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训练的发展趋势及赛前训练一、现代训练发展趋势1现代训练周期理论的变化中国的竞技体育受苏联的影响很深,不仅仅是在体制、机制上,在训练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手段上也多是沿袭苏联的训练理论和模式。以往的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分为三大周期,即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现代的周期训练理论要把一年划成若干个周期进行安排,双周期、三周期,甚至是多周期。国外专家提出板块训练模式,用以替代传统的训练周期论。板块训练模式是用一段时间、几周作为一个训练的板块,集中发展主要的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多种专项素质在一堂课里和课次之间搭配进行,并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现在训练周期的划分是根据年度中几次大赛安排板块训练。传统的马特维也夫训练理论认为“一般素质可以转化为专项素质”,“由专项素质转化为专项技术”。这种理论已被现在“突出专项素质,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理论所取代。我们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安排好训练周期,搞好训练安排。2复合型团队取代个体执教再聪明的教练也不可能掌握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要组成一个复合型团队。水上项目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建立了一个多学科的科研平台,形成了一个团队。水上项目是北京体育大学第一个博士流动点。数十人研究水上项目,靠集体的智慧,靠复合型的团队,最后取得了突破,所以,复合型团队取代个体执教是一种发展趋势。3教练员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现代的训练是高科技、多学科的训练,凭经验训练的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教练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要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生物力学、运动学、生理、生化等知识,要具有灵活运用各项机能检测数值的能力,如血红蛋白、血乳酸值、CK值、睾酮值、尿素氮等等。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最新的信息,最新的发展动态。教练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4重视速度训练速度是众多项目制胜的关键要素。加强、重视速度训练已成为一个大的发展趋势。田径径赛、游泳、皮划艇、自行车等项目,本身比的就是速度。田径中的投掷、跳跃项目讲究起跳速度。出手速度快,器械就远,起跳速度快,就高、就远。这些速度并不取决于运动员绝对力量的大小,不是挺举能举200kg,铅球就一定推得远。在难美类项目中存在旋转速度,格斗对抗类项目也存在出手、出拳、发动速度的问题。在球类项目中,速度快了就能够以多打少,就可能得分。现在女子项目男子化,美国的大小威廉姆斯、比利时的海宁等选手速度力量都非常大,大威的发球速度达206km/h,可以与男子的速度相媲美。而郑洁的发球速度约为120km/h,所以郑洁在比赛中基本没有发球局,只有接发球。原瑞士名将辛吉斯打多拍的动作很漂亮,失误率非常低,但遇到速度力量型的选手就无法抗衡,只能提前退役了。速度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讲尤为重要。我们身材不是特别高大,身体素质也一般,对抗能力不强,因此,要特别突出对速度训练的重视。5突出训练个性化人有个体差异,因此要因材施教,要练出特点来,要有制胜绝招。6注重训练恢复和营养补充过去的理论是训练、恢复、训练、再恢复。而现在的训练理论是恢复、训练、恢复、再训练。现代训练特别重视对恢复的研究,恢复已成为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的营养专家承基宏认为:运动员每天训练以后铁和钙的消耗量是常人的2倍,而Vc的消耗量是常人的56倍。因此,训练后的营养补充是运动员恢复的重要因素。现在一般采取以下4种方法进行恢复:食物方法营养配餐,营养补充。化学方法药物的方法,当然绝不允许使用违禁药品,要坚决反对使用任何形式的兴奋剂。物理方法以按摩、蒸汽浴、电刺激等手段为主。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除运动训练在机体中积累的疲劳物质,如乳酸等。时间方法运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利用间歇训练等方法,在保证训练效果的基础上,产生最小的疲劳。7女子项目男子化女子项目男子化也是借鉴男子成功经验的过程。由于男子在力量、速度、反应各个方面的能力强于女子,因此学习、借鉴男子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达到男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会使女子项目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另外,多数项目的“男陪女练”也是达到“男子化”目的的有效手段。通过以往“男陪女练”成功经验,还可以延伸到“男陪女赛”。