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_第1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_第2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_第3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_第4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忧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心疾”的忧思 马克思指出:健康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权利。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另一半的内容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中学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教育,比较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以我们十六中初中生为例,主要表现在:一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1)心理压力我曾对学校二、六班48名,三、一班40名学生作过素质发展的调查显示,有近五成(49.5%)的学生正承受着来自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很大的精神压力,当中约有40%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出现躯体疾状疲倦、睡眠不好或失眠、腰酸背痛等,直接导致上课神不守舍、注意力不集中、懒散、昏昏欲睡状,尤以初三甚之。(2)缺乏沟通根据我们对初二、初三学生作的抽样调查,有2个数字非常值得关注:“一是你认为你的老师喜欢你吗?”有35%左右的学生回答“不喜欢”或“不太喜欢”。而问到老师“你喜欢你们班上的学生吗?”有95%以上的老师回答说“喜欢”。从这个调查统计看,隐含着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情感危机,老师的情感没有传达给学生,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也有障碍,加上孩子平时的压力,受到一些不良的刺激,诸如大人之间的交谈,屏幕上一些消极的东西,会使孩子产生一些心理积淀和不当念头。所以,心理危机和低龄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3)学习焦虑我对初二、六班48名,初三、一班4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令人担忧。在被测试的88名学生中,有34名学生患有学习焦虑症,占36.36%,且女生比男生严重,三年级比二年级患焦虑症的比例高得多。而令人不安的是,学习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是学习压力过重造成的,而压力分别来自家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本身,压力的直接根源是学习成绩,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就经常受到老师善意的批评和家长的责怨。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学习的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学习焦虑症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一些学生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如自卑、敏感、疑心重、脆弱、封闭等。二不健康的心理危害不可低估(1)学习压力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初三、一班的女生,由于初三月考科目难度加大,那次月考她发挥得不佳,学习成绩从全年级十几名跌至四十几名,她痛苦地对我们说:“十五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在农村的父母期望的目光,就感到非常的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初三男生也谈到,自己平时学习不错,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结果自然考不出平时的水平来。(2)人际关系在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上,有的学生感到苦恼。有一位初一学生通过心理信箱在信中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老师要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认为“老师处事不公平”,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等等。另有一名学生在信中谈到,他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听到父母的对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妈妈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可见,家庭的不温馨,带给子女的不仅是厌恶,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3)青春烦恼青少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阶段人的第二性征逐渐发育,性也慢慢地凸现出来。此时,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的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少部分学生会出现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总之,青少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性发育等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心理障碍。因此,不失时机地加强孩子们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的做法是:1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只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在学科教育、各项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我们在学校设立了心理信箱,定时开箱,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对署有姓名的学生都一一回信。特别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障碍,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严格保密等。我们还定期为实验班的学生举行了:“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并在会上让孩子们把生活、学习上遇到的苦恼、压力、困难都倒出来,通过“情感渲泄”赢得了学生们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学生的信任,问题始终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2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要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要从提高家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入手。家长调节自身的教育心理,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是不要把过高的期望变为压力向孩子施加。二是教育子女强调耐心与信心,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激励孩子,对于孩子的不足也要给予充分的耐心加以引导。三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3社会心理服务要跟上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据我观察,目前在涪陵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