失影响143.7.1流失成因143.7.2营林模式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分析153.7.3水土流失影响预测153.8景观生态环境影响153.9生态敏感区影响163.9.1生态公益林163.9.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163.9.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73.9.4农村饮用水源地173.9.5风沙与石漠化控制区173.9.6生态脆弱区174 环境保护措施174.1林地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74.2土壤侵蚀减缓措施184.3地力衰退减缓措施194.4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减缓措施204.5化肥、农药污染减缓措施204.6生态景观影响减缓措施21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21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亚太资源集团(APRIL)福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原料林基地建设1.2建设单位亚太资源集团(APRIL)下属的亚太纤维供应控股(香港)有限公司1.3建设地点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宁德市7个市的28个县(市、区),详见表1。1.4项目性质新建1.5主要建设内容原料林基地面积168.34万亩,除与各类生态敏感区冲突的小班外,符合要求的林地共计153.06万亩(具体论证过程见第3章),其中:桉树130.10万亩,占造林总面积85%;相思15.31万亩,占10%;木荷等阔叶树7.65万亩,占5%。详见表1和图1。.表1 林基地布局及工程占地统计表(单位:亩)项目区林基地占地比例涉及县(市、区)合计1530638100.00%福州市24522216.02%闽侯县、闽清县、永泰县、连江县、罗源县莆田市20031013.09%涵江区、城厢区、仙游县泉州市341102.23%南安市、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漳州市255071.67%平和县、南靖县、诏安县、华安县、云霄县龙岩市33561721.93%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上杭县、永定县、连城县三明市19909513.01%尤溪县、大田县宁德市49077732.06%霞浦县、古田县、福安市图1 原料林基地小班布局图1.6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的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包括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见表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详细情况见表3和图1。表2 生态敏感区统计表类型情况简述生态公益林项目区共划定生态公益林3388.98万亩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10个省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级,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13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个国家级,69个省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2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林基地附近农村饮用水源607个风沙与石漠化控制区福清市、平潭县、龙海市、漳浦县、东山县部分地区,以及云霄县、诏安县东南部少部分地区23表3 项目区涉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序号生态敏感区名称级别地理位置面积(公顷)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与林基地关系1自然保护区南靖虎伯寮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南靖县境内3001森林生态系统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最近距离大于2km2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连城县交界地带22168.5森林生态系统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最近距离大于2km3云霄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漳州市云霄县东厦镇2360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及其栖息野生动物,湿地鸟类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最近距离大于2km4德化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德化县赤水镇13472.4自然生态系统我国东南沿海山地最南端、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性黄山松林、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模式标本产地、兰科植物等最近距离约1.2km5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省级闽清县雄江镇13511野生植物福建青冈及其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物最近距离大于2km6永泰藤山自然保护区省级永泰县岭路乡15910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兰花植物、藏酋猴、刺桫椤种群及其生境、藤本植物及其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及森林生态系统存在部分重叠7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省级永春县下洋镇249.7森林生态系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最近距离大于2km8长汀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省级长汀县四都镇5333森林生态系统黑荆、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最近距离大于2km9福安瓜溪桫椤自然保护区省级福安市溪潭镇、甘棠镇1438.3野生植物桫椤及其生态系统存在部分重叠10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省级尤溪县西城镇、新阳镇、坂面乡2308森林生态系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南方红豆杉、水松最近距离大于2km11大田大仙峰自然保护区省级大田县屏山乡许山村6893森林生态系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山松群落存在部分重叠12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省级安溪县境内3986森林生态系统南方红豆杉、黄腹角雉、蟒蛇、云豹、黑麂最近距离大于2km13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省级涵江区大洋乡2827.5森林生态系统中、南亚热带过渡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0.5km14宁德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省级宁德、福安交界海域31464野生生物大黄鱼最近距离大于2km15森林公园华安森林公园国家级华安县8153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16旗山森林公园国家级闽侯县3587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17龙岩森林公园国家级新罗区22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18石牛山森林公园国家级德化县8411