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织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特点。 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二、 教学重点 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三、 教学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四、 教学过程1导入设计之一:以蒲松龄搜集写作素材的逸事。清代邹弢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终于创作了聊斋志异。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设计之二、以杨万里之促织导入。“一声能遣万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能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本诗以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人们赶快织,故实为孰促纺织之意。2 解题 (1)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他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载,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2)关于作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作者巧妙地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些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3)关于本文: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3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浏览全文,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 裨益 龁 抢呼欲绝爇香 翕辟 蹄躈 惙然掭 不啻 觇视 俾入邑庠(2)全班齐读,读出文意和节奏,而后思考下列列问题: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注意,每个小标题限于两三个字,其中一字或两字必须是“虫”或“促织”)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觅)促织(求)卜促织(获)得促织(丢)失促织(变)化促织斗促织进(献)促织(评)议促织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序幕(起因)第段朝廷征促织开端第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发展第段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高潮第段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结局第段成名献促织尾声第段作者评促织或解说其中,“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一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 要说明的是,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其情感变化可用如下曲线表示:4 提问: 围绕这条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明确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6 阅读重点段落“未几,成归”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括号内,鉴赏心理描写的好处。 成名听说他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儿子尸则转为(悲)。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荒淫 ,官贪吏虐 ,致使老百姓家 破人亡的罪恶现实。7 作业布置 思考:喜剧结局有什么深意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你如何理解?如果让你来安排故事的结局,你会安排这样的结尾吗?为什么?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一家之所以家破人亡,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迫所致。二:成子化虫的虚幻情节,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人命如草虫,草菅人命。三:既然魂化促织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的,也是偶然的,这样便更有力的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吹填砂施工方案下载
- 酶制剂提取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婴童店龙抬头营销方案
- 长春商业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地矿修复材料成本分析报告
- 工艺染织品制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行木栈道拆除施工方案
- 书店建筑方案设计图
- 理财产品的营销方案
- 交通工程系汽车营销方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蒸汽管道配管的设计
- 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课件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芳华电影介绍模板课件
- 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 应急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及应用
- DBJ50∕T-352-2020 工程建设工法编制标准
-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治理自查自纠表
-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 PPT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