让一些女子项目的运动员参加到男子比赛中,与男运动员同场竞技,真刀实枪,有利于女子队伍水平的提高。8选材向“大型化”发展现在许多项目都在向“大型化”发展。如三大球,身材高大就有了空中优势和网上优势。俄罗斯女排主攻手加诺娃身高的优势(2.06m)让她前后排都能超手扣球,对方的拦网运动员只能望洋兴叹。足球选手身材高大就占有了空间优势,头是第三只脚。在2005年世青赛中国队十六进八的比赛中,对手德国队场上有6个1.90m以上的队员,而恰恰就是在比赛最后2min,德国队最后一个底线传中,利用空中优势攻进制胜的一球,把中国队淘汰。高大队员在防守上也有优势,特别是在人盯人的情况下,优势更加明显。当年辽宁赛艇队组建时,到篮球队选材,要求女运动员必须1.80m以上,男运动员必须1.90m以上,两年就取得了明显的提高。因此,要想达到世界水平,“大型化”是一个基础条件。9重视心理训练心理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心理素质可以弥补技术、能力的不足。如果运动员心理问题解决得好,敢于去拼,甩掉包袱了,就有可能赢;反之,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对手,心理包袱放不下,同样会输。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王皓输给韩国的柳承敏,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心理上。王皓与柳承敏在奥运会前的6场比赛中保持全胜,奥运会决赛柳承敏轻装上阵,每打一个好球绕全场跑嗷嗷直叫,给自己加油,而王皓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想法太多,结果动作放不开,战术不灵活,糊里糊涂败下阵来。2005年年初到韩国,俩人又碰上了,王皓赢了。由此可见,大赛前的心理调整是保证水平发挥的关键。10规则变化多进入北京奥运这4年周期,我们注意到这个周期规则的变化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有19个项目的规则与2004年奥运会相比有变化,有些变化更是质的变化。规则的变化必然带来训练方法、手段的变化,带来制胜规律的变化,带来参赛准备的变化。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不断地学习规则,利用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平。二、各类项目发展趋势1体能类项目重视速度训练体能耐力型项目的发展趋势,是在发展耐力的同时非常重视速度训练,因为冲刺能力往往决定胜负。在今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邢慧娜和孙英杰平跑能力较强,途中跑都能跟上,但最后的速度不行,冲刺能力更不如埃塞俄比亚选手,所以拿不到金牌。加强速度方面的训练,是耐力项目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耐力项目的制胜规律之一。耐力项目速度制胜规律分析,也可应用到运动员项目的选择上。像孙英杰这样平跑能力很强、冲刺能力较差的运动员,建议由5000m、10000m改为马拉松。邢慧娜要在5000m、10000m项目上获得好成绩,提高高速冲刺能力是关键。2难美类项目强调难度训练体操、跳水等项目动作难度是获得高分的关键。难度低的动作做得再完美也得不到高分,所以还是要突出难度。技术的精雕细刻突出表现在稳定性上,往往胜负就在于最后能否站住。3准确性项目一是强调心理训练。射击、射箭等准确性项目特别重视心理训练,尤其采用预赛成绩不带入、决赛从零开始的新规则后,运动员在最后阶段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要求更高。二是器材要求的精度越来越高。三是研究掌握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规律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调整和控制稳定型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是获得金牌的保证因素。例如对生物节律问题要关注。人是有生物节律的,把生物节律和比赛周期调到一起,比赛就有可能表现出高水平。4同场对抗性项目强调防守能力同场对抗的球类项目的发展趋势是全攻全守。首先应特别重视对防守的训练。进攻是建立在防守基础上的进攻,只有稳固的防守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去破门,去投篮,去赢球。美国NBA教练有句行话,“要想好看练进攻,要想赢球练防守”。二是比赛节奏,攻守转换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特别重视在贴身紧逼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的能力。由于防守意识和能力的加强,进攻的技战术都是在对手严密防守、紧逼下完成的。在紧逼的情况下要能拿住球,能合理地出球,要组织有效的进攻。无人盯防的情况下拿球、传球、投球的训练不具实效性。四是良好的身体形态条件与娴熟的技术相结合。5隔网对抗项目战术变化呈多样性一是战术对策对胜负影响越来越大;二是技战术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三是相持能力不断提高,体能的作用加大。6格斗对抗类项目鼓励主动进攻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等项目比赛中谁主动进攻谁就能获得先机;相持能力加大;重视力量训练;突出绝招。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力量训练不是推杠铃的力量,摔跤讲的是跤劲,讲的是前后劲,都是专项所需的力量。