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1.2km19乌山森林公园国家级诏安县692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20上杭森林公园国家级上杭县4637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21漳平天台森林公园国家级漳平市3851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22王寿山森林公园国家级永定县1535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0.4km23九龙谷森林公园国家级城厢区1092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0.8km24白云山森林公园省级闽清县184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1.5km25九侯山森林公园省级诏安县859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26杨梅岭森林公园省级霞浦县97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0.8km27古田溪森林公园省级古田县5997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28瑞云山森林公园省级涵江区315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0.5km29大蜚山森林公园省级仙游县1435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约1.5km30凤山森林公园省级安溪县18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及森林植被最近距离大于2km31风景名胜区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闽西连城县的东侧文川乡境内123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2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福安市西北部,晓阳镇和穆云乡境内6700旅游景点人文景观最近距离约0.5km33十八重溪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689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4青云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岭路乡、赤锡乡境内4720旅游景点人文景观最近距离约1.0km35青芝山风景名胜区省级连江县琯头镇西北侧650旅游景点人文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6龙硿洞风景名胜区省级龙岩市雁石镇龙崆村340旅游景点自然及人文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7清水岩风景名胜区省级泉州市安溪县城西北16公里的蓬莱镇内111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8灵通山风景名胜区省级平和县西南部大溪镇境内15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39三平风景名胜区省级平和县文蜂镇17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约1.8km40九侯山风景名胜区省级诏安县东北方向约15公里处2500旅游景点自然及人文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41九鲤湖风景名胜区省级仙游县东北部山区25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约0.5km42翠屏湖风景名胜区省级古田县城东郊3公里处482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43菜溪岩风景名胜区省级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中北部象溪乡境内1980旅游景点自然及人文景观最近距离约1.1km44卧龙南屏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长汀县城北。29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大于2km45姬岩风景名胜区省级永泰县白云乡境内180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约0.7km46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省级莆田市城厢区西南郊1010旅游景点自然景观最近距离约1.8km47霞浦福宁海湾风景名胜区省级霞浦县东南部沿海7860旅游景点自然及人文景观最近距离约0.9km48地质公园德化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德化县水口镇、南埕镇8682地质地貌水蚀花岗岩地貌最近距离大于2km49平和灵通山地质公园省级平和县大溪镇、安厚镇3636地质地貌地质遗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0福安白云山地质公园省级福安市穆云乡、晓阳镇8166地质地貌地质遗迹最近距离约0.5km51文物保护单位狮峰寺国家级福安市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2南山宫国家级华安县良村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3连城四堡书坊国家级连城县四堡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4培田村古建筑群国家级连城县宣和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5km55栖云洞十八罗汉造像国家级罗源县南郊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6罗源县中房乡陈太尉宫国家级罗源县中房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7闽侯甘蔗昙石山遗址国家级闽侯县荆溪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58灵济宫碑亭国家级闽侯县青口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59九日山摩崖石刻国家级南安市丰州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0南安蔡资深故居国家级南安市官桥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61郑成功墓国家级南安市水头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6km62南胜窑遗址国家级平和县南胜镇、五寨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63古田会议旧址国家级上杭县古田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4仙游枫亭天中万寿塔国家级仙游县枫亭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5无尘塔国家级仙游县凤山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6西陂天后宫国家级永定县高陂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7名山室石刻国家级永泰县大洋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68安溪县文庙省级安溪县城内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69清水岩省级安溪县城西北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0湖头贤良祠省级安溪县湖头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1瞿秋白烈士纪念碑省级长汀县城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6km72汀州古城墙省级长汀县城关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3汀州文庙省级长汀县城关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74