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历史冲刺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A. 美国要推广其价值观B.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C. 苏联能够与美国抗衡 D. 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21979年,欧洲共同体9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3 8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23 48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是美国的2倍以上。同时,在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欧共体以统一的声音同其他缔约方谈判,不仅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谈判实力,也敢于同任何一个大国或贸易集团抗衡,达到了维护自己贸易利益的目的。表明欧共体当时()A. 经济实力大大超越了美国B. 已经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C. 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D.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解体3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 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B.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4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更引人瞩目,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颗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A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C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材料说明(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贸易,服务、资本与技术日益全球化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形成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A B C D6“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7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 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8以下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剧照,它们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最恰当的是()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D要依靠现代科技进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9.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10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A. 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B. 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C. 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D. 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11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12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 .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C. 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 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断发具有一定政治色彩 民众盲目模仿西方A B C D14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15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16.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族。”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 主张开明君主专制C. 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 不主张革命1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A. B. C. D. 18毛泽东的哪项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 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 武装夺取政权思想19“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该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顺利开通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C.完成“第二次绿色革命”20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那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 (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 12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第25题13分,共计60分。21.(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1分)它说明了美国什么意图?(1分)(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它意味着什么?(2分)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3分)(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 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 通过联合行动,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 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生活条件。 组织宪章(2002年6月)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作者的观点。(1分)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例是什么?(1分)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成“有巨大分歧”的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方式有何特点?(1分)并分析推动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4分)(3)据材料三指出这是哪一组织的宪章?(1分)这一组织的建立突出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1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2分) 23(10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图二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三 1983年重庆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图四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报道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年3,6451,13257.567.72006年218,07139,50035.8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3分)(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3分)24(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高考资源网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高考资源网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高考资源网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高考资源网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高考资源网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高考资源网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高考资源网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高考资源网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25(13分)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在这历史演进过程中,就国际体系构造而言,冷战来自19世纪期间开始、并且愈益加速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人口、经济技术、自然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几大方面的要素作为深层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美苏冷战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史: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尽管它们并非唯一的动因,而且并不总是排斥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妥协和进行协调,甚至形成对世界命运头等重要的战时同盟。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2分)(2)从经济运行模式的角度看,冷战的实质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以内)2013届高考历史冲刺练习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CDCDD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AADCCCC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 12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21. (12分)(1)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1分)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1分)(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分) 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2分)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2分)(3)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崛起。(1分)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发展壮大)(1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1分)(4)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22、(13分)(1)观点:新中国联合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国家。(1分) 事例: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分)形势:两大阵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2分)(2)特点: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分)因素:苏联威胁;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两国共同利益。(4分)(3)上海合作组织。(1分) 特点: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分)(4)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分)23、(10分) (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3分)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摘覆盆子200字13篇
- 家庭农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协议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包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育培训课程开发模板知识体系构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我的行囊200字14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农民与农户互助担保贷款合作协议
- 2025秋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云量与降水量》教学设计
- 福安蟾溪林场储备林2023年作业设计
- GA/T 1471-2018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所)建设规范
- 学生课程免考(修)申请表(模板)
- 粘膜免疫 2课件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统计业务知识(统计法规)课件
- 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2
- 地质勘察任务书模板
- 全国中心血站上岗证考试题库
- 环境社会学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