三、大赛前训练安排(一)赛前训练1时间安排一般项目的赛前训练都安排在赛前48周,耐力型项目一般也不超过10周。赛前训练一般可分为:加强训练阶段和赛前诱导阶段。赛前训练就是要使运动员努力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使其机体能够适应比赛的要求,适应比赛的条件,把长期训练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通过专项能力体现出来。2运动负荷赛前训练的运动负荷要以专项训练为主,特别要突出专项,保持一定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总体运动负荷应是在保持一定量的前提下逐渐增强强度和难度。在以往的训练中刻意追求专项极限强度的情况经常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摸底式训练”。有些教练员在赛前(前一二天)摸底训练,这是教练员心理没底的表现。赛前应控制兴奋性,引而不发;同时还要注意多场次的比赛中,不能歇着比,这样会使体能越来越下降,要练着比,搞好比赛的间歇训练。3赛前热身大赛前的热身赛可以检查和发现问题,便于在下一阶段训练中去解决。要边比边练,不要刻意追求热身赛的成绩,更不能为热身赛表现出好成绩而降低训练负荷,这容易使运动员提前进入比赛状态。4注意恢复,防止伤病大赛前要特别注意恢复,防止伤病,以减少非战斗减员。从准备活动到方法手段的选择上都要注意。并确保赛前能够恢复或超量恢复。赛前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和各种训练方法手段的合理安排。(二)赛前训练安排的特点一是训练内容更加专项化。方法手段更贴近专项的训练形式,在组织形式上更加贴近专项的比赛特点。二是增加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赛前训练通常不练一般身体素质,必须突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不是增加,而是突出。三是增加完整的技战术训练。赛前要做完整动作,练全程技术,不能再搞分解训练。四是增加完整的战术配合。提高运用战术的能力,增加实战训练的比例,完善战术配合和打法。五是提高成功率和稳定性。按比赛的要求,完成完整技术动作时强调成功率和稳定性。在赛前训练阶段要突出“三性”。第一是专项性,赛前训练是专项技术和专项体能的储备阶段,因此要突出专项性。第二是针对性,赛前训练要针对自己的能力和技、战术特点扬长避短,克服薄弱环节,抓关键技术,进行针对性训练,还要分析、研究对手,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克敌制胜。第三是适应性,就是要适应大赛的条件,包括比赛的规则、赛程、时间、地点、场地、器材、气候,甚至比赛地点的海拔高度。(三)大赛失常的原因参赛水平不高,在大赛中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一直困扰着我们。据对雅典奥运会田径项目成绩的统计:提高个人成绩和达到年度最好成绩的外国选手占22.3%,而我国仅占7%。基本发挥的外国选手占36%,我国占27.1%。我国运动员有相当一部分发挥失常,甚至严重失常,在参赛的52名选手中有28人根本就没有发挥,比赛成绩大幅度下降,占53%。其中训练和思想上的原因主要有:盲目乐观,对困难准备不足,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赛前不能定位过高,宁可把自己的位置定得稍低一点,立足于去拼对手,才有可能发挥水平。冠军是拼出来的。临场应变能力不强。受对手、气候、场地、环境等客观条件影响而没有发挥水平,多因准备不够,临场应变不够,或者是由于缺乏临场的经验,参赛能力差。心理素质不稳定。其一是缺乏自信心,缺乏拼搏精神。其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四班级下册 跳跃2
- 中国舞蹈音乐教学课件
- 2025年船舶驾驶员适任考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行政主管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实战演练指南
- 2025年制造业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手册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操技能部分要点梳理及模拟题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课件
- 2025年钎焊工艺考试重点及应试技巧
- 会演戏的玩具教学课件
- 申通快递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案全册
-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中职版劳动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白银公司考试题2024
- 轧光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华能:风电机组数字化感知与运行状态评估
- 海洋岩土工程的挑战与机遇
-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课件
- 锐器伤管理制度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1
- 《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