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会议会址省级长汀县城南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5九仙山弥勒造像省级德化县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6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省级福安市溪柄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5km77吉祥寺塔省级古田县城关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78临水宫省级古田县大桥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79幽岩寺塔省级古田县鹤塘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80“孝友无双”牌坊省级古田县鹤塘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81仙字潭摩崖刻石省级华安县沙建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7km82壁洲文昌阁省级连城县莒溪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7km83云龙桥省级连城县罗坊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8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省级连城县新泉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5km85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省级连城县新泉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86普光塔省级连江县东岱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9km87连江光复会旧址省级连江县东湖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9km88长门炮台省级连江县琯头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89林森藏骨塔省级连江县琯头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0含光塔省级连江县江南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1陈第墓省级连江县浦口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2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省级连江县筱埕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6km93枯木庵树腹题刻省级闽侯县大湖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4km94义存祖师墓省级闽侯县大湖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5大湖战役遗迹省级闽侯县大湖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6李纲墓省级闽侯县荆溪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0km97林祥谦陵园省级闽侯县尚干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8庄边山遗址省级闽侯县竹岐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99黄乃裳黄乃模墓省级闽清县坂东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0义窑窑址省级闽清县东桥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0km101陀罗尼经幢省级南安市丰州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2莲花峰石刻省级南安市丰州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9km103五塔岩石塔省级南安市官桥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4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省级南安市柳城街道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5诗山塔省级南安市诗山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6延平郡王祠省级南安市石井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107南安中宪第省级南安市石井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7km108平和暴动遗址省级平和县长乐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09平和文庙省级平和县九峰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0平和城隍庙省级平和县九峰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111才溪乡调查会址和光荣亭省级上杭县才溪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2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省级上杭县城内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3临江楼省级上杭县城内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114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省级上杭县蛟洋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5李氏大宗祠省级上杭县稔田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5km116大京城堡省级霞浦县长春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7半岭畲族观音亭寨省级霞浦县水门畲族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18东门石坊省级仙游县城郊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5km119仙游文庙省级仙游县城内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8km120三会寺省级仙游县城西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1km121蔡襄墓省级仙游县枫亭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8km122龙纪寺瓷雕五百罗汉省级仙游县盖尾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6km123龙华双塔省级仙游县龙华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24东关桥省级永春县东平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25环极楼省级永定县湖坑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4km126永定暴动遗址省级永定县金砂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27虎豹别墅省级永定县下洋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28凤凰寺大殿省级永泰县同安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0.7km129郑侨墓省级永泰县梧桐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30南溪书院省级尤溪县城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4km131厚丰郑氏大厝省级尤溪县西滨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2km132聚奎堡省级尤溪县中仙乡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33陈政墓省级云霄县城西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5km134天地会创立遗址省级云霄县东厦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9km135麟山塔省级漳平市双洋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大于2km136南诏镇明代石牌坊群省级诏安县南诏镇文物古迹最近距离约1.5km图2 林基地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古迹位置关系图2 环境影响特征分析原料林基地建设过程分为整地造林、林地抚育管理和采伐三个环节,包括林地清理与整地、苗木运输、栽植、施肥、幼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运输等活动,本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见表5。表5 环境影响特征分析表营林活动环境影响描述林地清理清除作业区地表植被或地被物,对原有植被和栖息动物产生一定的扰动,裸露地表短期内易造成水土流失。整地块状整地时清除作业区地表植被或地被物,裸露地表短期内易造成水土流失,但地力条件得到了改善。挖穴破坏原有植被,对原有植被和栖息动物产生一定的扰动,作业时产生扬尘,挖穴时土方临时堆放,若遇大风或降雨易引发水土流失。施用基肥提高林地地力,促进地表植被恢复,有利于水土保持,作业时产生扬尘。修建林道利用现有乡村道路进行加宽加固,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运苗苗木运输车辆产生尾气、噪声和扬尘。幼林抚育松土除草会破坏局部地段植被,对原有栖息动物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有利于维持林地地力;追肥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林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施用农药对作业区及周边一定区域的地表水、土壤、大气环境产生影响。采伐采伐器具产生尾气、噪声,作业过程践踏、碾压植被,增加土壤紧实度;对原有植被和栖息动物产生一定的扰动;采伐人员会产生生活垃圾和废水;作业后有利于喜光植物生长,促进林地植被恢复。木材运输木材运输车辆产生尾气、噪声和扬尘;车辆碾压植被,对原有栖息动物产生一定的扰动;车辆碾压地面对土壤地力产生一定影响。社会经济增加就业,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土地利用结构影响根据本项目林基地小班核定成果,通过现场调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图叠加分析,本项目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非林业用地范围存在少量重叠,涉及的用地类型有一般耕地、风景旅游用地、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保留地、公路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用地等,涉及林基地面积为113768亩,现已将这部分林地从林基地用地中剔除。剔除后的造林地均为商品林地,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林基地建设不改变其作为林业用地的属性和用途,而通过对林基地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荒地、未利用地等,有利于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向集约型方向调整,对当地林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2林地资源影响分析原料林基地中有一部分新造林地为宜林荒山荒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项目建设后将成为有林地,项目区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将会增加,经初步估算,本项目实施后,有林地面积将增加124.58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65%。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桉树人工林面积130.10万亩,这些林地来自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荒地、灌草丛等。届时项目区商品林地中桉树林地的面积将达到184.60万亩,约占用材林面积的0.94%,较现状增加2.07%。随着项目区桉树人工林的增加,福建省商品林地的植被结构与格局将受到影响,但由于本项目林基地分布范围较广,分布较分散,这种影响相对较小。3.3植被影响分析3.3.1植被覆盖度影响项目规划造林地主要为宜林地、火烧迹地、荒地、灌草丛、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等,绝大部分用地均有植被覆盖。项目区实施后,植被覆盖总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基本保持不变,郁闭度将大大增加。3.3.2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在当地有林地种植桉树,其灌木层群落多样性变化较小,而对草木层群落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草本层多样性和丰富度将变低,分别下降了39.83%、65.00%;而在当地荒山宜林地种植桉树,其灌木层和草木层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变化均不大。3.3.3植被生物量影响根据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朴世龙等,2004年)中的研究成果,项目区宜林地、采伐迹地等草地类的单位生物量指标按0.51吨/亩计算;疏林地、灌木林的单位生物量参照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方精云等,1996年)中的研究成果,按1.32吨/亩计算;林地的单位生物量参照河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研究(光增云,2007年)中的研究成果,按4.27吨/亩计算。按此估算,本项目实施后,植被生物量将增加约490万吨。3.3.4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影响桉树品种多、生长快,耐贫瘠、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贫瘠的沙化土地区也生长良好。福建省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约174.1万亩(截至2006年底),主要集中在漳州、三明以及福州、龙岩、泉州等桉树人工林地区,最北到宁德地区,桉树树种主要为尾巨桉、巨尾桉、尾叶桉等生长快、不耐寒的树种以及巨桉、尾赤桉、赤桉、邓恩桉等较耐寒的树种,至今未曾发生生态灾害。根据植被样方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地有林地种植桉树,其灌木层群落多样性变化较小,而对草木层群落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草本层多样性和丰富度将变低;而在当地荒山宜林地种植桉树,其灌木层和草木层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变化均不大。桉树人工林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发生生态灾害的风险较低,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3.4重点保护动植物影响项目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等环境敏感区内,因此,在剔除与生态敏感区相冲突的小班后,本项目规划选择的造林区域既不是重点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也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的主要活动区域,不会切断或阻隔动物活动与迁徙的通道。在造林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主要是金荞麦、樟、两型豆、野大豆、金毛狗,数量很少,呈零星分布,在造林清地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人为干扰。应在采伐和造林清地的过程中对这些植物加以重点保护,由于这些物种多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广等特点,因此不会危及物种的安全,原料林基地建设对项目区重点保护物种产生的影响较小。3.5土壤环境影响桉树生长快,产量高,而且采用多年纯林连作,对土壤肥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整地方式不合理,易引起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机械整地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降低,影响树木对林地养分、水分的吸收利用;使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数因连作而减少,林地养分分解转化能力减弱,导致林地养分含量下降,地力衰退,林木生长量下降。施用农药、化肥对土壤环境有一定影响,不合理的施肥和打药方式有可能引起土壤面源污染;采伐期间的机械碾压以及集材等活动会降低土壤的孔隙度,导致土壤板结。根据土壤取样检测数据,按照林龄分类,通过Excel和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有图表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种植桉树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桉树初期生长对氮养分的消耗较大,在生长的中期阶段主要是对磷、钾的消耗,桉树生长对土壤有机质的储存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而对土壤含水量的直接影响较小。根据此特点,建设单位应在桉树幼林抚育时注意及时增施氮肥,在桉树栽植两年后根据林地土壤磷养分情况适时增施磷肥、钾肥,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3.6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林基地范围内的年平均降雨量、最小年降雨量、最大年降雨量分别为17.60亿立方米、13.69亿立方米、21.52亿立方米,而年蒸散量为9.01亿立方米,约为年平均降雨总量的51.21%,且低于最小年降雨总量,因此种植桉树人工林对于区域水资源影响不大。针对种植桉树时施用肥料和农药对项目区及周边的水质的可能影响,在现状取样分析基础上,建立长期监测制度,关注其水质的长期动态变化过程。3.7水土流失影响3.7.1流失成因本项目位于丘陵山地,一般坡度较大,土壤侵蚀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拟选的林地现状基本为人工林,因此在本项目原料林地经营管理中,对林地水土流失现状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所选林地的植被变化和人为干扰强度。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结果,项目区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水土流失的发生除受地质、地貌和气候因子等影响外,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造成。在一个轮伐期内,产生水土流失主要为采伐至造林之间的时段;采伐后的林地半年内将会产生较剧烈的加速侵蚀;再经过一年的恢复,林地的水土流失状况将会基本复原,这一年的期限将作为自然恢复期。作业道路水土流失主要存在于道路施工期;由于山体开挖产生一定弃渣,且较为分散,如不加以妥善处理,极易引起水土流失。作业道路在运行期水土流失强度虽然有所缓解,但因路面长期裸露,侵蚀模数依旧比较高。3.7.2营林模式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分析林地清理和整地过程需清除杂草,形成局部地表裸露,可能会发生少量水土流失,本项目确定的桉树轮伐期在6年,由于采伐后进行两次萌芽更新,造林活动对地表的扰动频率较低,有利于水土保持。幼林抚育技术措施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等,造成局部土壤扰动,产生水土流失。项目区森林繁茂,林下灌草覆盖度高,死地被物、苔藓层较厚,林木采伐后不会产生明显的水土流失:根据现场观察,自然恢复期内,草本植物生长迅速,为自然恢复期的优势物种,这些植物密度大、根系较发达,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可以看做是自然恢复期重要的植被恢复措施。3.7.3水土流失影响预测在一个正常轮伐期(6年)内,林基地的水土流失量背景值为275.51万吨,林基地的预测水土流失总量为270.83万吨,水土流失量较背景值减少4.68万吨,说明本项目建设对于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根据林基地造林规划和造林周期性作业的特点,每年的造林面积和分布相对均匀,因此各年的预测水土流失量和分布也相对均匀,每年的预测水土流失量约为45.14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42 t/km2a,低于项目区土壤容许流失量500 t/(km2a)和水土流失背景值450 t/(km2a)。虽然林基地预测期总体水土流失在容许范围内,但根据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结果,仍是潜在的水土流失重点地段,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新增水土流失。3.8景观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实施后,拟选的迹地、宜林荒地、林中空地、暂未利用地等景观要素将转变为林地景观要素,从而增加了有林地的景观比例,特别是宜林荒山荒地为项目原料林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区域内将形成大面积连片的森林景观,使森林景观的破碎度降低。另外在原料林基地的营林过程中,轮伐期内的采伐、林地清理、整地期间将临时改变林地的景观类型,但这种变化具有短期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影响程度较轻,从长期来看,项目实施会略增加区域内的林地景观组分比例。总体上来说,项目建设对整个项目区生态景观不会产生明显影响。3.9生态敏感区影响3.9.1生态公益林根据本项目林基地小班核定成果,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图叠加分析,本项目原规划林地与永定县棉花滩水库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范围存在部分重叠,涉及林基地面积9790亩,现已将这部分林地从林基地规划用地中移出。此外,林基地用地中有多处与生态公益林相接或距离小于1km,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切实执行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有关规定,做好森林防火等应急措施。林基地建设和经营期间,对生态公益林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用农药对生态公益林内的鸟类产生不利影响;苗木运输、林木采伐及运输等产生的噪声对生态公益林内某些对噪声敏感的野生动物产生扰动。鉴于以上营林活动多具有集中作业、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相对较小。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尽量降低对生态公益林的影响。3.9.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本项目林基地小班核定成果,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图叠加分析,本项目用地与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福安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田大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存在少量重叠,涉及林基地面积分别为1606亩、320亩、610亩,共计2536亩,现已将这部分林地从林基地用地中剔除。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分析,本项目原料林基地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不存在重叠。此外,林基地用地中与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相接或距离小于1km,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切实执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有关规定,做好森林防火等应急措施。考虑到桉树人工林轮伐期较短,营林管理中人为活动频繁,上述区域内不适宜种植桉树人工林,应种植木荷等轮伐期较长的树种。林基地建设和经营期间,对保护区及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用农药对保护区及附近活动的鸟类产生不利影响;苗木运输、林木采伐及运输等产生的噪声对保护区及附近活动的某些对噪声敏感的野生动物产生扰动。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尽量降低对上述敏感目标的影响。3.9.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分析,本项目用地与6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存在少量重叠,共涉及林基地面积3810亩,现已将这上述林地小班从林基地用地中剔除。林基地建设避开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用地范围,按技术规程操作,将不会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造成明显影响。3.9.4农村饮用水源地林基地建设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面源污染及其对地下水的长期累积影响。面源污染的根本原因是水土流失,造林、施肥、使用除草剂、农药等措施,均可能引发和加剧面源污染,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较小,面源污染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林基地建设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最主要是化肥、农药残留的渗入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3.9.5风沙与石漠化控制区根据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2007年),省内的重要土壤保持、风沙与石漠化控制生态功能区主要分布于福清市、平潭县、龙海市、漳浦县、东山县部分地区,以及云霄县、诏安县东南部少部分地区。通过现场调研与资料分析,本项目原料林基地与风沙与石漠化控制区范围不存在重叠,林基地建设不会对其产生影响。3.9.6生态脆弱区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划分的8类生态脆弱区中,与福建省相关的有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通过各县林基地布局图与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的叠加分析,位于强度以上侵蚀区的林基地面积约46548亩,剔除后的林基地均位于中度以下侵蚀区,避开了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的重点保护区域;本项目原料林基地均在沿海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范围外,项目建设与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不存在冲突。4 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总投资约145437.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3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71%。4.1林地及周边社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林基地用地所在山坡附近有农村饮用水源的,从水源一侧的小班林缘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按生态公益林经营,同时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定期监测,并制定应急预案。(2)尽量减少用于作业的林道、楞场和集材道。(3)采伐剩余物尽量返还林地。(4)合理配置主伐区,避免对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状况和林区景观造成破坏。(5)采伐时尽量选用低噪声器具,降低对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影响。(6)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优化运输路线,将采伐运输噪声影响降至最低。(7)种植桉树、相思树应注意防治白蚁,桉树注意防治寒害。4.2土壤侵蚀减缓措施(1)合理设计施工时序,缩短施工周期,秋冬季清林、伐木,伐后整地、春季植树造林等,避开了雨季对裸露地表的冲刷,做好雨季施工时的临时防护措施。(2)选择适当的林地清理时间,避免在雨季清理林地和幼林除草;仅对林地内杂草、灌木覆盖率大于70%的林地进行林地清理,采用局部劈草清杂方式,不允许采用全垦和炼山清理林地。(3)在坡度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坡地采用穴状整地,尽可能保留原有植被。整地期间,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设置排水口、挡水墙等措施阻留地表径流。集水沟断面呈U型或梯形,横向集水沟一端与纵向排水沟连接,纵向排水沟顺缓坡布设,坡度大于15度时排水沟与坡向成一角度,或与山道结合呈S型。集水沟与排水沟沟底、两侧在有条件时砌石护沟,没条件时可植草护沟。(4)扩穴抚育时,将割除杂草铺设苗下,并保留穴内枯枝落叶,对促进苗木生长和蓄水保土均有一定效果;成林复垦时,同样用枯枝落叶覆盖地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人工管护一般要在非雨季进行。减少中耕除草、耕地开沟、削山掘土、挖除竹篱等管护措施的次数。(5)采用小面积块状皆伐,作业时尽量不破坏林下植被,采伐后的枝桠、树叶等剩余物应尽量返还林地。在坡度较陡、坡面较长、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采用带状皆伐,带宽50-80m。新采伐区应作为重点监测地段。(6)减少集材道的密度和数量,林道修建要合理安排施工季节,选择在旱季进行,在雨季到来之前将路面尽可能压实硬化,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大规模施工。林道靠山体一侧修建排水沟,末端设置沉砂池,水流集中的凹弯处设置挡渣墙,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恢复表土和表面植被。在林区道路建设中,尽量避免或减少挖填方,无法避免时,应妥善处置开挖土方,并尽快恢复填方坡面的植被,以便固定土壤。作业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应送至弃渣场处置,弃渣场应以小型弃渣场点为宜,渣场选址应以填充作业点附近的坡面洼地和沟谷为主,堆渣点采用浆砌石挡渣墙防护,低洼过水处采用铅丝笼防护,渣面平整后覆土,纳入原料林生产用地。(7)在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县市,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水土保持措施: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桉树类和相思树类规格为50cm40cm30cm,上下行种植穴呈品字形错位布设,穴间保留自然植被。抚育方式采取局部抚育,所采取的施肥、除草等抚育措施均控制在植株为中心的65cm半径范围以内,抚育时将割除杂草铺设苗下,并保留穴内枯枝落叶,对促进苗木生长和蓄水保土均有一定效果。采伐作业严格按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做好采伐作业设计,采伐作业由专业队伍采用机械化实施,按森林采伐规程要求进行。作业时尽量不破坏林下植被,并在山脚预留10m宽的过渡带,减缓水流对土壤的冲刷,采伐后的枝桠、树叶等剩余物应尽量返还林地。4.3地力衰退减缓措施(1)采用表土还穴、抚育埋青作肥技术,增加林地有机质,尽量不在干旱和雨后时节进行整地,保持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2)保护林地内枯枝落叶和地被植物,不允许在林地内收集枯枝落叶,仅对林地内杂草、灌木覆盖率大于70%时才需进行林地清理;在保障林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